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和姐姐打視頻電話,我跟她抱怨,馬上就要過年了,家裡什麼年貨也沒有準備,抱怨婆婆整日也不知道在幹什麼!姐姐安慰我的話讓我有些慚愧,她說:“你現在也是孩子她媽了,家裡的事情你能自己做就自己做,不要再去依賴指望别人。”
姐姐隻比我年長兩歲,有時候我很佩服她的心态,能如此這般豁達和寬容。而我讀了多年的書,内心深處卻依然狹隘。
放下電話後我想了想,自從我結婚以來,我的内心深處依然覺得我的婆婆應該也要像我親媽一樣的照顧我及我們這個家,我也可以像未結婚時一樣,家中瑣事都由老媽搞定,不用操心家裡的柴米油鹽。
現實是怎樣的,相信很多人都有體會。以前有親媽可以依賴,現在我們自己扮演了“親媽”的角色,甚至還要加上一個保姆的身份。很多事情都要考慮到,并親力親為。所以我一直覺得女性結婚生娃後,角色的轉變是讓我特别難以接受的現實。全職媽媽更不用說要承受怎樣的心酸,職業女性也同樣逃不掉這樣的宿命。
而姐姐的一番話真的點醒了我,我已是一個母親,人妻,人媳的多重角色,已不再是那個自由潇灑任性的“公主”。新的多重角色要求我必須要承擔起更多的責任義務,這是人到中年的必經之路。誰不是從一個公主變成一個老媽子的。
婚後,我們周圍的世界變得複雜了,我們的人際關系也不再單純。夫妻關系,婆媳關系,親子關系,以及與同事朋友的關系,甚至和陌生人的關系。這些關系網絡錯綜複雜,時不時的影響到我們的生活和情緒。人世間大多數的痛苦都來源于人際關系,若沒有成熟的心智,從容的心态和相應的世故圓滑,那麼活着還真是挺累的。
楊绛先生在《一百歲感言》裡寫到: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内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
楊绛先生的話,讓我明白在面對錯綜複雜的外部世界時,我們依然可以堅定的做自己。不将安全感、尊嚴、自我肯定建立在别人的“成全”之上,而是建立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之上。
我們依然可以一邊生活在瑣碎繁雜中,一邊可以淡定從容的選擇去做自己。成年人總是習慣把自己武裝的強大,殊不知與外界的對抗是一件特别内耗的事情。
人類的社會性決定了我們的生存環境面對的不僅僅是自己,而獨立的人格又可以讓我們保持一份自我。人生的舞台下面有無數雙眼睛,而我們就是那個獨舞的人。無論我們表演的好與壞,舞台下總會有人離場有人歡呼。我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投入的表演這一隻舞,直到謝幕。
有時候覺得這個世界是孤獨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孤獨的分子,遊離在喧鬧與甯靜之中。可這個世界終究還是自己的,因為一顆心靈就是一個世界,幸好它是自由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