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做夢是正常的現象。不過也有一部分人隔三差五就做噩夢,常常因為做噩夢而驚醒,醒來後心有餘悸且全身大汗,那人為什麼會做噩夢,怎樣做才能睡得更香呢,不妨來具體了解一下。
人為什麼會做噩夢?
值得注意的是,高血壓、房顫以及心血管疾病患者頻繁做噩夢需引起高度警惕,極有可能是疾病惡化的先兆,由于心髒病患者易發生呼吸問題,使得大腦缺氧,從而導緻做噩夢。
如何做才能減少噩夢?
1、适當的增加體力活動
增加白天活動量,健走、騎自行車、跳有氧操或跳舞、慢跑等都可以,能幫助釋放不良情緒,刺激大腦分泌内啡肽,延長深睡眠時間。不過,睡覺前2~3個小時不能做劇烈運動,可選擇緩和的伸展或放松運動。
2、蓋着被子不能太重
帶着被子太沉勢必會壓迫胸口部位,使得肺活量減少,降低大腦供氧量,從而導緻做噩夢。另外,培養寫日記的好習慣,把煩心事寫在記事本中,樣能幫助減輕壓力,減少做噩夢次數。
3、積極調節情緒
睡覺前肌肉或心理高度緊繃不僅造成睡眠困難,而且也會導緻做噩夢,這種情況下不妨嘗試着做放松訓練,能緩解焦慮情緒,益于促眠。也可以采取正念呼吸,選擇能讓自己舒适的姿勢,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呼吸上,久而久之就能放松身心。
4、調整飲食
睡覺前不能過度饑餓或飽腹,拒絕吸煙喝酒,也不能喝含咖啡因的飲料。因為睡覺前吃得太飽會使得大腦異常活躍,從而導緻做噩夢,所以睡覺前2~3個小時不能吃任何食物。
5、做好睡前準備
睡覺前2~3個小時打開窗戶通風,降低室内微生物濃度;睡覺前用熱水泡腳或泡熱水澡;換上寬松的睡衣,選擇軟硬和高低适中的枕頭;拉上窗簾且關掉所有的燈,提供安靜且舒适的睡眠環境;睡覺前也可以聽一聽白噪音,如水流聲或下雨聲等,能讓大腦快速進入睡眠狀态。
6、适當增加睡眠壓力
清醒的時間越長,那麼睡眠壓力就越大,易快速進入深睡眠狀态,因此白天減少睡覺時間。不能在床上玩手機或看書,謹記床上隻是用來睡覺的。另外,即使在節假日也不能賴床,以免使得睡眠片段化,易讓人們做夢。
溫馨提示
長時間做噩夢可影響機體健康,注意力不集中,情緒暴躁和抑郁等。經過多次調節仍然無法改善,還需去精神心理科做相關檢查,必要時尋求心理醫生疏導。尤其是心腦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反複做噩夢,應及時就診,以免讓病情惡化。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