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小龍
今年是梅裡雪山登山事故30周年祭。1991年,1月3日,中日友好聯合登山隊十七名隊員遭遇雪崩,全部罹難。這是人類曆史上第二大山難,同時,梅裡雪山也成為人類現代登山史上唯一無法征服的山峰。
如今的梅裡雪山已成為了雲南AAAA級景區,站在飛來寺觀景台就可以欣賞日照金山的美景。梅裡雪山是藏傳佛教四大神山之一,也是雍仲本教聖地。海拔6740米的梅裡雪山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卡瓦格博峰。這也是梅裡雪山原本的名字,隻因1959年雲南測繪隊将瀾滄江西岸的怒山山脈均标為“梅裡雪山”,被誤傳至今。傳說中的卡瓦格博峰是九頭十八臂的兇神,後被教化,統領邊地,福蔭雪域,身騎白馬,手持長劍,威風凜凜。卡瓦格博峰也成為了當地藏民心中神聖不可侵犯的神山。
上個世紀80年代,中國打開了國門,改革開放的浪潮席卷神州。那時候的中國伸開雙臂想擁抱世界,世界各國也想深入中國内陸全方面了解中國。在這樣的背景下,1987年,日本登山隊向中國遞交了攀登卡瓦格博峰的申請。次年,取得了登山許可,中日雙方共同組建了17人的中日友好登山隊。日本京都大學學士山嶽會為此準備了十八年,派出了日本著名氣象家井上治郎教授為隊長,日本京都大學登山隊的學生為主力的登山隊。中方也派出了登山家宋志義和中國登山協會、雲南登山協會的專業登山家組成了中國登山隊。群英荟萃,勇攀險峰,原本是一場登山盛會,卻陰差陽錯地成了人類曆史上一次巨大的山難。
這次中日聯合登山行動的整個過程十分艱難曲折。宗教神話、惡劣天氣、宿命、鬼神、沖突、雪崩,一系列的元素被很多小說家、神學家寫成了一個個十分靈異的故事。梅裡雪山靈異事件在民間野史中廣為流傳。這次中日聯合登山行動遇難的原因在網上有很詳細的分析。理念的沖突、時機錯失、氣候多變多重原因造成了本次山難,在這裡不再贅述。山難發生之後,給世界登山界帶來了轟動性的影響。此後,中美日三國組織了7次登山行動均以失敗告終。為了不再繼續造成傷害,保護當地人對聖山的感情,2001年當地人大正式立法,從此卡瓦博格峰成為人類的禁地。
山難之後,3号營地被雪崩夷為平地,17名登山隊員屍骨無存。連續搜尋未果之後,中國宣布終止搜尋行動。故事并沒有因為搜尋終止而結束。故事的另一個主人公小林尚禮接過隊友的接力棒,繼續講述了梅裡雪山與他的故事。小林尚禮原本也是日本登山隊的一員,因為家事未能參加這次中日聯合登山行動。小林尚禮對隊友的遇難一直耿耿于懷。追悼會上,小林看着隊友們一張張年輕的面龐,決心為隊友做些什麼。
1996年,小林參加日本登山隊對卡瓦博格發起新的挑戰。他相信自己的勇敢會藉慰隊友在天之靈。當小林來到三号營地,看到蕩然無存的營地的時候,内心對神山充滿了征服的欲望。可惜,因為天氣突然變化,日方隊長決定放棄登山。小林與隊長發生沖突,想換掉隊長與另一位隊友一起完成任務。不過,沒有人響應他,他隻好無奈放棄。等他們下山不久之後,一場雪崩把他們建立起來的基地摧毀。後來,從連根拔起的樹木來看,百年以上的年輪告訴小林,他們遭遇了百年來最大的雪崩。小林幸運地與死神擦肩而過。
1998年7月,雪山腳下明永村村民發現登山者的遺體,這個消息傳到日本,小林毫不猶豫地再次奔赴卡瓦格博。當他看到已經變形殘缺無法辨認的遺體,他的内心再次接受洗禮。仔細盤點隊友們的遺物,感受到他們心中的信仰。小林終于明白,登山是為了感受生存,死亡并非出于本意的真正意義所在。
小林辭去工作,決定自己搜尋剩餘的隊友,讓他們的靈魂得到安息。小林一頭紮進了明永村,用了近20年去完成自己的意願。20年來,小林陸陸續續發現了6具遺體。除了隊醫,16位勇士魂歸故裡。
小林從25歲到50多歲,幾乎花去一生最好的時間去做這件事情。小林從最開始村民眼裡的外來亵渎者到村中小林,一點一點完成蛻變。他明白了神山在村民心中的地位,更明白了登山的意義。從那時候開始,他開始研究雪山,愛上這片土地。雪山環境保護、冰川流速、藏族文化、中日情誼,小林用自己畢生的精力在守護這座神山。他也就漸漸地成為明永村的村民。村民們認為,一輩子若能轉三次卡瓦格博是最吉祥的。一次轉山大概需要10天左右,吃住都在外面,危險又艱難。他與村民完成了自己人生中的三次轉山之旅。他看到了這片神奇雪山下生機活力,用更廣闊的視野觀察萬物。他用自己的行動感動了村民,融入了當地。
當那一句“小林不是外國人,他就是明永村的小林。”一下擊潰了小林所有的防線。
藏族有一個傳說:“當人類登頂卡瓦格博,神便會離他們而去。依靠着神生活的他們,便會有災難降臨。”
以前小林不信,現在小林深信不疑。在小林的推動下,2006年十七位登山隊員的紀念碑在明永村落成。出乎意料的是,小林用了漢字碑文和藏化風格。這是小林對藏地文化和登山隊員的緻敬。
回到日本之後,小林創立了“卡瓦格博研究會”研究藏族及喜馬拉雅地區的自然信仰。明永村村長紮西的女兒白瑪次木在京都大學山嶽社資助下考入了京東大學。畢業後,與大學同學結婚生子,成就了一段佳話。
後來,小林根據自己20多年的經曆,寫了這本《梅裡雪山:尋找十七位友人》紀實作品。這本書成為日本與雪山之間的紐帶,也成了中日友好最好的見證。
有些人頑固卻并不愚昧,有些人愚昧卻十分淳樸。在山難發生30年之後,我明白了卡瓦博格山的意義,也明白了小林尚禮生命的意義。
一座山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讓更多的人聯結在一起。小林尚禮是值得尊敬的仁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