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臨床常見疼痛的特點

臨床常見疼痛的特點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7 16:24:16

在體表上用肉眼可以觀察或用手可以觸摸到的骨性突起和凹陷,肌的輪廓以及皮膚皺紋等,均稱為體表标志。應用這些體表标志,可以幫助确定血管和神經的走行,以及器官的位置,對臨床檢查、治療和針灸腧穴的定位具有與實用意義。現按身體分部闡述如下:

一、軀幹部

(一)項背腰部的骨性和肌性标志

臨床常見疼痛的特點(疼痛觸診中不能不知道的體表标志)1

圖12-1 軀幹背面的體表标志

  • 背縱溝:為背部正中縱行的淺溝,在溝底可觸及各椎骨的棘突。頭俯下時,平肩處可摸到顯著突起的第7頸椎棘突。脊柱下端可摸到尾骨尖和骶角。
  • 豎脊肌:在背縱溝的兩側,呈縱行隆起。
  • 肩胛骨:位于皮下,可以摸到肩胛岡、肩峰和上、下角。肩胛岡内側端平第3胸椎棘突,上角對第2肋,下角對第7肋或平第7肋間隙。
  • :位于皮下,其最高點約平第4腰椎棘突。
  • 髂後上棘:為髂嵴的後端,瘦人為一骨性突起,皮下脂肪較多者則為一皮膚凹陷,此嵴平第2骶椎棘突。
  • 斜方肌:此肌自項部正中線及胸椎棘突向肩峰伸展作三角形的輪廓,一般不明顯,動作時略可辨認。
  • 背闊肌:為覆蓋腰部及胸部下份的闊肌,運動時可辨認其輪廓。

(二)胸腹部的骨性和肌性标志

臨床常見疼痛的特點(疼痛觸診中不能不知道的體表标志)2

圖12-2 軀幹前面的體表标志

  • 鎖骨:全長均可摸到,鎖骨的内側端膨大,突出于胸骨頸靜脈切迹的兩側,其内側2/3凸向前,外側1/3凸向後。
  • 喙突:在鎖骨外、中1/3交界處的下方一橫指處,向後深按即能觸及。
  • 頸靜脈切迹:胸骨柄上緣正中,平齊第2胸椎體下緣。
  • 胸骨角:胸骨柄與胸骨體相接處形成突向前方的橫行隆起,兩側接第2肋軟骨,可依次計數肋和肋間隙。胸骨角相當于第4胸椎體下緣水平。
  • 劍突:在胸骨體的下方兩肋弓的夾角處,有一個三角形的凹陷,于此處可摸到劍突。
  • 肋弓:由劍突向外下方可摸到。
  • 胸大肌:為胸前壁上部的肌性隆起。
  • 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線兩側,被3-4條橫溝分成多個肌腹,肌收縮時在臍以上可見到3條橫溝,這些橫溝即腱劃。該肌外緣呈半月形的弧線,自第9肋軟骨開始,下延至恥骨,稱為半月線。此線與右側肋弓相交處,相當于膽囊底的體表投影點,臨床上常以此部位作為膽囊壓痛點。
  • 髂前上棘:是髂嵴的前端。
  • 恥骨聯合上緣:在兩側腹股溝内側端之間可摸到的骨性橫嵴,其下有外生殖器。
  • 恥骨結節:為恥骨聯合外上方的骨性隆起。
  • 腹股溝:為腹部與股前部分界的溝。
  • 腹外斜肌:在腹外側,以肌齒起于下數肋,其輪廓較清楚。

二、頭頸部

(一)骨性和肌性标志

  • 枕外隆凸:為頭後正中線處的骨性隆起。
  • 乳突:為耳郭後方的骨性突起。
  • 顴弓:位于耳前方的骨性弓。
  • 眶上緣、眶下緣:為眶口上、下的骨性邊界。
  • 眶上切迹:位于眶上緣内、中1/3 交界處。
  • 眉弓:為眶上緣上方的橫行隆起。
  • 下颌頭:位于耳郭前方,張口閉口運動時,可發現下颌頭在移動着。
  • 下颌角:為下颌體下緣的後端。
  • 舌骨:在頸前部正中,甲狀軟骨的上方。
  • 咬肌:咬緊牙關時,在下颌角前上方的肌性隆起。
  • 颞肌:在顴弓上方的颞窩内。
  • 胸鎖乳突肌:頭轉向對側時,在頸部可明顯看到從後上斜向前下的長條狀肌性隆起。

(二)皮膚标志

  • 人中:為上唇外面中線上有一縱行淺溝。
  • 鼻唇溝:為頰和上唇分界的斜行淺溝。

三、上肢部

(一)骨性和肌性标志

臨床常見疼痛的特點(疼痛觸診中不能不知道的體表标志)3

圖12-3 上肢前面的體表标志

  • 肱骨大結節:在肩峰的下方,為三角肌所覆蓋。
  • 肱骨小結節:在肩胛骨喙突的稍外方。
  • 三角肌:從前、外、後側三方面包繞肱骨的上端,使肩部構成圓隆狀的外形。
  • 肱骨内、外上:在肘關節兩側的稍上方,内上髁突出較明顯。
  • 尺骨鷹嘴:在肘後方的骨性隆起。
  • 桡骨頭:在肱骨外上髁的下方,伸肘時在肘後容易摸到。
  • 桡骨莖突:位于腕桡側,為桡骨下端外側份的骨性隆起。
  • 尺骨莖突:位于腕尺側,在尺骨頭後内下方,前臂旋前時,可在尺骨頭下方摸到。正常情況下,尺骨莖突比桡骨莖突高。
  • 豌豆骨:位于腕前尺側的皮下。
  • 肱二頭肌:在上臂的前面,其内、外側各有一縱行的淺溝,内側溝較明顯。肱二頭肌下部肌腱可在肘窩處摸到。
  • 腕掌側的肌腱:捏拳屈腕時,在腕掌側可見到3條肌腱 ,位于中間者即掌長肌腱,位于桡側者為桡側腕屈肌腱,位于尺側者為尺側腕屈肌腱。
  • 腕背側的肌腱:拇指伸直外展時,在腕背桡側可看到3條肌腱,自桡側向尺側依次為拇長展肌腱和拇短伸肌腱、拇長伸肌腱。前兩條肌腱合在一起隻能看到一條。在拇長伸肌腱的尺側為指伸肌腱。

臨床常見疼痛的特點(疼痛觸診中不能不知道的體表标志)4

圖12-4 上肢後面的體表标志

(二)皮膚标志

  • 腋前、後襞:上肢下垂時,在肘窩前、後面可見到的皮膚皺襞。
  • 肘窩橫紋:屈肘時,出現于肘窩處的橫紋。
  • 腕掌側橫紋:屈腕時,在腕側出現2-3條橫行的皮膚皺紋,分别稱近側橫紋、中間橫紋(不恒定)和遠側橫紋。

四、下肢部

(一)骨性和肌性标志

臨床常見疼痛的特點(疼痛觸診中不能不知道的體表标志)5

圖12-5 下肢前面的體表标志

  • 坐骨結節:為坐骨最低點,取坐位時與凳子相接觸,在皮下易摸到。
  • 股骨大轉子:為股骨頸和股骨體交界處向上外側的方形隆起,構成髋部最外側的骨性邊界。
  • 股骨内、外側和胫骨内、外側髁:都在膝關節兩側皮下。
  • 髌骨:在膝關節前面皮下。
  • 髌韌帶:為髌骨下方的縱行粗索。
  • 胫骨粗隆:為胫骨内、外側髁前下方的骨性隆起,向下續于胫骨前緣。
  • 胫骨内側面:位于皮下,向下可延至内踝。
  • 腓骨頭:位于胫骨外側髁的後外方,位置稍高于胫骨粗隆。
  • 外踝:為腓骨下端一窄長的隆起,比内踝低。
  • 内踝:為胫骨下端内側面的隆凸。
  • 臀大肌:形成臀部圓隆的外形。
  • 股四頭肌:位于大腿前面的肌性隆起。
  • 半腱肌腱、半膜肌腱:附于胫骨上端的内側面,構成腘窩的上内界。
  • 股二頭肌腱:為一粗索,附着于腓骨頭,構成腘窩的上外界。
  • 腓腸肌内、外側頭:腓腸肌肌腹形成小腿後面的肌性隆起。其内外兩個頭構成腘窩的下内、下外界。
  • 跟腱:在距小腿關節後方,呈粗索狀。向下止于跟骨結節。

臨床常見疼痛的特點(疼痛觸診中不能不知道的體表标志)6

圖12-6 下肢後面的體表标志

(二)皮膚标志

  • 臀股溝:又稱臀溝,為一橫行的溝,界于臀部與大腿後面之間。
  • 腘窩橫紋:在腘窩呈橫行的皺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