筆管魚怎麼挑母的?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對于生活在海邊的人來說,海鮮是海味最好的表達,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筆管魚怎麼挑母的?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對于生活在海邊的人來說,海鮮是海味最好的表達。
七月八月秋風轉,入口酥脆是墨鲗和小鳤,如今又到了開海時節,那就盡情的吃起來吧!
鱿魚,在生活中并不算陌生食材,那麼,“小鳤”是什麼?大多數人會回答,就是小鱿魚。其實真正的學名是筆管魚(也寫作比管魚)。
在台灣的風味小吃裡你可以吃到這樣一種美味:把新鮮筆管魚洗淨,然後放入滾水中等到其變色後取出浸入冰水中(這樣出來的筆管魚肉質會非常的彈牙Q嫩)。切上一些姜絲,倒上醬油膏混上青芥末。吃的時候用筷子夾上一片筆管魚卷入幾縷姜絲往芥末醬裡一蘸,送入口中的瞬間你已經被刺鼻的芥末味喚醒了昏沉的腦袋和萎靡不振的腸胃。
一口咬下去,Q彈的筆管魚涼涼的被芥末醬提出了身體深處的鮮美,卻又被姜絲了無痕迹地化去了淡淡的一抹海腥。整個口腔頓時被一股鮮甜的回味充滿着。就這麼簡單質樸的家常小吃卻也能夠讓你回味不已。
筆管魚形狀奇特,它是一種體型細長的墨鬥魚,有的寫為比管魚。大連、青島等地也有叫海兔子的。在日本稱作槍烏賊,又名筆管蛸、小鱿魚、烏蛸。
每年的七月底八月初,是最鮮美的鱿魚季,也是捕撈小管的好時候。
筆管魚不同于章魚和墨魚,它們喜歡光,有經驗的漁民會根據小管的趨光性特點來捕獲它們,先打開1500瓦的白色燈,将小管聚集到有光的海底,再用桶罩住燈泡,将其引誘出水面,最後用抄網撈起。最彌足珍貴的地方在于捕撈的畫面,讓海面上形成了點點漁火燈光的獨特景象。也成為了攝影家們作品的好出處。
筆管魚不同于鱿魚,一般的鱿魚的特征是,尾部的鳍呈三角形,鳍的長度不足胴長的1/2,有兩條長長的觸手,一般成年的鱿魚個頭甚至為兩個手掌的長度。
而筆管魚則要嬌小細嫩很多,因為筆管魚的周身布滿了發光體,會因為受到外部光線條件的影響而呈現不同的顔色,如透明、金黃、淡綠、暗紅等等。
其中黃金筆管魚的營養價值很高,蛋白質含量達16%—20%,脂肪含量則不到2%,是熱量低的食物,對于怕胖的人來說,即使每天吃一斤小管也不會導緻肥胖,可以放心的吃吃吃!
即使這樣,很多人還是分不清鱿魚、烏賊和章魚,不過沒關系,分不清也不會耽擱你享受這些美味的,你就當做他們是表兄弟,堂兄弟好了。
最後奉獻兩道菜譜:
香煎小鱿魚
香煎小鱿魚是西班牙的小食,很容易操作,又不含脂肪,非常适合姐妹們作下午茶,配上蒜蓉面包,一級棒!
用料:
小鱿魚4隻、鹽1.5茶勺、料酒1茶勺、六月鮮1.5茶勺、油1.5勺、歐芹葉适量;
做法:
1、小鱿魚洗淨,去衣膜,拔去身體上的背骨(有點像塑料一樣的,長長的透明狀骨頭);
2、放入鹽,料酒,六月鮮腌制10分鐘;
3、平底鍋倒入油燒熱後,放入小鱿魚,煎3~5分鐘,視鱿魚大小而定;
4、出鍋裝盤,撒歐芹葉作點綴。
老幹媽爆炒鱿魚仔
用料:
鱿魚仔适量 、洋蔥半個 、老幹媽香辣醬适量、蒜2瓣、白糖少許、料酒适量、 醋少許;
做法:
1、鱿魚仔去骨片洗淨切小段;洋蔥切成和鱿魚段差不多大的方塊兒;大蒜切碎。
2、鍋裡少許油加熱,加五香粉和蒜末爆香。
3、加入控幹水份的鱿魚段,淋入料酒和醋煸炒一會,再放入洋蔥
4、加入1勺老幹媽香辣醬,重點來了,再加入少許白糖,味道馬上提升。
5、鱿魚很好熟,洋蔥微微變色後關火,撒入少許雞精翻拌均勻就可以出鍋了。
小貼士
鱿魚可提前焯水去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