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成都2月14日電 題:四川支援湖北“抗疫”:投我以木桃 報之以瓊瑤
作者 王鵬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曾在汶川地震中接受全國援助的四川,派出1200餘名醫護人員的“精銳之師”支援湖北。同時,政府和民間同步行動,一大批防疫物資、生鮮蔬菜從“天府之國”運往“荊楚大地”。疫情激發的,不僅是四川人對曾經受援的感恩,更是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深切體會。
2月2日,四川成都,排隊準備過安檢的醫療隊員。當日,四川省第三批援助湖北醫療隊126名醫護人員和物資乘3U8101次航班飛赴武漢,醫療隊由重症、急症、呼吸等科室醫師和護理人員組成。中新社記者 劉忠俊 攝
在四川支援湖北醫療隊中,24歲的四川省第四人民醫院内科護士佘沙是最年輕的一位。春節前夕,她曾兩次“請戰”,希望去武漢支援,一句“因為我和其他的護士不一樣,我是汶川人呀”感動了許多人。
“12年前汶川地震時,我們受到了全國各地的支援,我永遠不會忘記,是全國人民的幫助讓我們重建家園。”佘沙說,當年地震發生時她讀小學五年級,家中房屋垮塌,但在全國各地的幫助下很快重建。“12年前我是受援者,今天是支援者、感恩者。”
目前,已抵達武漢十多天的佘沙在醫療隊駐地負責院感防控,但她仍一直想去病區一線戰鬥,“我已經完成了相關培訓,随時等待命令投入一線臨床。”
12年前,為支援四川災後重建,中國18個省市啟動對口援建。其中,湖北省14個市州對口援建雅安市漢源縣,創下了提前13個月全部建成并順利交接的“湖北速度”,在全國18個援建省市中第一個全面完成鄉鎮援建任務。
“我是漢源人,湖北對我們的恩情,我們永遠不忘。”26歲的周玉潔是雅安市人民醫院呼吸内科護士,疫情發生後,她同佘沙一樣,主動報名去武漢。“那時我14歲,親眼目睹了湖北為漢源作出的貢獻,我們一直銘記在心。”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經曆過太多大災大難的四川人更懂得這八個字的含義。
元宵節前夕,6輛滿載100噸生鮮蔬菜的卡車從汶川縣三江鎮出發,火速駛往武漢。這6輛卡車上,還貼着一句話,紀念那份跨越時空的感動,“汶川感恩您,武漢要雄起。”
“在這個特殊的時期,我們想做感恩的汶川人。”三江鎮龍竹村村支書趙勇說,龍竹村全體村民共有200多人,每家每戶都有捐款,他拿着這些錢籌集了蘿蔔、白菜、芹菜等共100噸蔬菜,還安排了12名村民駕車36小時,親自把蔬菜送到了武漢。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面對疫情,心懷感恩的四川人以善回應善,“把最好的全給你”。
1200餘名醫務人員戰鬥在武漢防疫一線、四川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緊急調配捐贈10萬隻醫用外科口罩、四川小龍坎火鍋支援30000多盒方便米飯火鍋、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向湖北捐贈10000瓶84消毒液和50桶次氯酸鈉消毒劑……類似的新聞持續刷屏,四川向湖北的捐贈暫無法完全統計。(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