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網
中國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悠久曆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各地區、各民族生存智慧的結晶。這些傳統節日,涵蓋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曆法、易理術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内容,蘊藏着深邃豐厚的文化内涵。
小年,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它雖比不上“春節”、“中秋”、“七夕”那般名揚四海,遠近皆知,卻也是家家戶戶必過且高度重視的一個傳統佳節。過小年,差不多就是過新年的“彩排”,人們從這一天開始準備年貨、掃塵、祭竈,寄托了辭舊迎新、接福納祥的美好願望。小年的特别之處在于,它還是我國唯一的南北方日子不同的傳統節日。近日,在中國首檔詩酒美學文化節目《斷篇》中,文化學者趙普從朝代更叠、文化融合的角度,講述了小年這一傳統佳節的變遷始末,解讀了“北三南四”一日之差的由來。
祭竈的傳統最早是在夏天
祭竈是小年的主要習俗之一,民間祭竈,源于古人的拜火習俗。《釋名》:“竈。造也,創食物也。”竈神的職責就是執掌竈火,管理飲食,後來擴大為考察人間善惡,以降福禍。春秋時期便有竈神,論語裡面就引用了當時流行的一句俗語“甯媚于竈,不媚于奧”。“奧,是指家神;竈,就是竈神。竈神雖小,但是管事兒,家神雖大,但是不管事兒。所以當時社會流傳,要把竈神供奉好”,趙普講道。
到了兩漢時期,祭祀竈神已經發展成為了一個大的儀式,列為當時最重要的祀典之一,與現在最大的不同是,當時的祭竈不是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而是在夏天。
要了解祭竈習俗為何由夏轉冬,就不得不說說北宋的曆史了。趙普告訴我們,把祭竈的時間放在臘月,是北宋年間與“交年節”合并的結果。“古人認為的‘過年’,不是一個小時、一天,而是一段時間。那什麼時候開始算過年了呢?臘月二十四。這一天,也就是交年節。這也是咱們現在常說的‘過了小年就是年’的由來。”
交年節與祭竈的合并使得這一節日的習俗變得更加豐富。在臘月二十四這天,人們除了日常的瓜果點心祭祀之外,還要給竈王爺喝酒,把他灌半醉;再給竈王爺吃糖,希望他嘴甜一點。這樣,就能“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
從“官三民四”到“北三南四”
“北三南四”的說法人們應該并不陌生,每個北方家庭第一次看到南方電視台在臘月二十四播着小年夜聯歡晚會時,可能都得問一句,“小年不是昨天嗎?”事實上,在小年的發展變遷中,除了“北三南四”,還有“官三民四”的說法。
先得說臘月二十三的日子是什麼來頭。趙普講到,文化悠久的蒙古族有臘月二十三祭祀火神的習俗,南宋末年,随着蒙古建國元朝,這一習俗也就帶了過來。但由于元朝曆史不長,加上隻有蒙古族才在臘月二十三祭祀火神,漢族百姓照樣臘月二十四過小年,所以元朝滅亡直到明朝的文獻記載中,大多都是以臘月二十四為小年。
到了清朝,因為同樣信奉薩滿教,清朝皇宮與蒙古族風俗相近。當時清朝皇宮的情況是,臘月二十三,祭祀一次火神;臘月二十四,又祭祀一次竈神。後來,雍正皇帝見兩個節日挨在一起又形式相近,便改臘月二十三為祭竈、過小年。
皇權的影響下,臘月二十三過小年的習俗慢慢由北向南蔓延,尤其是南下的王公貴族和南方的官員,格外重視與皇家保持一緻。這樣一來,官員都按照宮廷規矩,過二十三;民間,還保留傳統,過二十四。就形成了“官三民四”的說法。一直到今天,北方當年受皇權影響比較大的地區,基本上都以臘月二十三為小年;而南方的不少地方,尤其是客家文化區,則更習慣過二十四。
民俗差異折射的是曆史差異
可以說,在清朝以前基本都是臘月二十四過小年,之後才出現了時間上的變化。民俗學家蕭放此前接受采訪時表示,就這個民俗而言,文化空間會有地域性的差異,裡面折射的其實是曆史的差異。
無論如何,小年拉開序幕後,人們正式開始了“忙年”:祭竈、掃塵、沐浴、理發,從家裡的銅器鐵器到一家老小都要幹幹淨淨、亮亮堂堂的,寓意除掉過去的晦氣,迎接吉祥的新年。
盡管在小年的時間上我國南北方存在差異,但一些習俗活動和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辭舊迎新的祈求是一緻的。就像趙普在片末總結得那樣,不管二十三或是二十四,總而言之都是小年。民俗是多元文化的融合,是民族智慧的結晶,曆久彌香,無關對錯。民俗的多樣與差異,正是中華文化内蘊豐厚、博大精深的證明,而小年的“三四之辯”可謂其一縮影。“重要的不是糾結三還是四,而是在祭祀竈王爺的時候,千萬别忘了供點糖果,甜甜竈王爺的嘴;再别忘了給他也喝兩杯,讓他高興高興。這樣,等他會天上彙報工作的時候,就能多為家裡說上幾句好話,來年就等着好事連連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