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喜歡的事,上帝會高興地為你打開成功之門,哪怕你已經80歲了。”—摩西奶奶
安娜-瑪麗-摩西(1860-1961),76歲之前都是生活在農場的一名普通農婦,平日裡種菜,擠奶,還做刺繡。後來因為手患有關節炎無法刺繡,從而開始她的繪畫生涯,用豐富的色彩,記錄了鄉村生活的美好。80歲的摩西奶奶開辦畫展,那時引起了社會巨大反響,成為了美國畫壇上“大神級”畫家!摩西奶奶從此家喻戶曉。
摩西奶奶畫作
對于她而言,人生的要求很簡單,能夠始終保持愉悅的心情,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就是最大的幸福。最近有一位像摩西奶奶的女性,在知天命的年紀,不怕困難,重拾夢想,深深地讓人震撼!
在北京的一間6平米的出租屋裡,除了吃飯睡覺的用具,其他都被王柳雲的繪畫工具占領。此時的王柳雲已經56歲了,白天在一個寫字樓裡當清潔工。下班後,簡單地吃完飯,她就開始畫畫,拿着畫筆她說“這是屬于自己的世界,畫到哪,我就到哪”。此時的王柳雲的内心是非常充實的,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幸福!
即使生活在泥潭沼澤,心中也有光
王柳雲出生在湖南偏遠的農村,父親殘疾,全靠母親支撐起整個家。她三歲起就開始幫家裡幹活。可是王柳雲很喜歡讀書,考上重點高中,讀了一半,家裡沒錢而辍學,後來一直在家務農。
24歲的時候王柳雲遇到前夫,剛開始,前夫也是把王柳雲捧在手心裡的好丈夫。可是人心難測,有女兒後,前夫顯露真面目,把她存折裡的錢占為己有,經常對她打罵,若不聽話還用幼小的女兒威脅:“你不服從我就把小孩踩死、摔死”。
也許老天爺對待每個人是公平的,她女兒7歲那年,前夫車禍而亡,王柳雲終于逃脫了前夫的折磨。後來遇到了現任丈夫老林,一個搭夥過日子的農民,更談不上懂她。
而經曆這些并沒讓王柳雲放棄自己,在農村裡面那個捧着書的女人,在周圍人群中顯得格格不入,所以她是孤單的。看書成了王柳雲最喜歡的事情,在書中她能找到自己那顆慰藉的心,最愛詩人杜甫,她覺得跟他生活了很多年。
真正的愛自己,而不是一直活在過去,在當下,努力去做自己喜歡和有趣的事情。
王柳雲
做一個自己喜歡的夢,年紀大點又何妨
50歲的王柳雲在看電視裡有一個情節,一位60多歲的老太太,對畫馬燈無從下手,可是經過老師指點,幾天後她居然能畫出那盞最亮的馬燈。這一情節像電擊一樣擊醒王柳雲的心,讓她如獲珍寶,如夢初醒,并暗自下定決心。
于是第二年,她開始學習畫畫,在福建一個免費畫室學畫,這裡的老師很包容地對她說:“你随便怎麼畫,想怎麼畫就怎麼畫,跟着你的感覺走。”即使她畫得一塌糊塗,老師都一直鼓勵她。王柳雲說就是這種向上的力量,讓她得到更大的勇氣畫下去。
學畫時,王柳雲吃了很多苦,為了弄懂山川河流、石頭、樹木于晴天陰日的光線變化,她做了大量的速寫和筆記;有時她騎着一輛自行車到40公裡外寫生,出不起住宿錢,就連夜騎回來。還不被丈夫認可,被親戚嘲諷:“你什麼年紀了,還學畫畫!”這些都沒影響到王柳雲,反而讓她畫畫的決心越來越堅定。
不要懼怕未知的明天,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并且堅持做下去,從中獲得樂趣,這樣的人生自然是美好而愉悅的。
王柳雲
人生的真正富有,是不放棄希望
由于丈夫養豬失利,虧了十幾萬,53歲的王柳雲拖着丈夫來到了北京,住着6平米的房子。幹過護工,做過小時工,最後在一個寫字樓做上了保潔,才真正地找到落腳點。
可是王柳雲沒有被環境打敗,依然堅持她的繪畫夢想,即使在6平米外的世界,吵吵嚷嚷,她依然靜心地畫畫,有時候畫得忘卻了時間,一畫就是一個通宵!王柳雲的床底有幾幅她畫好的畫,在意大利的修道院那幅畫上有個島,她解釋說:“這個島,絕對不允許女人登這個島,但是我畫完她我就上了這座島。”身體被禁锢,但靈魂飛向了畫裡。
她此時繪畫不是為了名聲,更不是為了财富,而是為了時光流逝,使她内心安穩,忘記曾經的孤獨和傷害,做一個内心富有的自己。
她說。很多北漂族在北京都找不到歸屬感,感覺冰冷而忙碌,可在王柳雲眼裡,北京充滿了人情味。“哎呀,我覺得北京太好了!後悔自己為什麼不早點來。”她還笑着說現在打算還工作幾年,存點錢,等疫情過了,去旅遊。
王柳雲
幸福的秘訣不是别的,而是擁有自己的風景。不妨為自己做夢一場,找到那條屬于自己的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