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觀看視頻
還記得去年廣東省民政廳、南方 客戶端”寶貝回家“全媒體報道中幫助尋親的15歲女孩王林嗎?今天,她找到自己的媽媽了。
6月19日上午,在位于東莞市樟木頭鎮的廣東省少年兒童救助保護中心,從福建漳州趕來的李書蘭拿到一份DNA親子鑒定報告,與王林正式确認了母女關系,将她從救助保護中心接回家。
“很好的生活條件我可能達不到,但我會盡我最大的努力對她好,彌補對孩子的虧欠。”李書蘭說。
曾因忍受不了父親的打罵,王林選擇離家出走。
2010年,她剛滿7歲。當年2月27日深夜,她獨自坐在東莞市厚街鎮大塘村球場,彷徨無措。有村民看到小女孩這麼晚還在外面遊蕩,馬上報了警。
王林模糊記得,自己那時是從父親租住的房裡逃出來的。父親嗜酒,一喝酒就打她,把她鎖在家裡不讓出門。趁着父親不備,她逃跑了,“不知跑了多遠才敢停下來”。
父親很快找到派出所認領王林,但女兒因為害怕回家,便假裝說不認識這個人。民警讓她的父親回去拿能證明父女關系的證據來,可她的父親離開之後就再也沒有露面。後來,王林進入東莞市救助站接受救助,2010年底又轉入廣東省少年兒童救助保護中心繼續生活。
“剛來的時候,孩子性格内向,也不願跟人說話。”救助保護中心的心理咨詢師丘曉娟說,“慢慢地,她适應了這裡的生活,在這裡上學,結識了很多朋友,學習成績也一直都不錯。”
然而,“回家”這個詞,在王林心中似乎已經抹去了。很長一段時間裡,她始終不願提及自己的身世和有關父母的信息。工作人員隻能通過與她平常的交談獲取關于她家的少量信息。
曾經有一次說謊,讓王林非常後悔。2012年,救助工作人員帶着王林到東莞厚街鎮尋親,但一無所獲。王林告訴記者:“其實那次路過了我爸住的出租屋,但在看到家的那瞬間,我想到他會把我打傷,所以說了謊,說那不是我家。”
後來王林心智漸漸成熟,看到身邊的一些朋友陸續與親人團聚,她想回家的願望也越來越強烈,說了很多關于父母親的回憶。尋親最困難的是時間越久,記憶就越模糊,很多關鍵地點也有了變化。時過境遷,物是人非,要找家談何容易。
家對王林來說,是那麼近,又是那麼遠。茫茫人海中,她的父親、母親又在哪裡?
2018年初,在全省組織開展流浪乞讨滞留受助人員尋親返鄉專項行動中,廣東省民政廳、南方日報、南方 客戶端聯合推出“寶貝回家”公益傳播行動,通過講述流浪少年兒童的尋親故事,發動熱心讀者協助提供尋親線索。
去年4月2日,南方日報、南方 記者與省少年兒童救助保護中心工作人員組成尋親小組,和王林一同走上了尋親路。根據掌握的線索,尋親小組來到東莞厚街鎮大塘村尋找。大塘村有了很大變化,大家隻能憑借王林零散的記憶四處打聽。
在王林的模糊記憶中,她曾經去過家附近的一個農貿市場,叫“虹稍市場”(音),但這個名稱在地圖上根本查不到。大塘村居民說,附近有3個農貿市場。沿着村民的指引,尋親小組決定先去其中一個農貿市場碰碰運氣。
讓人驚喜的是,當走到那裡時,尋親小組發現這個市場大門上立着幾個大字“虹橋市場”。這跟王林說的“虹稍市場”十分相似。王林回憶說,當年爸爸帶她來過這裡。大家推斷,她的家應該就在附近。
根據王林殘留的回憶,她爸爸當年租住的地方,臨街就有一個樓梯口,樓梯口旁邊是一個小賣部。根據這些線索,大家又開始大海撈針般地尋找,但是連續幾個有些相似的地方,都被王林否定了。
正當此時,大家忽然想起來王林曾在當地派出所拒絕過爸爸的認領,那派出所裡肯定會有線索。希望之火再一次燃起。尋親小組來到厚街派出所請求民警幫忙。民警根據王林提供的信息在數據系統裡再三比對,未能發現能夠匹配的人員。
救助保護中心工作人員向民警提供了在王林檔案資料中找到的一個電話号碼,疑似王林父親曾使用過。民警通過這個電話号碼找到了當年的一條報警記錄,又通過這條報警記錄找到了一個疑似王林父親當年租住的地址。
在派出所民警的帶領下,尋親小組一行人來到厚街鎮三屯社區。一下車,王林就認出了當年玩耍的地方。可是,在三屯社區兜兜轉轉好幾圈,大家都沒能找到報警記錄上的地址,尋親之路不得不中斷。派出所的民警承諾會繼續幫忙尋找,但也表示,希望渺茫。
沒想到,事情在一年後出現了轉機。
今年5月23日,救助保護中心接到厚街派出所打來的電話。民警說,有一個叫李書蘭的人來派出所尋找9年前走失的女兒,可能就是王林的媽媽。
李書蘭通過微信向救助保護中心的工作人員發來自己和孩子的合照。救助保護中心初步核實信息,認為她是王林母親的可能性很大,準備安排兩人見面。獲悉這一消息,南方日報、南方 客戶端記者也從廣州迅速趕赴救助保護中心等候李書蘭。
“得知孩子可能找到了,我真的很激動,一直想忍着不哭,但還是沒忍住。”李書蘭說,“孩子走失後,自己一直活在痛苦中,有苦也沒地方說。”想王林的時候,她會拿着與女兒的合照反複看,夢中也會經常出現女兒的身影。
來救助保護中心的路上,李書蘭也在想象,多年未見的孩子,如今有沒有長高或長胖,過得好不好。“來的時候,心裡會害怕,怕孩子不認自己。”
第一眼見到媽媽時,王林覺得不可思議。“印象中,我媽叫李蘇蘭,現在真的來了一個李書蘭,而且我們長得像,她帶來的照片上的我就是我小時候的模樣。”王林說。
母女倆一時間都愣住了。李書蘭走上前,将王林緊緊抱進懷裡,眼淚奔湧而出,“女兒,我一直在找你……”
王林告訴媽媽,每晚臨睡前,她總會想起和媽媽在一起的日子,心裡默念着媽媽叫什麼、長什麼樣,希望媽媽的模樣能刻在心裡,怕時間久了就忘記了。李書蘭聽了,眼淚又止不住地流。
救助保護中心随即采集了母女倆的血樣,交由公安部門進行DNA親子鑒定。
“我在這裡過得很好,念完了小學課程,也學到了很多技能,古筝、架子鼓、舞蹈、陶藝……”王林跟媽媽說着這些年的經曆。看到眼前的王林已經長成一個比自己還高的大姑娘,李書蘭既心疼又欣慰。
“王林是2003年10月出生的,出生之後幾個月,我把她送回雲南省臨滄市鳳慶縣老家,交給她的外婆撫養。我和他爸爸來到東莞打工,後來,我們感情破裂,分開過了。”李書蘭說,“2009年,她爸爸将她帶到了東莞生活,而我那時已經去了廣州市花都區工作,有時會回來看他們。2010年初,王林離家出走之後,我沒有放棄尋找她,但一直未能找到。”
今年5月,正在福建省漳州市打工的李書蘭,再次來到東莞市厚街鎮,走進厚街派出所尋求幫助。她所說的情況,正好與去年尋親小組留在那裡的信息比對上了。
經過近一個月的等待,李書蘭拿到了DNA親子鑒定報告,結果顯示,“符合親生關系”。王林終于能離開救助保護中心,踏上回家路。
緣分,終于讓這對母女再次相逢。
王林找到了親人,如今得以回家。
但在廣東省少年兒童救助保護中心仍有不少像她一樣的孩子,他們也渴望家的溫暖:
◎王宇帥:我來廣州找生父,10年了還沒找到
◎17歲少年張比林:爸爸媽媽,還記得7歲時的我嗎?
◎5年前,跟父母鬧别扭離家出走,今天她在救助站說出了這些心裡話
●這群孩子,都在等待回家>>>
【統籌】李強 陳海燕 王良珏
【策劃】李珩丹
【記者】李強 汪祥波
【拍攝】李細華 張梓望 王良珏 實習生 王俊濤
【視頻】羅斌豪
【校對】藍淑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