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如何自己升級點唱機

如何自己升級點唱機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8 05:19:28

國産手機的快充每年都在大躍進,去年不少機型還在「一小時」的水平線上,今年最快的産品 iQOO 5 Pro 就直接殺進了 15 分鐘。就在我手上也有 vivo 的 44W,OPPO 的 65W,小米的 120W,一個比一個生猛。

但如果進行一次混搭「拉郎配」,比如讓 OPPO 的線充小米,小米充 vivo,vivo 的則插在 OPPO 上。能插上去,也能充電,但都隻有一個保底的速度,充電時間以幾倍延長。

大一統下 USB-C,是不一樣的規格與協議帶來的混亂。

USB-C 讓線材規格變得極為混亂

在之前寫 《蘋果還會為 iPhone 換上 USB-C 嗎?》的文章中我提到,蘋果多年來未對 Lightning 接口進行重新設計,而 USB-C 形态确立之後,USB-IF 幾年之間不停地在更新 USB 3.0 的協議,這讓 USB-C 口具備了非常多的協議支持與極為複雜的線材選擇。

如何自己升級點唱機(唱唱反調大一統下的)1

▲繁雜的 USB-C. 圖片來自:Goal Zero

這是從 Telegram 頻道看來的一個「笑話」:

十年前走進商店買數據線:Micro-USB,Mini-USB,USB-A,USB-C…… 這都什麼玩意

USB-IF:我們要整一個統一的接口,以後很多設備都是這個口

我:好耶

手機廠商:hAo yE!

買數據線的我:USB-C(USB2.0),USB-C(USB3.0),USB-C(USB3.0 E-Marker),USB-C(USB3.1 Gen1 E-Marker),USB-C(USB3.1 Gen2 E-Marker),USB-C(USB3.2 Gen1 E-Marker),USB-C(USB3.2 Gen2 E-Marker),USB-C(USB3.2 Gen2×2 E-Marker),USB-C(雷電 3 E-Marker)

USB-C(USB2.0 PD2.0),USB-C(USB3.0 PD2.0),USB-C(USB3.0 E-Marker PD2.0),USB-C(USB3.1 Gen1 E-Marker PD2.0),USB-C(USB3.1 Gen2 E-Marker P2.0),USB-C(USB3.2 Gen1 E-Marker PD2.0),USB-C(USB3.2 Gen2 E-Marker PD2.0),USB-C(USB3.2 Gen2×2 E-Marker PD2.0),USB-C(雷電 3 E-Marker PD2.0)

USB-C(USB3.0 E-Marker PD3.0 3A),USB-C(USB3.1 Gen1 E-Marker PD3.0 3A),USB-C(USB3.1 Gen2 E-Marker P3.0 3A),USB-C(USB3.2 Gen1 E-Marker PD3.0 3A),USB-C(USB3.2 Gen2 E-Marker PD3.0 3A),USB-C(USB3.2 Gen2×2 E-Marker PD3.0 3A),USB-C(雷電 3 E-Marker PD3.0 3A)

USB-C(USB3.0 E-Marker PD3.0 PPS 3A),USB-C(USB3.1 Gen1 E-Marker PD3.0 PPS 3A),USB-C(USB3.1 Gen2 E-Marker P3.0 PPS 3A),USB-C(USB3.2 Gen1 E-Marker PD3.0 PPS 3A),USB-C(USB3.2 Gen2 E-Marker PD3.0 PPS 3A),USB-C(USB3.2 Gen2×2 E-Marker PD3.0 PPS 3A),USB-C(雷電 3 E-Marker PD3.0 PPS 3A)

USB-C(USB3.0 E-Marker PD3.0 5A),USB-C(USB3.1 Gen1 E-Marker PD3.0 5A),USB-C(USB3.1 Gen2 E-Marker P3.0 5A),USB-C(USB3.2 Gen1 E-Marker PD3.0 5A),USB-C(USB3.2 Gen2 E-Marker PD3.0 5A),USB-C(USB3.2 Gen2×2 E-Marker PD3.0 5A),USB-C(雷電 3 E-Marker PD3.0 5A)

USB-C(USB3.0 E-Marker PD3.0 PPS 5A),USB-C(USB3.1 Gen1 E-Marker PD3.0 PPS 5A),USB-C(USB3.1 Gen2 E-Marker P3.0 PPS 5A),USB-C(USB3.2 Gen1 E-Marker PD3.0 PPS 5A),USB-C(USB3.2 Gen2 E-Marker PD3.0 PPS 5A),USB-C(USB3.2 Gen2×2 E-Marker PD3.0 PPS 5A),USB-C(雷電 3 E-Marker PD3.0 PPS 5A)

USB-C(USB2.0 SuperVOOC),USB-C(USB3.0 SuperVOOC),USB-C(USB3.1 Gen1 SuperVOOC),USB-C(USB3.1 Gen2 SuperVOOC),USB-C(USB3.2 Gen1 SuperVOOC),USB-C(USB3.2 Gen2 SuperVOOC)

USB-C(USB2.0 小米快充)

USB-C(USB2.0 vivo22.5W 快充),USB-C(USB2.0 vivo44W 快充),USB-C(USB2.0 vivo120W 快充)

USB-C(USB2.0 SCP),USB-C(USB3.0 SCP),USB-C(USB3.1 SCP),USB-C(USB3.2 Gen1 SCP),USB-C(USB3.2 Gen2 SCP)

@St4ck0verFlow

看起來有點複雜有點好笑,但卻是會真實碰到的情況。

USB-C 現在有兩個問題,一個來自 USB 協議标準的制定者 USB-IF,另一個則來自 USB-C 接口本身過于流行而所支持的協議又過于豐富。

如何自己升級點唱機(唱唱反調大一統下的)2

第一是 USB-IF 一直在對 USB 3.0 的标準名稱亂來。比如最開始 2008 年 11 月 8 日推出的 USB 2.0 下一代标準叫做 USB 3.0,峰值速率(帶寬)為 5Gbps,是 USB 2.0 時代峰值速率 480Mbps 的十倍以上。

當然,5Gbps 的速率怎麼能滿足 USB-IF 呢,在 USB 3.0 之後,于 2013 年 12 月 3 日正式推出了 USB 3.1,将峰值速率翻了一倍達到了 10Gbps。然後 USB-IF 的騷操作是将原先已經使用好幾年的 USB 3.0 改名叫 USB 3.1 Gen1,而新推出的 10Gbps 的 USB 3.1 改名叫 USB 3.1 Gen2。

如何自己升級點唱機(唱唱反調大一統下的)3

▲ USB 3.0 改名之旅。圖片來自:Mashable India

這裡的操作隻算是「混亂之始」,在 2017 年 USB-IF 推出了速率更快的 USB 3.2,将峰值速率推進到 20Gbps 之後,他們把在 USB 3.0/3.1 上的行為又重複了一遍。将 USB 3.1 Gen1 改名叫 USB 3.2 Gen1,USB 3.1 Gen2 改名叫 USB 3.2 Gen2,而 20Gbps 的 USB 3.2 則被命名為 USB 3.2 Gen 2×2。

新标準的推出與舊标準的接連兩次改名,讓許多非專業用戶對 USB 3.0 标準産生了一頭霧水,所以在大多數情況下用戶仍然會以 USB 3.0 來統一指代 USB 3.X 的所有規格,至于實際應該如何表達連許多數碼博主也感到相當頭疼。

如何自己升級點唱機(唱唱反調大一統下的)4

▲ USB-C 線材。圖片來自:Android Authority

但更頭疼的問題還在于 USB-C 這個接口形态支持的協議實在太多,尤其是在目前快充成為手機剛需功能之下,PD 協議、PPS 補充協議,乃至各種像 VOOC 一樣的私有協議都承載在 USB-C 這個接口上。

私有協議的盛行讓專用線材與産品進行身份識别達成「握手」的情況變得極為普遍,要想發揮出快充的能力,就要使用專用的電源頭和專用線材。另外這些線材本身還分帶不帶 E-maker 芯片,能承載 3A、5A 還是 6A 電流等不同區别。

如何自己升級點唱機(唱唱反調大一統下的)5

當然,也不能說手機品牌沒有在減少誤購方面進行努力,比如像 VOOC 一樣強化充電品牌标識,在消費者進行購買的時候就比較有針對性。另外就是在接口方面使用不同顔色來作為标識。

比如小米 10 Ultra 的原裝 120W 線材接口為橙色,而 OPPO Find X2 Pro 的 65W SuperVOOC 2.0 使用的則是黃色。

另外有時候也可以通過線材的粗細來進行判斷,一般情況下支持更高功率的線材因為要通過更高的電流,所以線材都會比較粗,當手上有不同功率充電頭和線材在一起時,用這個方法可以快捷配對。

USB-C 讓接口數量整體變少,用戶不得不購買擴展塢

USB-C 的「罪過」之一可能還包括「大一統」本身帶來的副作用。因為像 DP 輸出、快充、高速傳輸等等不同協議都能通過同一個 USB-C 實現,「能者多勞」似乎變得理所當然,而接口的整體數量則一直處于減少之中。

如何自己升級點唱機(唱唱反調大一統下的)6

▲New MacBook 12 隻有一個 USB-C 口。圖片來自:Macworld UK

典型案例應該是蘋果在 2015 年推出的 New MacBook 12,這台 MacBook 是沖着極緻的輕巧便攜去的,甚至采用了無風扇設計,整機的厚度隻有 13.1mm,比 MacBook Air 還要再薄 24% 之多。

但趨之若鹜的消費者們随即發現了一個大問題 —— 它隻有一個 USB-C 接口。這個接口兼具了數據傳輸,轉接有線網絡和最重要的充電功能,雖然身負多種能力,但畢竟不會影分身之術,同一時間隻能做一件事情。

手機品牌上其實也有類似的體現,比如當 3.5mm 耳機接口被砍掉的時候,很多品牌都順勢推出了 USB-C 接口的有線耳機。但手機的 USB 接口隻有一個,在沒有藍牙耳機和無線充電的情況下,用戶隻能通過一個 USB-C 口在聽歌和充電之中二選一。

如何自己升級點唱機(唱唱反調大一統下的)7

▲ USB HUB 對某些産品不可或缺。圖片來自:9to5Mac

越來越少的接口數量,還催生了比以往更大的 USB HUB 市場,這些被砍掉的接口,比如 RJ45 網線接口、HDMI 接口、SD 讀卡器乃至更多的 USB-C 口,都在層出不窮的 USB HUB 上還了回來。

USB-C 讓産品的協議支持變得極為難以查詢

如何自己升級點唱機(唱唱反調大一統下的)8

在以前,由于各個接口的形狀并不相同,隻要看到筆記本的渲染圖就能得知其在接口上的大緻擴展性如何,比如 RJ45 接口、3.5mm 接口、HDMI 接口等等。在 USB Type-A 接口的後期,還曾用顔色來區别 USB 2.0 和 USB 3.0 的接口,USB 3.0 的規範建議 USB 3.0 接口基座使用一部分藍色,以方便用戶快速區分。

而現在一眼望過去隻有幾個長相一模一樣的 USB-C 口。

就像上面所說,即便是同一個産品上看上去完全相同 USB-C 口,其實際承載的功能也可能是完全不一樣的。

如何自己升級點唱機(唱唱反調大一統下的)9

拿最近的一台産品,TNT GO 無線版來舉例,在機身右側下部共有兩個 USB-C 接口,他們從形态上看上去完全一樣,但是在實際使用中,隻能通過上面的接口進行有線連接 TNT,并不能混用,而堅果團隊也在靠下的那個 USB-C 口上标注了閃電形狀的小圖标來表示這個接口用于充電。

在筆記本産品中也有類似現象,并且多發生在需要平衡價格與性能的中端産品之上。比如同事在使用的 2018 款聯想小新,雖然具備 USB-C 接口但并不能用來充電,充電依然需要 DC 電源口,2018 年時已經有不少高功率 PD 充電器流行,非常影響筆記本的出行便攜性。

電源還算是比較顯而易見的功能,如果是更加具備隐蔽性的功能,那可能單純從接口上是看不出來的,比如說 DP 視頻輸出功能某些 USB-C 口就是不具備的,而如果具備多個 USB-C 口,很可能需要仔細查閱技術支持文檔才能在搞清楚支持情況,由此也誕生出了「全功能 USB-C 口」的說法。

如何自己升級點唱機(唱唱反調大一統下的)10

▲ Thunderbolt3 線材。圖片來自:9to5Mac

另外有的 USB-C 還支持英特爾的 Thunderbolt3(雷靂 3 接口,俗稱雷電口)協議标準,能夠将傳輸帶寬相比 USB 3.2 2×2 的基礎上再次翻倍達到 40Gbps,實際上已經公布的 USB4 标準就是建立在 Thunderbolt3 的基礎上而來。

而在帶寬達到 40Gbps 的之後,不僅能外接更多更高分辨率的顯示器,還能夠使用 eGPU 這樣的外置顯卡來進一步提升顯示性能,擴展能力相比 USB 3.2 再次增強。而從外觀上來說,它依舊是一個普通的 USB-C。

不求放棄私有協議,但求更清晰明确的标識

首先從結論上說,我并沒有反對 USB-C 對繁雜的接口進行統一整合,USB-C 即便混亂,但依然提供了比以往更強大的兼容性,從這一點上來說是非常正面的。但這些「副作用」也是确實存在,并且可能需要廠商去推動更好的解決方法。

如何自己升級點唱機(唱唱反調大一統下的)11

比如用插頭上用不同顔色,比如在筆記本的 USB-C 口旁邊用小圖标進行更詳細的标準,像是為 Thunderbolt3 準備了小小的雷電标識,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效果,但可能還需要更巧妙,更明顯。

強扭的瓜不甜,但願以後 USB-C 的線材和基座的配對之間能再更清晰明了有些,不再 65W SuperVOOC 慘變 15W PD,視頻輸出展示 PPT 顯示黑屏,Switch 接上顯示器沒反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