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淩梭,鮮得沒法說!
每到春天悄悄來臨時,在萬物複蘇之際,大沽河入海口的膠州灣,蟄居一冬的梭魚已經睡醒了。
早春第一鮮——開淩梭,青島人怎能放過來自大海的饋贈!
家常燒梭魚
開淩梭到底是怎麼回事?它和鲻魚區别在哪裡?開淩梭怎麼做才好吃?
請看青島美食大咖單衍春獨家采訪
青島晚報美食專欄主編單衍春
探市場第一波開淩梭來啦!一斤13元農貿市場上好多攤位都在銷售剛上岸的開淩梭。渾身細長、外披紅色鱗甲的開淩梭在攤位上左右扭動,好像在給路過的市民提醒:
我把最美的青春獻給你,快把我領回家去吧!
梭魚13元一斤
李蔭梅在青島賣海鮮十幾年,她對開淩梭有着深厚的認識。李蔭梅告訴記者,“開淩梭”是指春暖冰開後被捕獲的第一批梭魚。由于梭魚冬天休眠基本不進食,秋天的進食經過一個冬天的消化也已排幹淨,因此開春時候的開淩梭肉質緊實,味道極鮮,享有“開春第一鮮”的美譽!膠東地區流傳着一句俗語:吃了開淩梭,鮮得沒法說。
梭魚生存能力很強,離開水兩個小時仍然能存活,農貿市場很少有把梭魚放進魚缸裡養的。目前開淩梭的上貨量比較大,一斤在13元左右。
講門道開淩梭來自哪裡?河流入海口青島黃海水産研究院的專家介紹,在魚類科學中,開淩梭有時指的不是一種魚的名字,而是特指某一時節的魚類。山東特别是青島地區說的開淩梭,是确指是膠東半島河流入海口的淩汛時節捕獲的梭魚,以東營黃河入海口、大沽河入海口最多。農曆雨水和驚蟄前後,梭魚成群結對遊入黃河入海口和大沽河入海口附近的河道内覓食,此時捕撈的梭魚叫開淩梭。
二月梭魚
由于冬季休眠時期極少進食,靠消耗自身的脂肪來維持,所以腹内膽汁雜物較少,沒有腥味,肉質肥厚,鮮美異常。尤其珍貴的是,開淩梭的捕撈緊緊限于驚蟄前十幾天的時間,過了季節,再捕撈上來的魚就是梭魚而不能稱為開淩梭,由于覓食的原因,梭魚的肉質和鮮味也都會大打折扣。所以,即便是青島人,也不是人人能吃到的,一不小心,便錯過了吃它的絕佳時機。隻有那些資深食客,一年就靜候着這麼幾天,一定要嘗鮮。吃過了這頓,就要等明年了。
說做法開淩梭怎麼做?家常燒最常見徐媽媽山莊酒店老闆劉超酷愛美食。因為自己喜歡吃,于是在崂山枯桃花卉市場北側山上開了這家山莊。開淩梭上市了,劉超第一時間打來電話邀請品嘗。
家常燒
劉超介紹,開淩梭的做法有很多種,清蒸、白燒、家常燒都很好吃。他推薦了家常燒的方式,因為這最能保持魚的鮮美味道。他介紹說,清炖前先将開淩梭洗淨,刮鱗、剖腹後魚身剞柳葉刀,不要切斷。平底鍋燒熱,倒少量油,放入兩面煎一下,放入蔥姜八角,倒入足量的清水,水開後,撇去浮沫和油花,炖20分鐘加入鹽、香菜段,滴入香油,即可出鍋。
西海岸做法獨特!用熱醬潑同樣的開淩梭,西海岸新區的做法和市區有點不一樣。都源酒店是西海岸著名的餐飲品牌,酒店負責人林蓬勃介紹,黃島的開淩梭做法除了家常燒、清蒸之外,還用醬潑的方法。
醬潑
林蓬勃介紹,開淩梭魚去鱗、腮、内髒及腹内黑膜,清洗幹淨,魚身兩面打斜刀,蔥姜蒜切片。魚身鋪上自制的豆瓣醬,上鍋蒸15分鐘,出鍋後用熱油淋在醬上即可。
刊出版橛
咱青島為什麼這麼多梭魚“現在就是吃開淩梭的時候,味道鮮,一斤能賣十幾元錢,但是到了夏天就不好吃了,價格便宜一半也很少有人吃。 ”西大洋碼頭平時靠泊的漁船大大小小有六七十條,在膠州灣内是僅次于膠州營海碼頭的第二大規模的碼頭,48歲的吳少利已經在這裡做了将近10年的漁民。
梭魚
“每年夏天六七月份的時候,在碼頭附近的海邊,能看到成群的梭魚遊動,個頭不大,但是數量非常集中,這是新長成的小梭魚。夏天梭魚生長速度很快,四五天時間,長度就能翻倍。”到了休漁期結束,随着天氣轉涼,成年梭魚會集中遊向深海,吳少利和其他漁民一起就到膠州灣灣口附近打梭魚,“我們的船還不是大船,二三百馬力,經常是兩條船拖一張網,40米寬,20米高,一網下去,打上千斤梭魚不成問題。”
“青島周邊海域,梭魚資源還是很豐富的,膠州灣、丁字灣、沙子口附近海域是梭魚比較集中出産的區域。 ”山東省海水養殖研究所研究員李成林介紹。為什麼在膠州灣海域内梭魚如此集中?李成林介紹,膠州灣有大沽河、墨水河、白沙河、李村河等淡水入海口,是冬季在深海休眠的梭魚在農曆驚蟄、清明前後集群遊入海口河道覓食的最佳地點。“天氣轉暖,陸地升溫比較快,河流入海口又有豐富的浮遊生物作為基礎性餌料,所以吸引大批梭魚從深海遊向這裡覓食産卵。 ”
THE END
喜歡就點贊!小編繼續幹!喜歡就轉發!小編繼續發!
策劃○編輯○排版 青島晚報生活旅遊美食專欄 青島生活港
小編qdwbshb 青島晚報生活服務公衆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