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兒童親子溝通原則

兒童親子溝通原則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9-01 17:24:09

我在2月底推薦過一篇文章,美國傑出兒童教育家琳達•哈特菲爾德列舉了家長們經常使用的50個“情感阻滞詞”清單。文章刊出後,有家長留言表達了疑惑:我都不知道還能對孩子說些什麼了,也許不說話就是最好的教育吧。

與不同年齡段孩子的情感交流的确考驗着家長的溝通力,家長言語中流露出的脅迫、指責或者含糊敷衍,都可能導緻親子間的交流障礙,摧毀孩子的自信。

與情感阻滞相對應的表達方式是情感的認同。在今天的文章中,琳達列出了9種交流情景,将阻滞和認同兩種表達方式進行對照,幫助家長通過分辨和領會,找到适合自家孩子的情感認同方式,弱化并避免許多問題和沖突。

兒童親子溝通原則(家長多和孩子說這些話)1

[美]琳達•哈特菲爾德 本文作者

1.認同孩子的感受方式有很多種

情感認同指的是對一個人的感受進行如實陳述。情感認同是“積極傾聽”的核心,有助于識别、肯定和邀請孩子表達情感。

與完全不包含“感覺”詞的情感阻滞不同,情感認同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感覺詞。但隻有當我們真正能夠本着同理心精神表示情感認同時, 情感認同才有效。

1

用“感覺”詞代替“安慰”語

有時候,我們認為自己說一些安慰的話,或者用寬慰人的語調就非常富有同情心(“沒關系”、“别擔心”、“你很快就會感覺好起來的”,或“噓,你現在很好”)。盡管聽起來很“好”,但這些都是情感阻滞詞。記住,關鍵是不要試圖“安撫”情緒。這是為了幫助孩子識别這種情緒,這樣他就可以完全表達出來,并自己克服

下面是一些很棒的情感詞彙,家長和孩子都可以了解并記住它們,并嘗試使用這些感情詞。

害怕 憤怒 焦慮 困惑 失望 消極 心煩意亂 尴尬 興奮 沮喪 羞辱 受傷 惱怒 嫉妒 孤獨 緊張 冒犯 不知所措 高興 驚訝 疲憊 不重要 不确定 擔心

☉ “沒能進入團隊,你聽起來/看起來/似乎( )。”

☉ “我聽到你說,因為我不讓你再看會兒電視,你感覺( )。”

☉ “上學第一天,我猜你( )。”

☉ “沒能進入球隊,我打賭你一定很( )。”

☉ “我猜你對朋友和你說話的方式感到( )。”

☉ “你是在生我的氣嗎?”

☉ “你感覺如何?”

☉ “不能和朋友一起去購物中心,真是太( )了。”

☉ “我注意到/感覺到你今天因為醫生的預約而感到( )。”

☉ “我看到/聽到你對弟弟感到很( )。”

☉ “( ),是吧?”(例如,“令人沮喪,是吧?”)

☉ “( ),不是嗎?”(例如,“令人生氣,不是嗎?”)

提醒:“難過”是一種情感僞裝

要避免使用“難過”這個詞,因為它太過籠統,容易用來粉飾情緒。它甚至可能使孩子們更生氣。“我知道你有多難過……”這句話并不能讓人産生共鳴。相反,它讓我們遠離了“難過”背後真實、具體的感受。孩子可能會想,你并沒有真正了解我的感受,因此才會說我難過。我們描述情感的詞彙越具體,孩子們未來就越有可能學會成熟地表達這些情感。

2

更多情感認同方式

開始,使用含有“感覺”詞語的句子很重要——單純提醒自己使用真實感覺的詞彙。但一旦這種感覺被确認,你可能會想繼續使用那些不明确地表達情感的詞彙、聲音或肢體語言。

你可能會說:

☉ “哦,哇!”或者“真的!”或者“啊!”

☉ “你說得有道理!”

☉ “我懂了,這很有道理!”

☉ “我希望( )。”

給孩子一個他在現實中無法擁有的幻想。例如,“我真希望一個小妖精能飛進門,把餅幹放回你手裡!”

擁抱是一種強有力的情感認同,同樣,表示認同的面部表情,點頭和撫慰的聲音也可以通過“嗯”“啊”和“哦”這些真誠可愛的語氣進行分享。

事實上,一種最好的情感認同——無聲的愛——完全不需要說話,當沒有合适的語言時,尤其管用。把其他的一切都放在一邊,靠近你的孩子,靜靜地讓自己與他的能量保持一緻。

兒童親子溝通原則(家長多和孩子說這些話)2

2.并非每一種情感認同适合所有的孩子

并非每一種情感認同适合所有的孩子。在孩子看來,一次不錯的情感認同可能聽起來很俗氣,很做作,或者照本宣科。訣竅是真正理解并使用真實的感覺詞

01

家長常犯錯誤

父母常犯的一個錯誤是反映孩子潛在的欲望,而不是潛在的感覺(“我看到你還沒準備好關掉電視”或“我聽到你說想要另一塊餅幹”);或者父母反映了别人的感受(“聽起來你的朋友很生你的氣”)。

當給予孩子情感認同時,盡量避免那些假定孩子感覺如何的詞語,比如“理解”、“一定”。例如,“我理解你很生氣。”或“你一定很無聊。”我們可以努力去理解,我們可以表示理解,但是我們不能确定自己是否真正了解另一個人的感覺。

還有一件重要的事:避免情感認同後面接着“但是”——比如:“我聽說你很失望,但是我們現在要離開派對了。”這會破壞情感認同,中斷談話。每當你覺得“但是”要來的時候,就用“而且”代替它。“我聽說你很失望,而且該離開派對了。”

02

找到情感關聯的線索

同理心的作用是讓孩子有機會感受到我們在傾聽,情感與我們聯系在一起。那麼,我們怎麼知道自己什麼時候做得很好,什麼時候做得很糟糕呢?

積極的暗示意味着我們快要成功了,消極的暗示意味着我們的失敗。從孩子口中聽到“是”是很好的确認,點頭、微笑和其他非語言的信号也一樣是積極的信号。一旦滿足了3個方面,你就能确定自己在正确的軌道上。不過,越多越好。

更多情感關聯線索

兒童親子溝通原則(家長多和孩子說這些話)3

兒童親子溝通原則(家長多和孩子說這些話)4

3.正确辨别情感阻滞與情感認同

當父母用情感認同而不是情感阻滞來接受孩子的情感時,許多問題和沖突就會被弱化并避免,在具體行動中真的很管用。我們列出了9種情景,以及父母一些可能的反應,包括阻滞和認同孩子的情感表達,如下:

4歲孩子說:“約翰打我。”

兒童親子溝通原則(家長多和孩子說這些話)5

5歲孩子說:“我很無聊。”

兒童親子溝通原則(家長多和孩子說這些話)6

7歲孩子說:“呀,吉米今晚要來過夜。”

兒童親子溝通原則(家長多和孩子說這些話)7

9歲孩子說:“我不喜歡你做的晚餐。”

兒童親子溝通原則(家長多和孩子說這些話)8

10歲孩子說:“我迫不及待要去上五年級了。”

兒童親子溝通原則(家長多和孩子說這些話)9

11歲孩子說:“我今天忘記交作業了。”

兒童親子溝通原則(家長多和孩子說這些話)10

12歲孩子說:“我的成績單上有一個D。”

兒童親子溝通原則(家長多和孩子說這些話)11

14歲孩子說:“你今天來接我,又遲到了。”

兒童親子溝通原則(家長多和孩子說這些話)12

18歲孩子說:“和朋友吵架了,不想再理他。”

兒童親子溝通原則(家長多和孩子說這些話)13

少說“為什麼”,

多說“什麼”和“怎麼辦”

孩子對“為什麼”的回答可能會誘使你用内疚、羞恥、辱罵或懲罰。問“為什麼”通常是讓孩子們對自己做了什麼或沒做什麼感到不好的先兆,希望下次他們能做出不同的選擇。例如:“你以前就應該想到這一點”,“你應該更清楚一些”,“你怎麼能這麼粗心大意呢” ,或者“我要重複多少次”。

相反,把這種情況作為孩子自己學習的機會,讓他在你的支持下做出更有責任感的選擇。像往常一樣,做一個感同身受的人,然後問一個賦予他權力的問題:“你又忘了做作業,真令人沮喪!聽起來你很擔心,明天你怎麼做才能記住?”

家長在與孩子的交流中,也要避免一些錯誤——我們聽起來不真誠。使用情感認同,重要的是在孩子情緒高漲的時候對他們真誠。有些情感認同可能一開始聽起來很尴尬或者照本宣科,但你做得越多,他們聽起來就越自然。

我們給你一份情感認同清單的目的,并不是讓你背上一些“父母話術”。這是打開你的眼睛,讓你在不訴諸情感阻滞的情況下,以各種不同的方式認同孩子的感受。我們的目标不是欺騙孩子,讓他們相信有人在乎他們的感受,而是關心他們并誠實地表現出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