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剛剛立冬,就感受到了今年的冬天冷的太早,降溫太快。這個時間就已經到了手搓手的時候了,後面咋過。據說,今年的冬天相比這幾年,都還要冷。所以,除了準備比往年還厚的外套,其他保暖措施更不能少。
姜棗茶
經常喝姜棗茶,可以使氣色紅潤,達到養顔的作用。 特别是在冬季,天氣寒冷,女性痛經症狀就會加重,如果在經期後及經期前一周堅持喝,可以起到暖子宮的作用,減少經期痛經。 生姜具有活血功能,可以增加身體的溫度,體内血液流通速度加快,體寒或者有手腳冰涼症狀的人可以常喝,效果很好。紅棗有養血的功效,對于血虛氣虛貧血的人有很好的效果。
配料:枸杞20g、紅棗5個、龍眼肉15g、生姜3片、紅糖一勺;
做法:
1、枸杞龍眼用清水浸泡濕潤,紅棗清洗後去核,撕碎,姜去皮磨成姜蓉;
2、鍋裡放入清水,除紅糖外,加入所有食材;
3、大火煮沸後,轉為小火煮5分鐘,過濾生姜加入紅糖即可。
羊肉當歸湯
當歸不僅有補氣血的作用還有美容祛斑的功效,尤其适合女性,加上羊肉和少許生姜可以起到驅寒除濕,暖身的作用,家裡老年人服用也能起到驅寒的作用而且還能減少膽固醇。
配料:羊肉半斤,當歸頭4塊,生姜5片,料酒1勺,大蔥大蒜花椒适量,胡蘿蔔2根;
做法:
1、 羊肉洗淨加幾片生姜,料酒适量焯水;
2、 加花椒和羊肉翻炒後,和當歸同炖一小時,加入胡蘿蔔炖20分鐘,最後加上蔥即可适量鹽即可。
敷泥灸
泥灸敷在身上可比抱着暖手袋這些方便多了,不用半小時不到就充電,然後冷了就不想抱,泥灸的用處很廣,除了小朋友,成年人老年人都可以用,一般腰頸肩痛的成年人老年人都可以通過敷泥灸達到陣痛的作用,發熱的泥灸刺激穴位可以緩解疼痛,而且月經不調痛經的女性,敷在腹部,也可以緩解疼痛,起到暖宮的作用。泥灸敷在身上微燙,一天都是暖暖的,完全不用管它,而且可以反複使用,超級爽。
中藥泡腳
冬季本就是泡腳的好季節,除了緩解疼痛症狀,還能驅寒,到達暖身的作用,特别是睡覺前用些中藥材泡腳後,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還能幫助睡眠,特别适合畏寒怕冷的人群,是值得推薦的一個小方子,冬季必備,一家人都可以用的噢。
配料:桂枝20g,白芍15g,幹姜15g,艾葉20g;
用法:
加水2000毫升,熬制20分鐘後,待溫度适宜後将雙腳浸泡于藥液中。或在溫水中加入幾塊打扁的生姜,有散寒的作用,結束後,還可以喝點生姜紅糖水,不僅提高身體溫度也能驅寒預防感冒。
有氧運動
冬季運動需要選擇一些動作幅度小,熱量消耗大的有氧運動,這是因為冬季氣候寒冷,爆發性的無氧運動容易引起身體不适,年輕人可以選擇跑步等高強度的有氧運動,這樣可消耗更多熱量,鍛煉的時間應該比春夏季少10分鐘左右,這樣一來,鍛煉後,促進血液循環,一天身體都是暖暖的,中老年人可以選擇快走、慢跑、跑樓梯等低強度的運動,在室内也可以做一些簡單的拉伸運動即可。
活血散寒酒
冬天男性都喜歡喝白酒,暖身體,記得第一年來成都時,朋友們大過年的去洛帶爬長城,一路上爬得滿身是汗,但是到了頂峰,高處不勝寒,十分的冷,他們就買了白酒喝,身子一下就暖起來了。冬季适合用白酒暖身,但是長期喝白酒傷肝,而且也隻是當時比較暖和,所以醫館藥師建議喝藥酒,不僅可以起到活血散寒的作用,還能滋補肝腎,特别适合35歲以上的男性。
配料:林下參30g、三七30g、西紅花2g、肉苁蓉30g、鎖陽30g、金櫻子30g、杜仲30g、巴戟天30g、補骨脂30g、棗皮20g、熟地黃50g、桑葚30g、制何首烏30g、靈芝30g、枸杞100g、大棗100g、石斛30g、黃精30g、白芍30g、丹參30g、當歸30g加糧食白酒2.5kg、冰糖250g
用法:浸泡半個月以上,每日一次,每次25ml-50ml
文章出處:杏林春堂國醫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