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扶貧搬遷的廣西實踐
光明日報調研組
編者按:
易地扶貧搬遷是新時期精準扶貧“五個一批”工程之一,是從根本上解決“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地區脫貧問題最直接、最有效的重要舉措。作為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廣西壯族自治區堅持“挪窮窩”與“換窮業”并舉,安居與樂業并重,通過“調政策、強基建、配産業”幫扶模式,以“一戶一策”加大後續扶持工作,确保搬遷戶真正能夠“挪窮窩、換窮貌、改窮業、拔窮根”。近日,光明日報調研組深入廣西百色市田林縣、淩雲縣,河池市天峨縣、巴馬瑤族自治縣、東蘭縣等地,就廣西開展易地扶貧搬遷實踐進行了深入調研。
百色市淩雲縣易地扶貧搬遷鎮洪幸福家園。熊桂餘攝
廣西地處雲貴高原東南邊緣,集“老、少、邊、山、庫”于一體,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石頭縫裡不出苗,熬幹汗水吃不飽”是廣西深度極度貧困地區大石山區的真實寫照,這些山區生産生活條件惡劣、基礎設施薄弱、貧困程度深,脫貧攻堅難度極大。要改變這些地區貧困群衆的生活,易地扶貧搬遷是根本出路。
2017年以來,廣西舉全自治區之力,創新性開展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将貧困群衆從“山窩窩”“石頭縫”中搬出來,從源頭破解“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困境。截至2019年11月底,廣西“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安置住房全部建設完成,精準核實搬遷對象16萬多戶71萬人。其中,503個集中安置點安置貧困戶15萬多戶,分散安置9002戶,搬遷入住率達100%。全區“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建設和入住任務提前一年完成。
1.百姓從“不願搬”到“樂意搬”
在廣西百色市田林縣樂裡鎮百花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老鄉家園”,放眼望去,嶄新高大的住宅樓房鱗次栉比,寬敞整潔的水泥巷道縱橫貫通,孩子在休閑廣場上嬉戲打鬧,老人悠閑地曬着太陽,呈現出一幅景美人和的幸福畫面。
“以前做夢都沒想到,像我這樣祖祖輩輩住在大石山區的貧困戶還能搬到縣城,住進這麼寬敞明亮的樓房。”小區居民譚剛團說起即将到來的新生活,既期待又興奮。
百色市田東縣思林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新華社發
譚剛團以前居住的浪平鎮弄陀村地處大石山區,常年幹旱缺水,住的是木瓦房,雨天漏水,冬天透風,一家4口的生活來源靠種四五畝玉米。和譚剛團一樣,大石山區群衆基本都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而當“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時,隻有搬到環境更好、交通更便利、資源更豐富的地方,才能改變現狀,改善生活。
通過精準識别發現,廣西居住在深山石坳的貧困群衆達數十萬人,如此大規模實施易地扶貧搬遷,成為廣西脫貧攻堅必須啃下的“硬骨頭”。可世世代代居住在山裡的群衆故土難離、鄉情難舍,搬出去能否住得好、怎麼謀生,是壓在易地搬遷貧困戶心頭的大石頭。“有人離不了根,不想搬;有人不信天上掉餡餅,不肯搬;還有人覺得搬出去沒意義,不願搬。”田林縣委書記彭斌說。
為解決群衆“不願搬”難題,廣西采取靈活有力的工作措施,化“繁”為“簡”,化“難”為“易”,組織各級幫扶幹部蹲點入戶,耐心細緻地做好搬遷戶的思想工作。各地積極創新安置方式、實施機制、産業幫扶等工作,逐步摸索出多種行之有效的經驗方法。
百色市淩雲縣按照“因地制宜規劃、尊重群衆意願、靈活選擇地點、實行梯度安置”思路,推進易地搬遷與城鄉
柳州市融安縣隘面村扶貧微車間為搬遷群衆提供工作崗位。新華社發
建設、園區建設、産業發展、旅遊扶貧等深度融合;河池市天峨縣強化基層黨建、社會公共、産業就業、治安管理四項服務,創新推行“四圍繞、四服務”工作模式,全力打造和諧、文明、富裕、平安的易地扶貧搬遷新城;河池市巴馬瑤族自治縣探索建立易地扶貧搬遷“安居、就業、産業、保障、管理”一體化新模式,推行支部建設規範化、隊伍建設精細化、黨員服務網格化“三化”建設,讓搬遷群衆安居樂業。
為壓實易地扶貧搬遷主體責任,廣西實行“市領導包縣、縣領導包點”工作責任制,實行包建設進度、工程質量、資金監管、搬遷入住、後續産業發展、就業創業、穩定脫貧、考核驗收的“八包”責任制,大幅提升搬遷入住率。同時,堅持住房建設與後續發展同步規劃、同步推進,因地制宜實行“一戶一檔”“一戶ー幫”“一戶一策”,加強就業創業和産業發展政策扶持,解決搬遷群衆發展之慮、後顧之憂,群衆紛紛從“不願搬”到“樂意搬”。
2.寫好搬遷“後半篇文章”
“跟黨走迎來溫馨小康,遷新居告别窮鄉僻壤”“瑤鄉搬遷住新居,笑臉迎春添異彩”……在淩雲縣伶站瑤族鄉那利安置點小區,一幅幅大紅的對聯抒發着群衆搬遷後的喜悅之情。“對于鼓足勇氣告别故土的群衆,‘搬得出’隻是第一步。要讓他們‘穩得住’,還需布局好配套設施,解決生活發展的後顧之憂。”淩雲縣委書記伍奕蓉說。
為讓易地扶貧搬遷群衆安居樂業,淩雲縣推行“1 N”模式,即在扶貧搬遷安置區新建學校、衛生室等公共服務配套設施,方便群衆就學、就醫,讓他們搬得放心、住得順心、過得舒心。此外,完善配備警務室、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婦女之家、兒童之家、文化活動室等,引導安置點管理工作向現代規範社區管理模式發展。
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古宜鎮南站社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侗族婦女在扶貧就業工坊裡交流織錦技藝。新華社發
河池市天峨縣按照“五通、七有、八化”标準,全面落實搬遷安置點通路、通水、通電、通廣播電視、通網絡,實現道路硬化、路燈亮化、小區綠化、環境潔化、市容美化、污水淨化、垃圾無害化、出行公交化。安置點還依托壯鄉文化、瑤山文化等鄉土民俗文化,開展“送戲劇、送電影、送春聯”及“天天山歌會、夜夜廣場舞”等文化活動,貼心做好群衆服務,全力寫好易地扶貧搬遷的“後半篇文章”。
在搬進巴馬瑤族自治縣六能移民安置點之前,麻勇劍一家住在東山鄉弄剛屯,他和父親均為慢性病患者,女兒患有先天性心髒病,弄剛屯離縣城很遠,去一趟醫院非常不容易。為了養家糊口,麻勇劍和妻子常年外出廣東打工,年幼的孩子成了“留守兒童”,年邁的父母成了“空巢老人”。
搬進移民安置點後,麻勇劍和妻子就在小區内的電子廠上班,既能獲得收入,又可以照顧老人和孩子。“醫院離家很近,看病非常方便,小區内超市、電子廠、幼兒園等配齊配全,孩子能在城裡的好學校讀書,政府還給我家低保兜底。”說到易地扶貧搬遷的好處,麻勇劍感激不已。
柳州市融安縣東起鄉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老鄉家園”,搬遷群衆在小區裡聊天。新華社發
因病緻貧、因病返貧,是脫貧攻堅的“老大難”問題。廣西針對貧困群衆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深入實施健康扶貧工程,提高貧困地區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強化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多重保障,堅持政府投入和社會幫扶、個人參與相結合,加強貧困地區衛生隊伍建設,推進貧困人口醫療費“一站式”結算,降低他們的醫療負擔,破解因病緻貧、因病返貧。
在優化易地搬遷政策措施基礎上,廣西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和新型城鎮化戰略,聚焦安置區後續發展,強化安置區(點)産業扶持力度,完善搬遷後期各類扶持政策,完善安置區基礎配套設施建設,提升搬遷群衆内生動力,增進搬遷群衆民生福祉,高位推進後續扶持工作,助力決勝脫貧攻堅。
3.多措并舉促就業緻富
走進東蘭縣向陽新城易地搬遷安置點内的東蘭漢科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扶貧車間”,流水線上一派繁忙,員工們身穿統一服裝,忙着加工電子産品。返鄉務工青年韋永兵說:“每天上午8點上班,一個月能掙2000多元。相比外出打工這裡生活成本低,不用離家漂泊,還可以照顧老人和小孩,一舉多得。”
“貧困群衆易地搬遷,最擔心的是就業收入問題。有穩定收入來源,才能讓他們留得下來、住得放心、過得安心。”東蘭縣委書記黃賢昌說。該縣主動承接粵港澳大灣區電子信息和時尚創意産業,并在13個鄉鎮149個村(社區)建設“扶貧車間”,同時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和東蘭龍華技能培訓中心,推動農民轉型為新産業工人。
為盤活勞動力資源,天峨縣出台易地搬遷後續發展方案,采取引導外出務工轉移一批、工業園區安置一批、扶貧車間解決一批、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落實一批等“九個一批”模式,着力解決搬遷戶勞動力就業4676人。
貧困戶在百色市田林縣潞城瑤族鄉錦瑤服裝廠扶貧車間工作。黃豔瓊攝
“易地扶貧搬遷+産業園區+就業”“就業扶貧車間”、粵桂扶貧協作勞務輸出……廣西各縣(市、區)因地制宜,通過開展技能培訓、開發就業崗位、提供就業服務、扶持創業等途徑,拓寬渠道,廣開門路,引導和幫扶就業,确保每個易地扶貧搬遷家庭有1人以上實現穩定就業,讓搬遷戶吃下“定心丸”、看到新希望。
為讓群衆“離鄉不離土”,田林縣将安置點“老鄉家園”周邊村莊土地出租流轉,以“公司 合作社 基地 農戶”模式發展姬松茸、柑橘、油茶、芒果、蔬菜等産業,探索“村園共建、群帶群富”發展模式。
目前,廣西105個有扶貧開發任務的縣(市、區)均确定了“5 2”特色産業,5000個貧困村确定了“3 1”特色産業,後續産業發展初見成效,基本實現了易地扶貧搬遷對象“有發展、能緻富”。各地在後續産業扶貧上進行積極探索,統籌解決搬遷戶就學、就醫、就業、創業等問題,讓搬遷戶獲得更多歸屬感和幸福感。
4.黨建引領扶貧“深融入”
“過橋見水到長安、永遠不忘黨恩情”,這是天峨縣扶貧搬遷安置點“長安家園”住戶張近現自己寫的一副對聯,既表達了搬遷群衆對黨和政府的感恩之情,又展現了他們安居樂業的美好願望。
易地扶貧搬遷不僅要讓貧困群衆“搬得進”,更要讓他們住得安、留得住。廣西在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和管理中全面發力,積極發揮黨員幹部的先鋒帶頭作用,推動黨建引領易地扶貧搬遷社區治理。截至2019年10月底,全區503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共設立黨組織378個、自治組織682個,搬遷群衆有了“主心骨”,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升。
為确保搬遷群衆安居樂業,天峨縣創新安置區後續管理方法,實現“四個全覆蓋”。一是黨組織管理全覆蓋。建立社區黨委、管委會和黨支部、居委會以及小區黨小組,設立基層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讓搬遷群衆在“新家園”找到歸屬感。二是群衆自治管理全覆蓋。聘請搬遷群衆擔任環衛工、保安、水電管理員等,對社區事務進行自我服務、自我管理、自我監督。三是大數據管理全覆蓋。融合“智慧天峨”大數據應用,把搬遷群衆的信息納入“移民搬遷大數據平台”管理。四是網格化管理全覆蓋。将安置小區内的交通設施、公共場所、消防設施、社會治安等劃分為四個網格進行管理,建立健全民警治安巡邏、警民議事聯席會等制度,确保群衆安居樂業。
巴馬瑤族自治縣以黨建為切入點,将黨建陣地建設與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建設,打造黨群服務中心。東蘭縣在全縣27個集中安置點建立黨支部或者黨群理事會管理服務機構,根據安置區管理需要成立群衆自治組織,增強他們的主人翁意識。
5.關于廣西易地扶貧搬遷的思考
“易地扶貧搬遷是一項艱巨的系統工程,也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鹿心社指出。從廣西的實踐來看,易地扶貧搬遷既要規劃産業配套,又要抓好基層黨建,帶動搬遷群衆融入社區生活;既要完善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網絡,又要盤活搬遷地區的勞動力,實現安居與樂業并重、搬遷與脫貧同步。而易地扶貧搬遷的後續扶持,還需多方持續用力,久久為功。
一要統籌協調“聚合力”。當前,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已由“大建設、大搬遷”過渡到“大扶持、大管理”階段,需要統籌社會各方面力量,因地制宜實施多元化易地扶貧搬遷扶持和管理政策,在安置小區規範化管理、産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就業創業等方面集中發力,把扶貧搬遷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社會綜合治理等結合起來,探索地方發展新的增長點。
二要志智雙扶“斬窮根”。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為貧困戶送去了“及時雨”和“指路燈”,給他們創造了一個支點,最終還是要依靠自己的辛勤勞動脫貧緻富。亟須糾正極少部分貧困群衆“等靠要”的依賴思想,“扶志”與“扶智”并舉,通過感恩教育、專業技術培訓等,提振搬遷群衆的精氣神,提高他們的就業競争力,讓比着幹、争脫貧成為共識。
三要注重長遠“搬文化”。易地扶貧搬遷地區多涉及少數民族群衆,要着力做好民族文化的遷徙、傳承與保護,想方設法留住“文化的根”,實現“搬人也搬文化”。尤其要解決不同民族文化、不同地域群衆生活習慣的沖突,推進民族文化交流和融合,促進搬遷居民和睦共處,攜手共建新的家園。
(光明日報調研組成員:周仕興、吳琪)
《光明日報》( 2020年02月07日07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