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古琴是一種什麼樣的古琴

古琴是一種什麼樣的古琴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12 00:10:35

古琴是一種什麼樣的古琴(你真的了解古琴嗎)1

古琴是一種什麼樣的古琴(你真的了解古琴嗎)2

在中國古代社會漫長的曆史階段中,“琴、棋、書、畫”曆來被視為文人雅士修身養性的必由之徑。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樂品格寄寓了文人淩風傲骨、超凡脫俗的處世心态,而在音樂、棋術、書法、繪畫中居于首位。

古琴造型優美,常見的為伏羲式、仲尼式、連珠式、落霞式、靈機式、蕉葉式、神農式等。主要是依琴體的項、腰形制的不同而有所區分。

古琴的結構:

琴一般長約三尺六寸五(約120—125公分左右),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說象周天365度)。一般寬約六寸(20公分左右)。一般厚約二寸(6公分左右)。琴體下部扁平,上部呈弧形凸起,分别像征天地。整體形狀依鳳身形而制成,其全身與鳳身相應(也可說與人身相應),有頭、頸、肩、腰、尾、足。

古琴是一種什麼樣的古琴(你真的了解古琴嗎)3

1.琴面

為能充分振動,面闆一般多用桐木、杉木等松質木料制成。向内外側呈瓦弧形,與底闆膠合而成琴。古琴的周身髹以生漆與鹿角霜粉屑(或瓦灰)調和的底胎,幹透磨平後多次擦拭生漆而成。琴面木材須選料精良,紋理梳直勻稱。若能覓得古桐木、古廟大梁懸鐘之木,或古代棺廓老木更佳。琴面内腹斫成膛腔,在龍池、風沼處留有微微隆起的納音。一般常見設有兩根音柱(天柱、地柱)連接着面闆底闆,傳導振動。

2.琴弦

琴面從外向内由粗及細縛弦七根,古時琴弦用絲質制成,今多用鋼弦。如果弦繞至雁足時圈數不多,就需要使用其它牢固的線接續增加弦的穩定。

3.琴徽

一弦外側的面闆上嵌有十三個圓點的标志,稱為徽。徽多用螺钿制成,考究者也有用金、銀、玉、石等質地的材料精制而成。徽的點位實為弦的泛音振動節點,自然而成,其音律為純律。在按音彈奏時則作為按音音準的參考。

4.嶽山

在琴面右側頭部8-10厘米處橫嵌的一條硬木,稱為嶽山。用硬制木制成。蠅頭及蠅頭的打結用弦頭的一端繞結而成,并位于嶽山頂端系連絨扣的弦結,稱為蠅頭。因兩小圈形如蠅頭而得名。打結時不宜過大過小以求美觀。

5.絨扣及絨扣的搓撚系結

古琴是一種什麼樣的古琴(你真的了解古琴嗎)4

連接蠅頭與轸子的絲絞稱為絨扣,絨口一般用稍粗的真絲絲線搓絞而成,具體方法法:擇12-14根50厘米左右或更長的單股絲線,固定一端(在無任何幫助的情況下,可用牙齒咬住一端),雙手掌心相對,左手向上、右手向下搓撚絲線的另一端。待絲繩起疙瘩後,一手捏緊搓撚的一端,另一手将疙瘩揉勻,再将絲繩對折合攏,順勢搓緊絲繩,形成自然的繩絞,尾部打結以防松散。

絨扣與轸子的系結有兩種方法,一種為傳統穿結法:絨扣頭從轸子尾孔穿入,從側孔穿出繞頸項一圈,再從露于頸部的絨扣底下穿人側孔,由頂孔穿出。此法便于在轸子的尾端絨扣上續系琴穗等挂件飾品。因此,單絨扣長度不得短于50厘米(單根絲線則須長于100厘米以上)。另一種方法較為簡便,稱為簡易穿結法:即當絨扣頭從側孔穿人并穿出頂孔後,絨扣尾端繞轸子頸部一圃,再從頸部露出的絨扣底下拽出。其長度不得

短于20厘米(單根絲線則須長于40厘米以上)。

在蠅頭打結和絨扣系結時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琴弦打結蠅頭的一端約有6-7厘米長、由絲包纏的部分,這部分切忌漏出結外,以免影響琴弦的充分振動(剩餘的端頭部分待打好蠅頭結後剪去)。上好弦的蠅頭應置于嶽山頂上的中部,不可向左超出嶽山,否則音色必然木讷。也不可過于向右低垂,以免影響弦音的升高。其關鍵在于轸頸部絨扣的調節,絨扣頭部的長短适度,及對絨扣繩絞伸縮彈性的估計。

6.琴底

常見多用梓木、塞木等硬質木料制成,起反射音響的作用。基本上呈平面形(也有與面闆膠合的一面斫成向上微凹狀)

7.龍池、風沼

古琴是一種什麼樣的古琴(你真的了解古琴嗎)5

底闆的中部和尾部,各有一個大小不一的長方形或圓形的洞孔,中部大的稱龍池,尾部小的稱風沼。

8.雁足

古琴是一種什麼樣的古琴(你真的了解古琴嗎)6

在龍池與鳳沼之間近風沼(約琴面的九徽)處,有兩隻支撐琴體和系縛琴弦的腳,稱為雁足。因須承重力,雁足都用堅實木料制成,因系琴弦故與底闆的锲縫必須嚴密牢固。

9.轸子、轸池、護轸

古琴是一種什麼樣的古琴(你真的了解古琴嗎)7

轸子系絨扣調節琴弦松緊長度、改變音高之用。多用紅木紫檀等堅韌耐磨的木料制成。中心頭尾穿通,頸部旁側有一斜孔與中心孔相通,側孔斜向頂端。考究者孔口呈鈍狀,頂部孔端微微向中心凹陷。底闆上儲放轸子的淺平凹巢,稱為轸池。底闆琴頭兩側向下垂凸的部位稱為護轸,保護轸子免受外力碰擊。

9.斷紋

指琴表面上因長年風化和彈奏時的震動所形成的各種斷痕。斷紋的種類很多,主要有梅花斷、牛毛斷、蛇腹斷、冰紋斷、流水斷、龍鱗斷等。一般來說,琴不過百年不出斷紋,而随年代久遠程度不同,斷紋也不盡相同,是鑒藏古琴的主要依據之一。

古琴最初隻有五根弦,内合五行,金、木、水、火、土;外合五音,宮、商、角、徵、羽。後來文王囚于羑裡,思念其子伯邑考,加弦一根,是為文弦;武王伐纣,加弦一根,是為武弦。合稱文武七弦琴。 《琴當序》中記載:”伏羲之琴,一弦,長七尺二寸。”桓譚《新論》中記載:“神農之琴以純絲為弦,刻桐木為琴.傳說舜定琴為5弦,文王增一弦,武王伐纣又增一弦為七弦。曾侯乙墓出土的據說是10弦琴。聽說古時還有32弦琴。

“琴頭”上部稱為額。額下端鑲有用以架弦的硬木,稱為“嶽山”,又稱“臨嶽”,是琴的最高部分。琴底部有大小兩個音槽,位于中部較大的稱為“龍池”,位于尾部較小的稱為“鳳沼”。這叫上山下澤,又有龍有鳳,象征天地萬象。嶽山邊靠額一側鑲有一條硬木條,稱為“承露”。上有七個“弦眼”,用以穿系琴弦。其下有七個用以調弦的“琴轸”。琴頭的側端,又有“鳳眼”和“護轸”。自腰以下,稱為“琴尾”。琴尾鑲有刻有淺槽的硬木“龍龈”,用以架弦。龍龈兩側的邊飾稱為“冠角”,又稱“焦尾”。

七根琴弦上起承露部分,經嶽山、龍龈,轉向琴底的一對“雁足”,象征七星。 琴腹内,頭部又有兩個暗槽,一名“舌穴”,一名“音池”,一名“納音”尾部一般也有一個暗槽,稱為“韻沼”。與龍池、鳳沼相對應處,往往各有一個“納音”。龍池納音靠頭一側有“天柱”,靠尾一側有“地柱”。使發聲之時,“聲欲出而隘,徘徊不去,乃有餘韻”。由于琴有“品”(柱)或“碼子”,非常便于靈活彈奏,又具有有效琴弦特别長,琴弦震幅大,餘音綿長不絕等特點,所以才有其獨特的走手音。

就構造而音,琴的各部分結構十分合理。其體積不大不小,既便于攜帶,又方正雅緻。有心品琴,其形已足以使人心怡。 從琴各部分的命名亦可著出琴制之受儒家思想的影響。

琴前廣後狹,象征尊卑之别。宮、商、角、徵、羽五根弦象征君、臣、民、事、物五種社會等級。後來增加的第六、七根弦稱為文、武二弦象征君臣之合恩。十二徽分别象征十二月,而居中最大之徽代表君象征閏月。古琴有泛音、散音和按音三種音色,泛音法天,散音法地,按音法人,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這些古琴形制命名的象征意義實反映出儒家的禮樂思想及中國人所重視的和合性。因為禮的作用是為了保障個體,使個性有所發揮,樂以同和,其作用是與群體諧協。禮樂之同時并用可使個體和群體之間能互相調劑,形成人與人之間平和而合理的生活。所以禮樂這兩套表面相反的技藝的推行,實為求達到相輔相成的和合性的目的。而從古琴形制命名所借用的社會秩序、等級的名稱來著,可見其制作形制即寓有教化人倫的深意。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