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自己學生時代,已經不再是索尼Walkman的時代。播放CD介質和較為明顯的體積大小,也就是在小學郊遊時看到隔壁班的小夥伴帶上,但估摸其實際想法主要還是為了裝腔。時間再推移,就是蘋果統治的天下。從最小的Suffer,再到炫酷的iPod Touch,再到最複古的iPod Classic,都是當時購買的首選甚至說必然選擇。要說出現率最高的自然就是Suffer,主要原因自然是小巧方便的來,還特麼最便宜啊。
在智能手機成為标配的現在,我的這些學生時代的朋友們幾乎沒有再購買播放器的打算,更沒有多少動力再帶一款設備出門。也就是出遠門時續航保證、飛機上等交通工具以及運動時,才會想起能不能有個智能手機以外的選擇。其實關鍵點就是那幾個,輕便尺寸容易攜帶、足夠的續航表現以及合适的價格。估摸就是這個原因,蘋果直到今天依然沒有取消suffer的更新節奏,倒是iPod Classic永遠再見。
每個人都有懷舊的心,亦或者總想着抓着回憶。也不難理解為什麼偶爾出現的iPod Classic總是讓人一擁而上,每逢有那麼些停産絕版的玩意重新登場,總是有這樣的輪回。
小尺寸的播放器并不少見,小巧玲珑的SanDsik Clip在海外市場一直是蘋果以外的唯一選擇,索尼A系列一直安然的更新發布,而國内的七彩虹C3在某些順電店鋪裡面依然能夠看到。再仔細的觀察,能夠發現國内廠商的播放器們在近段時間一直往着精緻化與輕巧化走,雖然比起之前提及的例子在體積控制上是遜色些,但在音質表現有着絕對的優勢。
這樣的輕巧化舉動在FiiO上也同樣進行,如果看着這個小巧玲珑的M3還真的估摸不出事其旗下産品。相比起FiiO更為讓人熟悉的X系列便攜播放器而言,FiiO M3的體積大小差異相當的明顯,甚至讓人感覺這是不是MP3時代留下的遺産。FiiO M3用了一塊320*240的2英寸TFT屏幕,整體尺寸隻有74*39.7*9.1mm,僅僅40g的重量帶出門自然不是什麼問題。
在整體造型設計上,FiiO M3并沒有什麼特别好說的。黑色面闆與米白色機身顔色,有種牛奶巧克力的感覺,整體方方正正倒是材質有一定韌性,攜帶與手感上倒是出人意料的不錯。其配備的這一塊QVGA分辨率的2英寸屏幕,頗有點上古時代的感覺,實際觀感隻能說表現出專輯封面的水準。屏幕下方也就是實體操控鍵并配備背光功能,機身左右兩側分别是電源鍵與鎖屏鍵,實際手感較為硬朗算是回饋感明顯吧。
很明顯FiiO M3并不是為音質而生的發燒友們而設計的,而是為那些需要一個比智能手機更為小巧,攜帶更為方便,有着合适的價格與續航表現的普通消費者。他們可能是學生,可能是特别環境需要的群體,也可能是運動愛好者,總結的特别就是需要簡單易懂且便宜實在。所以也不難理解,FiiO M3為什麼會标配耳機以及内置8G儲存空間,還有挂繩孔以及24小時以上的續航時間。這些在FiiO此前的便攜播放器前根本看不到的玩意,在FiiO M3上出現并不意外,因為這些都是其針對的潛在群體所關注的“簡便”。
其實相比起合适的價格、标配耳塞以及内置儲存空間這些優勢來說,FiiO M3的音質表現反而并不是那麼讓我在意。這并不是說FiiO M3就不需要音質好,而是但我需要這麼一個産品的時候,音質必然不是我的首要選擇要求。在帶着FiiO M3跑步的時候,我更希望他能夠标配專門的腕帶配件,而不是需要放在褲兜裡。我也更加希望FiiO M3能夠配備藍牙功能,讓我的藍牙骨傳導耳機能夠用上,這就是我運動時候的想法。誠然由于成本和定位原因,FiiO M3并沒有配備我想要的這個功能,但足夠長的續航表現以及簡便易用的使用能夠彌補這個失落感。
簡單的說說音質表現方面,如果是抱着驚喜的想法來,估摸會是失望。而如果聽慣了“國磚”級再聽,估摸也是同樣失望。相比起那些為了音質而有着大塊頭,FiiO M3在解析與聲場表現自然是有個明顯的落差,但從一款足夠便攜的播放器來看,自然是足夠對得起價格表現。FiiO M3三頻較為均衡,稍微低頻量感多了點,聽感口味頗為符合大衆主流。延伸與下潛算是不功不過,在這個價位是應該的表現。
開門見山的說,FiiO M3對得起價格麼?這自然是毫無疑問的,應該說FiiO對于市場消費者的描述是相當準确,也在FiiO M3這款産品上直接反映出來。内置8G儲存空間、支持儲存卡拓展、标配耳塞以及24小時連續播放時間,這些都是FiiO M3的目标群體所關注的。而足夠的屏幕顯示效果以及操作邏輯,還有挂繩孔,這些算上市保駕護航吧。
當然FiiO M3要面對的問題,其實并不是産品本身,或者如何更具有吸引力,而是其面對的消費者是否有意識到需要這一款産品。在智能手機普及的時代裡,已經沒有意識到需要FiiO M3這麼一款産品。即便是偶爾飛機關機、跑步嫌棄手機太大、上學發現不能用手機,這些場景的概率性已經比較推動這些消費者意識到需要這樣的産品。
FiiO M3是一款很好的嘗試,面對的是更大更廣的普通消費者,但要努力的方面反而更多、更隐秘。
想看看更多精彩數碼分享嗎?想參與到我們豐富的産品試用之中來嗎?請搜索關注微信公衆号“知客數碼”(zaeke_com)或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吧,更多精彩等着你來發現~
ZAEKE丨知客數碼
知客,讓數碼更懂你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