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于玻璃對于人類的價值,聯合國首次以單一材料命名2022年為國際玻璃年,以此紀念這種人類曆史上最具變革性的材料。恰逢此次機遇,2022年9月28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指導,中國工藝美術學會、中國矽酸鹽學會、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主辦的“2022璃語東西——國際當代玻璃藝術展”在廣州美術學院大學城美術館開幕。展覽秉承“彰顯玻璃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共創可持續、公平和更美好的明天!”的主題,倡導創新精神,注重學術性、藝術性、思想性,力求全方面展示當代玻璃藝術的文化價值、學術價值、藝術價值,以推動我國當代玻璃藝術發展。據介紹,展覽展至10月23日,11月5日至20日将移師北京展出。
百餘件展品面向全球多國征集而來
展覽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工藝美術藝委會副主任王建中任總策劃,北京國際設計周策劃總監曾輝任總策展,廣州美術學院美術教育學院副院長王朝虹聯合策展。
來自其他5個國家的玻璃藝術家的作品。
展覽吸引了不少師生前來觀展。
展覽作品由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玻璃藝術專業委員會面向全球多國征集而來,有國内藝術家作品80餘件和來自其他5個國家玻璃藝術家20件,展現了“融彙東西、和而不同”的各類玻璃藝術作品,呈現了當代玻璃藝術的基本面貌,并将為未來的玻璃藝術帶來一種新的導向、新的可能。
王建中《望風雲書卷》
莊小蔚《蜻蜓眼:一個延續了3500年的神話》
關東海《帶銀錠榫的小人兒》
“玻璃是古老的材料,也是創新的材料”
策展人、廣州美術學院美術教育學院副院長王朝虹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介紹,其實玻璃從被發現到應用已有4000多年曆史。但在1962年之前,玻璃的制作僅僅是出現在工廠大規模生産中,被功能性所限。“國際玻璃工作室運動”使玻璃進入藝術家工作室中,轉變成一種能自我表達的藝術材料。“玻璃是古老的材料,也是創新的材料,更是科技的材料。西方有個說法,玻璃是光的容器。由于玻璃從熔融狀态到固體狀态的性質變化是連續和可逆的,因此可塑性非常強。玻璃材料本身所具有的美感,因為環境和光線的變化而産生不同的感知,充滿着獨特的藝術魅力。本次展覽不僅為實現東西方玻璃藝術對話提供了難得的機會,也為人們加深對玻璃藝術的認識,了解其曆史及其與當代的關系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她還透露,除了作品展示,展覽還設置了學術研讨會、學術講座、工作坊等系列活動項目,通過“線上 線下”公共教育活動等形式,為廣大師生、專家學者搭建國際交流平台,共同探讨玻璃藝術發展現狀和未來發展前景,向社會普及玻璃藝術以實現社會美育,促進中外文化交流,以玻璃藝術的形式向國際社會講好中國故事。
Bohumil Elias Jr. 《賞落日》
Milan Handl. Infinite《無限》
Yoshiaki Kojiro《吸引的印記》
玻璃藝術課程20多年前進入國内高校
另據王朝虹副院長介紹,玻璃藝術的教學約在20多年前進入中國高校。作為展覽的主辦方之一,廣州美術學院在玻璃藝術的教學、研究領域有着廣泛而深厚的曆史底蘊,擁有設備齊全、功能先進的玻璃實驗室,美術教育學院、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建築藝術設計學院、工藝美術學院等二級學院均開設玻璃藝術課程,師生作品多次入選國際青年手工藝美術展、國際燈工藝術節、天元國際玻璃藝術節等頂級玻璃藝術展覽活動,曾榮獲“李賓斯基大獎賽”等國際重量級獎項。
作為本次展覽主要執行單位、世界華人美術教育協會手工藝教育專業主任單位,廣州美術學院美術教育學院在2018年成功主辦了“中國高校當代玻璃藝術展”,展出了10所内地及港澳台美術學院130件作品,并策劃了系列學術活動,獲得業界高度好評。
王朝虹《月白中的一抹虹彩》
羅小戍《絲路浮想》
龐礴《抵達》
黃漢松《千山萬裡圖之嬗變》與《琉光璃彩映敦煌之明珠璀璨》
楊美華《白絲帶》
南都記者 周佩文 實習生 黃佩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