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華為p40發布,其中華為p40重新定義了無線充電,即需要單獨買一個充電手機殼。那麼問題來了,既然你華為可以用充電手機殼,别的手機可不可以用呢?
本文從無線充電原理方面來解答這個問題,并且告訴你像wifi一樣無線充電技術的發展現狀。
華為無線超級快充
充電手機保護殼
無線充電是怎麼回事說起無線充電,很多人會想到電磁爐,更有好事者拿電磁爐來充電。
電磁爐的原理是高頻電流通過線圈後,由電磁感應,在放入的金屬上形成感應電壓,由于金屬是良導體,會在金屬内部形成很大的電流(稱渦流),渦流會使金屬發熱,轉換成熱能。
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
而對于無線充電技術,其中一種技術是和電磁爐類似的,即輻射和非輻射兩種分類中的非輻射技術
一 非輻射
現在的無線充電技術主要是非輻射,比如電動牙刷充電,對于手機的無線充電,現存兩大标準,也就是無線充電的兩種主要形式,轉化率較高,但傳輸距離很近。
非輻射的無線充電就是通過無線充電器和用電裝置之間的電感耦合傳送能量。
電感耦合說人話講就是一個電生磁,磁再生電的過程,當一個線圈的電流變化産生一個磁場,而另一個線圈切割磁感線時,電流表即産生了偏轉,這就是磁生電。
如果你還不懂,這也沒關系。畢竟不影響充電。
而目前市面常見的手機無線充電标準往往支持前者。
二 輻射
輻射是以微波或激光的形式傳送能量,由于其定向性較好,因此傳輸距離較遠,這也是将來遠程無線充電的一個必經之路。
從技術上講,無線通訊和無線充電并沒太大區别,隻不過後者着眼于傳輸能量,而非附載于能量之上的信息。由于非輻射充電過程中能量的衰減必然導緻傳輸距離有限。
而輻射傳輸技術帶來的安全隐患還值得關注,不過好消息是目前沒有證據證明對人體有直接危害。
華為無線充電保護殼的原理現在華為p40還沒上市,現在還看不到充電手機殼的實物。不過沒關系,這裡可以看一下p30 無線充電手機殼。
華為p30無線充電手機殼
華為p30系列和p40系列使用了一樣的策略,為了襯托出pro系列的物有所值,在數字系列都紛紛閹割了無線充電充能,并以外挂手機殼的形式提供了無線充電。
可以看到的是,在手機殼的下方有一個充電插孔,在手機殼中内置了無線充電裝置,與無線充電器接觸,産生上面所提到的電感耦合,使得手機可以無線充電。
隻是這多出來的重量不知道消費者是否接受。
另外一點,如果别的手機想實現同等功能,并不存在什麼技術問題,就看其他友商是否跟風了。
怎麼實現wifi式無線充電根據剛才的說明,要想實現無線充電基本隻能依賴于輻射式無線充電技術,就目前而言遠程無線充電,乃至于無線充電的技術本身還不成熟。
無線充電帶來方便的同時,還存在很多缺點,以至于大廠特斯拉在電動車充電方面,無線充電技術尚未普及。包括
正是由于無線充電技術的不成熟,就目前而言我們想要實現和使用wifi一樣充電,在技術上還存在一定問題,不過根據oppo發的一條消息
無線充電
雖然現在這項技術還在愚人節的水平,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項技術已經被各大公司注意,應該在不久的将來,我們就可以實現手機在哪,點亮就在哪的願望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