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發行新股的速度平均是一個交易日發行兩支。
一個交易日發行兩隻新股票,這大概是九月份的新股發行速度。
一段時期以來,新股發行屬于常态化的發行,但是這個發行速度相對得比較快。
與發行速度相對較快的是發行的價格相對得較高,而且發行的價格是越來越高,越來越高。
發行價格階段性最高的甚至達到了199.88元。

發行的市盈率也是越來越高,越來越高。現在發行市盈率22倍的已經比較少見了。
更多見到的是50倍,60倍,100倍,150倍的都有。
九月份新股發行的數量是37支,但是令人不幸的是,有16隻已經上市的發新股出現了當天破發。

有的破發的百分比達到了21.76%,有的也達到了10%,多數是10%到20%之間的破發程度。
可是即使是這樣,新股發行的速度仍然沒有變化,仍然沒有比較大的變化,更沒有停止發行新股的相對的意願。
新股發行成為滬深A股市場供過于求集中表現。
在這種不太正常的表現之中,仍然有1000多家企業等待發型。

在新股的發行過程中,現在仍然有1000多家企業形成了堰塞湖的現象。
也就是說,新股發行速度相對得比較快,在這種情況下等待新股上市的企業越來越多。
2020年新股發行上市的是438家,2021年新股發行的速度是524家。2022年已經有287家新股進行的發行。
可是發行的新股已經達到了40%的破發。

與新股發行相适應的是,未來的一年之内面臨着大幅度的全流通,也就是說,面臨着大量的解禁的股份。
初步預期的是,未來一年有1249家新股将實行全流通。
将會大大地增加二級市場股票的供應數量。
通常情況下,一旦解禁的股份在市場上開始流通之後,其中的大股東特别是以基金投資的方式進入的大股東都會大量減持,清倉式的減持,大比例的減持。

讓二級市場承擔着比較重的壓力,這個壓力一直持續的時間也相對得比較長,有的時間是一年,有的是兩年,有的是三年,五年等等。
市場上股票數量的無限的供給,滬深A股市場很難走出相應的牛市的行情。
3000點的保衛戰在十年之前已經打響,現在在十年之後,滬深A股市場已經成了一個大大的胖子,仍然在進行3000點的保衛戰。

新股發行的速度一直保持相對較快的速度,一直保持相對較多的市場供給。
比較有意思的是在供給大大過剩的情況下,發行的市盈率不但沒有走低,反而是大幅度地提高,股票發行的價格不但沒有降低,反而是大大的提升。
看看市場中的表現,通常的情況是,股票上市之後就成為曆史性的高價。
然後出現了持續性的下跌,連續性的下跌,持續性的陰跌,有的陰跌持續的時間相對得比較長,有的持續一年,三年,五年,七年的都有。

股票價格更是出現大幅度的下跌,出現腰斬,腰斬,再腰斬。
把一片的損失留給二級市場,留給二級市場的投資人。
這還真是有點意思,是什麼樣的情況下能夠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滬深A股市場長期處于相對弱勢的盤整狀态,而且在弱勢盤整的過程中,出現了持續性的下跌,連續性的下跌甚至是大幅度下跌的情況。
二級市場的投資者傷痕累累,虧損相對的比較大,有的是出現了巨大的虧損。

比較有意思的是不管二級市場的投資者是否出現了大面積的虧損,也不管市場的指數是三年的徘徊,還是五年的徘徊,甚至是十年的徘徊不前。
也不管股票指數是在3400點,還是在3300點,還是在3200點,還是在3100點,哪怕是在3000點保衛戰打響的情況之下,常态化的發行仍然使市場的新股供應大大的增加。

需要明确的是,即使是在這種情況下,還有1000多支新股等待着發行,等待着審核,等待着上市。
那麼,未來的市場預期會等待着什麼呢?
面對着這種現象,你是怎麼看的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