薅上一把小蔥,摘兩個西紅柿,再給葡萄樹澆上些水……
7月9日中午時分,在洛陽市洛甯縣澗口鄉鳔池移民新村田紅芬的家裡,剛從電子廠下班的田紅芬,經營起自己的一片小天地。
2017年,洛甯縣争取了14年的抽水蓄能電站項目落地。第二年底,田紅芬等29戶位于項目範圍内的村民搬進了移民新村。
從過去老村裡住土坯房,打個電話還得爬上山嶺找信号,到現在住兩層小樓,家門口就能打工、上學,兩年多的新村生活,讓鳔池村人覺得夢想照進了現實。
(圖說:鳔池新村街景)
【家門口上學,和過去完全是兩樣】
今年30多歲的田紅芬,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她的大兒子10歲,在澗口鄉中心小學上學,小兒子8歲多,在縣城一家寄宿制學校讀書。
吃完早飯,她和丈夫外出打工,大兒子則獨自去上學。“不用送,老大學校就在隔壁,兩三分鐘時間就到了。”田紅芬說,這麼便利的生活條件,在她搬到新村之前根本不敢想象。
(圖說:村民田紅芬下班後經營起自己的小天地)
鳔池村地處洛陽市洛甯縣、嵩縣、宜陽縣的交界處,屬于深山區,全村共有4個村民小組123戶412口人,分散居住在50平方公裡範圍内。
“我們典型的小村大地盤,各村民組之間的距離都有幾公裡遠。”當了十六七年鳔池村村委會主任的潘行治說,很多年前,村裡曾辦過學校,但由于居民分散離學校遠,孩子們上學并不方便;後來,村裡的學校撤了,孩子們上學則需要到山下的學校。
由于往返不便,到了上學的年齡,村民們不得不到山下陪讀。田紅芬在搬到新村之前,就曾在澗口鄉的高灣村租房子陪讀。她說,租的房子條件很差,又增加了生活成本,還得接送孩子,連打個工都不能,根本無法和現在比。
【老村有“三多”,石頭多毛驢多光棍漢多】
今年33歲的鳔池村村民潘海霞,對20年前跟着父母下山采購生活用品的一次經曆,至今記憶猶新。
“從我們村到鄉裡,差不多十五公裡路,一多半都是山路,走着去、走着回,我走到一半就哭了,真的是走不動了。”潘海霞說,從那以後,她再也不圖新鮮跟着父母下山買東西了。
而由于道路不行,村民們最怕的就是得急病,有的村民就是因為道路不行,把病情耽誤了。
潘海霞的嬸子就是這樣去世的。那是五年前的冬天,山裡下大雪,村裡的人都來幫忙擡着潘海霞的嬸子往山下擡,但走到半路人就不行了。
洛甯縣澗口鄉鄉長鞏萬生說,在鳔池村,當地還盛傳村裡有“三多”,石頭多、毛驢多、光棍漢多。
因為是深山區,鳔池村到處是石頭,村民們睡的是用石塊壘成的石炕,坐的是石凳子,用的是石碾子,走的路也是石闆路。
而由于閉塞落後,女孩都不願嫁到那裡,所以村裡的男的打光棍的就多。
“毛驢多,主要是由于道路難行,老百姓就靠養毛驢下山運貨。”鞏萬生說,前些年村裡隻有一條不足半米的山路通往山下,直到後來修了3.5米寬的石子路,這一狀況才有所改善。
也正是這樣的狀況,山裡人雖然對山裡的生活充滿了懷念,但心裡卻依舊渴望搬出大山。
(圖說:村民從電子廠攬活帶回家裡做)
【十四年堅持與争取,村民徹底搬出大山】
5月25日,河南商報記者在鳔池村老村委會附近采訪時曾看到,數輛挖掘車、清理車,正在對區域内的樹木、舊房子等雜物進行清理。
當時在現場協調服務的洛甯縣澗口鄉副鄉長王宏博說,項目建成後,這裡将被淹沒。而王宏博所說的項目,正是投資88.8億元、總裝機容量140萬千瓦的河南省重點建設項目——洛甯縣抽水蓄能電站項目。這一項目,在洛甯當地堪稱是家喻戶曉的“明星項目”。
“從2003年項目提出,到2017年項目落地,中間整整經曆了14年時間。”洛甯縣政協副主席、縣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建設指揮部指揮長高鐵拴說,從對接規劃到達成合作開發意向,從可行性研究到評審通過,再到項目全面啟動,中間飽含了曆屆洛甯縣委縣政府的堅持與不斷努力,也飽含了項目所涉及各方面的辛勤付出。
這個項目的上水庫選址就位于鳔池村,正是這個項目,讓鳔池村最後一批29戶村民搬出了大山。
在鳔池村做了多年包村工作的洛甯縣澗口鄉幹部吉少彩說,從2004年起,通過扶貧易地搬遷、新農村建設等,鳔池村四個村民組中的3個村民組在這之前已經搬出了大山,“這29戶村民在當時來說是村裡相對環境較好的。”
(圖說:鳔池新村)
【新村有了新“三多”,或将建成文旅特色小鎮】
成排的兩層小樓,統一的灰瓦、白牆、紅房檐,翠竹環繞,火紅燈籠高高挂起。占地21.4畝的鳔池移民新村,成為當地群衆心目中“香饽饽”。
“新村旁邊就是幼兒園小學初中,村裡配套建設的有文化室、衛生室、休閑廣場,連污水都入了管網。”鳔池村黨支部書記吉軍委說,考慮到群衆搬出來後的生計問題,還專門配套建設了每人8平方米的臨街商鋪。同時,還在附近為搬遷村民調劑了土地作為生産安置,“現在新村附近就有兩個工廠,村民在家門口就有錢賺。”
“如今的鳔池新村又有了新的‘三多’,新房多、錢多、新媳婦多。”洛甯縣督察局駐鳔池村第一書記張兵兵說,村裡生活環境的變化,女孩們也都願意嫁到這裡,鳔池村再也不是過去的面貌了。
由于鳔池新村所在的地方特殊,是通往洛甯縣唯一的4A級景區的必經之路,又是澗口鄉下一步轉移發展的中心,且離縣城也隻隔一洛河,鳔池新村又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洛甯縣澗口鄉黨委書記羅保現說,依托這些優勢,鄉裡正考慮把以鳔池新村為中心的區域進行提升,通過開發民俗文化、特色餐飲等,将其打造成特色突出的文旅小鎮。
(圖說:這裡将建成文旅特色小鎮)
編輯 施尚景 熊子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