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文征明詩句碧蔭溪堂六月寒

文征明詩句碧蔭溪堂六月寒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0 21:19:25

文征明詩句碧蔭溪堂六月寒(學詩計劃宮詞故國三千裡)1

讀這首詩,我們首先會注意到的一定是詩中的數字。“三千裡”、“二十年”、“一聲”、“雙淚”,一句一數詞,從時間、空間、聲聞、眼見諸方面着筆,寫得真可謂驚心動魄。這是一串沉重而痛苦的數字:“三千裡”說明離故國之遠、“二十年”說明閉鎖深宮之久,這“一聲”,正是所有的悲憤的凝聚。

三千裡的洪流,曆經二十年地阻抑,終于在斷絕人腸的何滿子中,噴薄而出。如此撕魂裂魄的悲怨,一聲足矣!晶瑩“雙淚”不自覺地在君前悄然滑落。在這一刻,世界似乎到了盡頭,時間似乎忽然停止了。這最後兩句,用的雖是直抒胸臆之法,但仍給人以餘韻不絕的感受,似乎在這劇烈的震蕩後,詩中人詩外人都需要用很長時間去喘息去平複。可見,構造餘韻的路徑多端,非止含蓄一途而已。

尤為可貴的是,詩中這麼多數詞,卻用得如此自然,沒有一點堆砌的痕迹。四個數詞,二十個字,凝練成這樣一個具有高度典型性的、哀感頑豔的故事,真可謂大匠運斤,深得舉重若輕之緻。

作近體詩,古人一直有善用數字的傳統,駱賓王更因其善于以數字為對而被戲稱為算博士,然而其數字之對雖亦屬精工,感人之力卻遠不如此詩之甚。

杜甫其實可算是最善用數字的,其著名詩句“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即以其“萬裡”、“百年”的時空對舉,構造了浩瀚悲涼的藝術境界。但是,相比之下,要以柳宗元《别舍弟宗一》詩中"一身去國六千裡,萬死投荒十二年"一聯與本詩手法最為接近。兩者都是以距離的遙遠、時間的漫長來表明遠離故土、孤心茫茫之悲郁。這都是以加一倍、進一層的寫法來增加詩句的重量和深度。杜牧對此詩甚為推重,在一首酬張祜的詩中就有“可憐故國三千裡,虛唱歌詞滿六宮”句,這也說明了張祜此詩的廣泛影響力。

讨論完詩中數詞的精彩運用,讓我們把目光投向詩中的兩個形容詞上。

“故”和“深”兩字,看似普通,實存深意。故者,舊也。俗雲,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思故,心思自然要往回轉往後轉。在中國古代詩歌傳統中,對過去的懷念,往往就是一種對未來的拒絕。自入深宮,背井離鄉。親舊絕音,孤心茫茫。前路何可據,未來不可量!

這種對未來的恐懼與拒絕,其實也正是對這種畸形邪惡制度的一種控訴。說到這裡,大家是否想到了“息夫人”的故事?王維詩曰:“莫以今時寵,能忘舊日恩。看花滿眼淚,不共楚王言。”想必張祜寫此詩時,心中一定會有息夫人的影子。

“深”,簡簡單單一字,鎖住了多少活潑潑的少女,活潑潑的青春,活潑潑的心靈。古人有言,一入侯門深似海,何況是宮門!一入深宮,舊情被鎖閉,青春被鎖閉,再也沒有了自由跳躍的魂靈。少女不再是少女,而隻成為了瓶中花、籠中鳥。是的,也許你比其他宮女幸運,還能被皇上臨幸召見,可那是你的自由選擇嗎?不,她們隻能是玩物,召之即來,揮之即去。杜牧詩說“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作為一國之中最有地位最有姿色的女子,尚且可能如此,何況普通宮人!

前之宮怨詩,或寫先受寵而後見疏,或寫終身不得進見之苦,往往是幽怨無助中帶着希冀之情。此詩則反其道而行之,其所寫之怨情乃是在“君前”,在受君王寵幸之時,她不是由于不得進見或失寵,而是對被奪去了幸福和自由的抗議,這就有了高度上力量上的不同,鼓蕩着一股更為強烈的反抗精神。

據史載,張祜出生望族,家世顯赫,但性情狷介,不肯趨炎附勢,終生沒有蹭身仕途,未沾皇家寸祿。張祜晚年,更是以布衣身份隐居終生。看來,他詩中的這種反抗精神是由來自有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