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文學名著是看老版本還是看新版本

文學名著是看老版本還是看新版本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4 05:12:22

封面新聞記者 張傑

長篇小說《流溪》首發于《收獲》雜志2019夏季長篇專号,2020年4月小說由上海三聯書店出版。這部來自青年新銳作家林棹的處女作,今年9月進入2020年第三屆寶珀理想國文學獎決選名單(一共5部)。《流溪》有别緻的節奏、質感,表現出非常成熟的藝術完成度,深受包括詩人翟永明和作家棉棉在内的文學讀者的喜愛。

林棹1984年5月出生在廣東深圳。在成都讀過大學,她的文學素養是如何形成的,她在看什麼書,我們找她聊了聊。她分享了自己的文學啟蒙時刻,什麼氣息的作品會最先吸引到她,以及在她看來閱讀和寫作有怎樣的關系。在訪談的最後,附上林棹的一份閱讀書單,并解釋了她從中汲取怎樣的營養。從林棹的回答和她的這份書單,我們可以看到文學對于一個青年作家的滋養,以及她獨特的文本,有着清澈的源頭活水。

文學名著是看老版本還是看新版本(國慶讀5本書怎麼選)1

林棹

封面新聞:一般什麼樣的書,或者散發着怎樣氣息的書,會比較容易吸引到你?喜歡文學,如果讓你自己梳理的話,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被什麼啟蒙的?

林棹:為了一再汲取那個使文學區别于其他藝術形式的東西,為了一再汲取那個無法被電影、音樂、相聲評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新聞紀實、電子遊戲……替代的東西,我們依然留在文學裡。不是所有人都關心“文學性”,因此他們轉向其他門類——除了上述選項之外,還有運動、購物、旅行等等無窮無盡的選項。仍然需要文學的人,是因為文字(文學的唯一材料)及其虛構的時空,而非其他材料和它們構成的時空,更能激動他們的大腦中樞、喚起高純度的愉悅。有一類文本自第一行起就不容置疑地宣示:“任何形式、任何程度的改編都會削弱我”。對我來說,這種文本有着緻命吸引力。可能是一本薄薄的注音版《海葵的故事》。那時我剛剛學會認拼音。在龇牙咧嘴的努力之後,一串拉丁字符(甚至不是漢字)突然變成無數柔軟的彩虹色觸手,迎着海波光晃動。那是一個啟蒙時刻。

封面新聞:現在各種信息很多,媒介,社交賬号,視頻等等,占據了人大量的注意力,整塊時間閱讀會受到很大影響,往往需要很大的網絡克制才可以。你的體會如何?

林棹:非功利地說,閱讀帶給我的快感大過于很多别的選項;功利地說,閱讀帶來的收益大過于很多别的選項。綜合起來,選擇閱讀是自然而然、毫無難度的。說到底,生命隻有一次,人為自己負責。定目标,做選擇,承擔後果。

封面新聞:就你的體會來說,你的閱讀跟寫作是怎樣的關系?

林棹:我首先是讀者,并将永遠是讀者。閱讀始終是那個古老、無私、生生不息的源泉,平等對待每一個靠近它、向它尋求幫助的個體。我找不出比“閱讀”更接近真善美的事物了,它塑造靈魂,塑造人生,塑造文明。作者是園丁,作品是花園。閱讀則是無所不包的天地、光照、水的環流。

封面新聞:現在優質圖像、影像也挺多。有人說,文學的光芒其實也滲透進了影像或圖像裡。你覺得呢?你覺得,文字的閱讀跟圖像的閱讀,是不是還有本質的區别?我一直覺得,文字還是根基性的。如果圖像或者影像,缺乏文字的根基,還是比較膚淺的。或許有人會說我這種是一種“文字原教旨主義”。你是怎樣的看法?

林棹:也許可以分兩個層面看。文字、文學,都兼有實用功能和審美功能。

文字的實用功能是承載信息。在此層面,“效率”第一。為追求效率,一切材料都可替代、應叠代,它是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在未有文字的漫長歲月裡,人類用轉瞬即逝的聲音承載信息,效率低下。随着文字出現(造字)、普及(印刷術),口口相傳的藝術形式日漸式微(這個式微過程持續了上千年)。今天,圖像、影像已具備普及的條件,它們承載信息的效率擊敗了文字,因此在實用層面替代文字隻是時間問題。審美層面則不然。古老謠曲依然撼動琴弦,硯池依然肥滿,木紋裡依然保有匠人之手的餘溫,和所有這些獨特、不可替代的藝術形式一樣,文學的首要價值不在傳遞信息,而在繼承和創造美與善。審美與“效率”無關,甚至是反效率的;它有門檻,時常并不“好懂”。譬如寫字和書法,材料都是“文字”,功能、目的卻殊為不同。

【林棹的書單】:

文學名著是看老版本還是看新版本(國慶讀5本書怎麼選)2

1 《風景與記憶》,作者:西蒙·沙瑪,譯者:胡淑陳、馮樨,譯林出版社2013年版

“西蒙·沙瑪的特征之一是‘壯觀’。他帶着壯觀的知識儲備和壯觀的發散性思維進入壯觀的‘風景’世界時,一部壯觀之書誕生了。一切從木、水、石三種基本元素開始,西蒙·沙瑪揮灑如詩的史學才華:從自然微物到文化造物,從荒野到花園,他在跨越時空的風景之上翺翔,又突然紮入人類集體意識的幽深故鄉,借這樣绮麗的翻飛,修補人對大地的愛,重申大地對人的深情。”

文學名著是看老版本還是看新版本(國慶讀5本書怎麼選)3

2.《廣東新語》,作者:屈大均,中華書局1997年版

“屈大均是廣東番禺人氏,清軍破廣州後“遁入空門,行遊南北”,晚年在明人郭裴所撰《廣東通志》基礎上,結合“身經”、“目睹”并審思考據,做成二十八卷筆記體《廣東新語》,天地山水神鬼人,鳥木魚蟲食貨器,廟堂街巷村野市井,幾乎無所不錄。這是明清廣東生活風貌的百科全書,具體,詳實,充滿可見可感的細節,是溯源之書,也是啟發之書。”

3.《土星之環》,作者:溫弗裡德·塞巴爾德,譯者:闵志榮,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20版

“在《土星之環》中,塞巴爾德繼續以綿延無邊的勢頭流動,滲透他所遭遇的一切物質和他所召喚的一切幻象。他奪人心魄的散文寫作恰似液态岩石,是多種體裁的熔漿,最終,地表總會在他的雙腳和意志下松懈,變成幽靈般的結論。”

文學名著是看老版本還是看新版本(國慶讀5本書怎麼選)4

4.《族長的秋天》,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譯者:軒樂,南海出版公司2014年版

“堪稱‘馬爾克斯原漿’。酩酊大醉的,風馳電掣的。從頭至尾都在極強音位推進,撞碎一切既有規則。它在雙重意義上貫徹了馬爾克斯的永恒主題:強權與孤獨。”

文學名著是看老版本還是看新版本(國慶讀5本書怎麼選)5

5.《鳥有膝蓋嗎——鳥的百科問答》,作者:斯蒂芬·莫斯,譯者:王敏,未讀·探索家·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8年版

“四百五十個問答,基本涵蓋鳥類入門級知識:我們身邊的鳥、遠在天邊的鳥,以及它們罕為人知卻亘古常在的生活。這本趣味盎然的入門書讓晨昏的鳴唱、忽閃的飛影不再抽象,或許會是同大自然建立更深情誼的好開始。”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來源: 人民日報客戶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