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psi 數據分析

psi 數據分析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7 02:29:40

準時交付體現了企業對客戶的高度負責,對于企業來說是也需要追求利益最大化,所謂“君子愛财,取之有道”。有的企業隻滿足于客戶的交付,自己沒有利潤,這樣的經營不是最佳的。

怎麼才能在滿足客戶交付的情況下讓企業有利潤呢?

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訂單模式。

1

訂單的四種模式

制造業的種類很多,但制造業的訂單模式隻有四種。

psi 數據分析(PSI計劃的效用訂單交付導向的産供銷聯動規劃)1

第一種模式是MP(Mass Production,大批量生産)。這個模式可是人類進入現代工業文明的第一個模式,福特就是靠這個模式的流水線生産創造了輝煌。福特年代産品品種很少,批量很大,重複訂單多,新産品叠代很慢,一個産品能夠連續做很久。這個模式随着人類的需求增大和個性化的發展是越來越少了,但是,不能說它完全消失。

第二個模式是MTS(Make to STOCk,備貨型生産),這種模式是品種挺多,批量挺少,重複訂單還是蠻多的,工藝比較固定,就是說新品種其實不太多。

第三個模式是MTO(Make-to-Order,訂貨型生産),多品種,小批量,重複訂單很少,新産品蠻多。

第四個模式是ETO(Engine-to-Order,工程訂單),也就是定制化生産,多品種、小批量,重複訂單很少。

這裡面有的朋友會分不清MTS和MTO的區别。如果每一個訂單都有一個具體的交付期,那就叫MTO。如果客戶給你的訂單不是具體地有一個交付期,最後的交付是根據需求,不管是客戶的需求還是你自己的需求,這些貨推向市場、成品倉、發貨給經銷商,這種模式就叫MTS。

2

MTS怎麼補貨?

出貨跟生産、補貨之間的關聯性很強。

自主式的出貨難度低很多,但是很多中小企業不是像豐田一樣擁有自主品牌,他們的補貨量,或者說一個長期的、中長期的訂單是由客戶給的。

有的企業補貨周期隻有五天,正常情況下能來得及交貨,在不正常的情況下,客戶發個通知,後天就要出貨。有一個企業家朋友告訴我,他的企業雖然産值上千億,但是最近三年來沒有正常出貨。

有的企業為了補貨,把庫存的壓力給到那些弱小的供應商,這是不應該的,這樣的做法沒有擔當。

那該怎麼做?我們先看看自主的MTS怎麼補貨。在豐田的計劃體系裡面有一個頂層計劃,整個這個方案叫PSI。P(Production)指的是生産的數量,S(Sales)指的是銷售的數量,I(Inventory)指的是庫存。

如果我們知道生産多少産品,減去銷售多少個,剩下的就是庫存。生産的數量很清晰的,庫存的數量也很明了的,關鍵就是銷售的數量。日本的一些比較頭部的企業,它肯定是MTS,那它不是根據确定的訂單來做未來的規劃,又是以什麼為依據做未來的規劃呢?

第一個客戶的确切訂單要有,第二個客戶的Forecast(預測)訂單我們是要考慮的,第三個市場預測,比如說哪些産品有可能會火,企業是否有這個勇氣把它提前生産出來。提前多少那就更有水平,最好生産出來正好就火了,這裡面是有風險的,萬一這一款沒火的話,那麼這個預測就失敗了。

第四個,一個新産品按照開發規劃,可能是半年之後才能夠上市,但是我們的計劃裡面已經包括它在内。而且有新産品上市,必然就有舊産品被淘汰。4個東西結合在一起作為這個S的數據,除了客戶确切訂單,下面三個都是預測性。

很多企業的銷售很厲害,第一個方面很厲害,就是拿客戶的确切訂單,第二個方面就是未來的客戶達成一些意向。我幾乎到現在為止沒看過一家中小企業把第三和第四納入規劃。某個産品有可能火,什麼時候火,别人答不上來。這個産品如果火了,企業現在該幹什麼?他們也不敢肯定。

有時候是能力的問題,未來的規劃叫PSI。PSI一定要滾動,要更新,因為除了第一項确切訂單之外,其他三項都是預測的。

什麼時候變更一次?理論上來講,PSI計劃變得越快,說明公司的水平越高。有的企業一個月滾一次,也叫月度滾動計劃。

psi 數據分析(PSI計劃的效用訂單交付導向的産供銷聯動規劃)2

3

PSI計劃把突擊轉變成為月度管理

現在很多企業已經覺得PSI計劃一個月滾動一次有點慢,他們是半個月滾一次。

滾得越快,企業對于未來的掌握程度就越高,到目前為止,我沒有見過哪個企業可以一個星期滾動一次。一個星期滾一次太快,企業忙不過來的,半個月滾一次比較合适。

假如說PSI是月度滾動,在4月份,PSI表格開頭那個月就是4月,從4月一直到12月。那麼3月的PSI表和4月的PSI有共同的覆蓋期。

從4月份一直覆蓋到12個月,問題是每次變動之後,4月份、5月份一直到12月份,每個月有沒有變化?預測是一定要有變動的,滾動的目的是要反映變化,這叫PSI月度比較。看看每變更一次,跟上一個版本的PSI有什麼差别。

這是非常有效的數據,它告訴我們市場是什麼在變動。從表格我們可以知道計劃如何落地;生産部門能夠知道它的負荷,就是說未來生産的能力夠不夠;采購哪些核心的原材料有必要提前做好準備;到了旺季如果不加班,我們能不能完成任務......

psi 數據分析(PSI計劃的效用訂單交付導向的産供銷聯動規劃)3

如果我們想做2022年的PSI,那就必須在2021年的年底就做好。

做好PSI表,就能把事業目标變成月度管理。如果不這樣做,會有什麼後果呢?現在中國的企業年底沖刺的現象頻繁,快到年底了,發現銷售額跟老總、老闆的要求差一半,但剩下的時間隻有四分之一。

為了避免年底突擊,我們要把這種突擊轉變成為月度管理,按照趙智平教授的說法,波動要抵消,按照空間的說法要均衡化。

4

PSI情報讓我們科學做決策

有的企業産品銷售會随着某些季節出現波動,假如說在4月份A企業生産規模需要5條生産線9個班,到5月份5條線10個班。

如果我們在5月份就需要增加70個人變成一個班,那必須在4月底要招人,進行崗前培訓,5月份就能順利上崗。如果到了8月份的時候隻需要4條拉,有一條拉空閑,多出來的人該怎麼處理?

PSI表給出了情報,我們才能夠提前準備。如果連續N個月都是多了140人,有可能就會考慮減員了,但是有一種情況是再過兩個月又需要增加140人,這種比較波動的情況,我們白養他們兩個月,也比到時候再招140人要好。

為什麼?因為招人、崗前培訓存在着隐性成本,甚至影響到産品的質量,産生安全問題......

如果老闆問你,你這個部門明年開始以月為單位,各需要多少人?我們就要考慮人事規劃,我們根據PSI表格數據的一些關聯性,看出增産和減産的趨勢,甚至還有些新産品導入,這樣來決定你的生産技術部要不要增加人。

除了招人的問題,從排産的角度如何做到均衡化?

我曾經遇到個銷售的擔當,這個人接了一筆大單,他感到出彩的機會來了,就把客戶的10萬台産品放在一個月裡面,這10萬對生産基地來說就是多了60%的産能。

我就覺得很納悶,美國的一個超市,一個月賣不了10萬台,怎麼可能一個月要給它10萬台。我慎重地跟銷售确認清楚,原來他是為了自己出彩,想一個月就把這筆10萬台的訂單搞定,原來美國這個超市的需求是3、4、3分三個月,銷售把原來的3、4、3合在一起變成10。

除了計劃不符合常識,我們要好好地思考,我們要完全按照客戶的需求、立場來做嗎?我們的生産構造、人員、産線、設備、核心的工裝、儀器夠不夠,我們要明确地把它寫出來,包括裡面怎麼投資,這個錢到底怎麼分攤。

很多東西會在PSI評審會上要定下來,開完會之後,PSI計劃會正式地修改,正式的計劃就不能改了。

5

結語

PSI計劃能夠給予企業很多幫助,但是中國企業為什麼幹不好PSI?有的人數據随便填,導緻數據不準确。數據不準,用了它反而害人。

所以PSI能不能用,好不好用?有三大核心要點。

psi 數據分析(PSI計劃的效用訂單交付導向的産供銷聯動規劃)4

第一個核心,變得越快,公司的能力就越高,但是也不能變得太快,否則忙不過來,個人建議,如果不是自主品牌,半個月變一次比較好。

第二個核心,PSI是有預測的成分,但是PSI又要成為我們今天行動的依據,那麼我們的計劃要有柔性度,叫N α,N永遠代表下個月,而α代表跨度。

第三個核心,是要科學、嚴謹、要拿數據說話。如果數據的準确度都達不到80%,目标就達不到。

那麼,PSI跟TOC(約束理論)關于補貨MTS到底什麼不同?企業要做PSI,就要精準地規劃,精準地完成後面的行動,在備戰行動中有風險。TOC不想在備戰上有這麼多風險,但是我能保持個相對比較好的狀态,也就是說恰好的狀态。TOC選了個比較折中的方式,既要保證交付,又讓我們的經營、庫存得到一個很好的掌控。

PSI跟TOC這兩個模式都并非完美無缺,也有它的風險,一個企業家你選擇哪種模式,都要考慮你對風險的認知和風險的承受程度,如果你是自主品牌,PSI更合适,如果你不是自主品牌的,用TOC的方式比較合适。


口述:李忠教授;整理:廣東歐博企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