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創作人第七季#
一位鄉村專家誤導了一位文壇巨星,寫了一篇文言短文,流傳至今,還入選了小學教科書。
你看的沒錯,這個名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蘇轼,入選教科書的文章是《書戴嵩畫牛》,小學生要求背誦的一篇文言文,如果不入選教科書,我就沒必要寫這篇文章了。鄉村專家自然就是文章中的牧童了。
因為文章中的觀點影響太大,受衆廣泛,不得不重視。
前面寫了一篇關于此篇文章的短文,感覺沒說清楚。隻好再來解讀一下為什麼說蘇轼被村專家誤導了。
課文原文
先看蘇轼原文和原文中的結論:
《書戴嵩畫牛》
蜀中有杜處士 ,好書畫,所寶以百數。有戴嵩《牛》一軸,尤所愛,錦囊玉軸,常以自随。
一日曝書畫,有一牧童見之,拊掌大笑曰:“此畫鬥牛也。牛鬥,力在角,尾搐入兩股間,今乃掉尾而鬥,謬矣。”
處士笑而然之。古語有雲:“耕當問奴,織當問婢。”不可改也。
文章意思是說, 蜀中有一位杜處士,喜好書畫,珍藏的書畫作品有數百件。其中有唐代畫家戴嵩畫的《鬥牛圖》一幅,他特别喜愛,于是用錦緞作畫套,又用玉裝飾卷軸,并經常随身攜帶。
有一天,他晾曬書畫,一個牧童看到了這幅畫,拍手大笑,說道:“這畫上畫的是鬥牛啊,牛在互相争鬥時,力量用在角上,尾巴夾在兩條後腿中間,【此畫鬥牛也。牛鬥,力在角,尾搐入兩股間】但這幅畫卻畫成牛搖着尾巴互相争鬥,錯了。【今乃掉尾而鬥,謬矣。】”杜處士笑了笑,認為牧童的話是對的。【處士笑而然之。】
古人說:“種田要問耕種的奴仆,織布要問織絹的婢女。”這個道理是不變的。
部編語文課本的解釋如下:
搐,抽縮。掉,擺動,搖。
課文注釋
不管是教材的解釋還是其他書本或者網絡的解釋,基本都是一樣的。所以這篇文章中的關于鬥牛的結論,就是鬥牛發力時候,尾巴是夾在(抽縮)在兩股間的,不應該是搖着尾巴(掉尾而鬥)。
這個問題,其實在網絡時代,經不起推敲,随便搜一堆圖就可以推翻這個結論。
我在前面的文章裡配了一些圖片來說明這個問題。
怕就怕很多老師或者小朋友沒有時間和精力來調查區分這個結論。
教材配圖
畢竟是教材啊,又是大名鼎鼎的蘇轼,文章又寫得生動活潑,栩栩如生,很容易就陷入盲從的狀态,這對于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精神是非常不利的。
但如果利用這個機會,讓小朋友查資料,教會孩子們自己思考判斷,那就會讓孩子們早日學會“盡信書,不如無書”的道理。
而且,通過調查分析,可以養成很好的科學思維習慣,不盲從,不以偏概全,不迷信專家和名人。那這個收獲可就大了。這也是我揉着眼睛碼字的重要原因。
蘇轼
專家和名人的影響力太大了,大到很多人根本都不會起反駁的心,你可能覺得我誇張,但看看蘇東坡這篇文章是怎樣影響到一個清朝的皇帝的,你就知道名人的魅力有多大。
這位皇帝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十全老人”,乾隆皇帝。
乾隆
在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着戴嵩的《鬥牛圖》,為明中期前輾轉流傳的摹本,這幅圖繪兩牛相鬥場面。一牛怯而逃,另一牛窮追不舍,用角猛抵逃者後腿。雙牛用水墨繪出,逃者喘息逃避的憨态、擊者蠻不可擋的氣勢,盡顯筆端。
戴嵩鬥牛圖
圖很好,但我們關注的不僅僅是牛,看看上面乾隆的禦批:
角尖項強力相持,
蹴踏騰轟各出步。
想是牧童指點後,
股間微露尾垂垂。
--------乾隆禦題
這個禦批後兩句是說,這幅鬥牛圖,為啥牛尾巴是夾起來的(股間微露尾垂垂),按蘇轼文章的說法,戴嵩的牛不是掉尾(擺動,搖)而鬥嘛,這個居然是夾尾巴的。然後自己給出了解釋,一定是牧童指點後,戴嵩改正了“錯誤”。
想想有點搞笑,戴嵩是唐朝人,需要宋朝的一個鄉村牧童來指點嗎?就算是唐朝的牧童指點的,你确定牧童說的話是對的嗎?
牧童是一個鄉村專家不假,應該也沒有騙人,但他說的結論隻限于他的視野和見識。
戴嵩是什麼人?真正的名畫家啊,和韓幹(畫馬有名)齊名,并留下一個成語“韓馬戴牛”。
戴嵩是韓滉弟子,韓滉鎮守浙西時,嵩為巡官。從這點看,沒少采風,體驗生活。
戴嵩擅畫田家、川原之景,畫水牛尤為著名,後人謂得“野性筋骨之妙”。 明代李日華評其畫謂:“固知象物者不在工謹,貫得其神而捷取之耳。”
唐代名畫師戴嵩
據傳,其畫作極其傳神,在牛眼中,有牧童的影子,牧童的眼睛中,有牛的影子。
現在傳世作品《鬥牛圖》已經看不到這些傳說中的作品了,那些神作已經失傳,估計都埋葬在某些權貴的墳墓裡了。
如果說戴嵩是唐代人,難以考證,那近代的畫家李可染的鬥牛呢?
畫家李可染
李可染是齊白石弟子,中國近代傑出的畫家,其鬥牛圖拍賣達到八十多萬,但這幅鬥牛圖尾巴也是掉尾而鬥,尾巴并不是夾起來的。
我第一次給小朋友講課,就拿這個圖作為《書戴嵩畫牛》文章的反面舉例的,後來一看,不對勁。
李可染鬥牛圖
因為查了資料,發現這不是戴嵩的畫,而是李可染的畫。如果戴嵩畫掉尾而鬥的鬥牛是錯誤的畫,李可染應該吸取教訓,改正錯誤才對,但明顯李可染不這麼認為。他畫的才是他認可的。
對于這個容易誤導人的問題。我查閱了網絡上很多的實際的鬥牛圖,還有很多的動圖,基本上,夾尾巴的很少,李可染這樣的鬥牛才是最常見的場景。
華爾街的牛尾巴甩的很誇張,創作的藝術家難道錯了嗎?按《書戴嵩畫牛》中牧童的觀點,肯定是錯了。
但大千世界,哪有後千篇一律的夾尾巴鬥牛?眼光還是受局限了。
華爾街蓄勢待發力的銅牛
再看一副 河南南陽出土漢畫石像,人牛争鬥圖,這牛尾巴甩的和華爾街的牛有一拼。
河南南陽漢畫石像 人牛争鬥圖
輔導孩子時,為了采集圖像,作為《書戴嵩畫牛》文章中的反面佐證,找到了一副戴嵩的掉尾而鬥的鬥牛圖。沒辦法,右腦記憶離不開圖啊。這幅圖相當出色,收藏在雲南博物館。(應該是紙本,我沒去看過,查到的資料這麼說的,有看過的告訴我。)不妨欣賞下。
戴嵩鬥牛圖
卞永譽《式古堂書畫彙考》卷三十九這麼描述,戴嵩《鬥牛圖》:
絹本,中挂幅,着色。兩牛抵觸,二童子抛擲戲,具避匿樹窦。震撼之聲,惶懼之色,奕奕絹素間。
這幅鬥牛圖中的牛也是掉尾而鬥,并不是夾着尾巴發力。其實從目前大量的鬥牛圖片視頻來看,這才是鬥牛的常态。夾着尾巴的鬥牛反而很少。
圖放上來,省的自己去找了。
一個夾尾巴一個掉尾巴
和人鬥,尾巴甩的歡實
甩尾
難得一見的夾尾巴牛,右邊21号牛和牧童說的比較像
甩尾牛
搖尾巴
這甩尾真歡暢
黑牛掉尾,黃牛看不清楚,貌似垂尾
甩尾牛
甩尾成直棍了
一個甩尾巴,另一個看不清
說了這麼多,看了這麼多的圖,我們總結下吧:
總結論:鬥牛夾不夾尾巴,因牛而已。目前看,夾尾巴的鬥牛少,掉尾而鬥的反而出現的多。
其他總結:
• 牧童隻是村級專家,所知有限;不同地域,不同品種,表現自然不同。
• 認知問題:不能以偏概全,以部分推斷全部;
• 蘇轼明顯被誤導了。但大家都信他啊,所以名人的洗腦效果更吓人。
• 乾隆等收藏界人士被蘇轼誤導了。流毒至今。
• 講課文的語文老師需要慎重!
• 家長要輔導孩子學會獨立思考,培養科學的思辨精神!
• 不要迷信教科書,盡信書不如無書!
有時感慨,課文裡尚且如此多的玄機,生活中的坑更多啊!有幾個像我這麼較真的人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