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美美的顔料,其中有一些有着極為奇葩制造過程有多奇葩嗎?今天我們就來挖一挖那些奇葩顔料的曆史。我們先從不那麼奇葩的開始吧!
▽▽▽
奇葩顔料 第七名
群 青
看到那個洞了嗎?畫過水粉、油畫的同學都懂……
群青總是不夠用啊!
《祈禱的聖女》 明豔、聖潔的藍色袍子就是用群青畫的▲
要概括群青的過去,那就是高顔值、任性
威爾頓雕刻闆 群青色的藍色袍▲
曾經,這種魅力、高貴的藍色,來自于一種貴重的寶石:青金石!其價值是同等重量黃金的五倍,幾乎隻在阿富汗地區開采和加工。
從這種名貴的深藍色寶石中提取出的藍色,幾個世紀來都是畫家愛不釋手的顔料可惜群青顔值高、産量少……
連米開朗基羅都曾因為等不到青金石,而不得不放棄一幅幾乎完成的作品。好在後來機緣巧合,普魯士藍在化學實驗室裡被制造出來,雖然缺乏通透的色調,卻便宜、着色能力強!
藍色不再金貴,畫家們的調色闆上将有更豐富的色彩
普魯士藍▲
梵高的《星夜》中大量使用了普魯士藍和天藍▲
葛飾北齋的《神奈川沖浪圖》也使用了豐富的普魯士藍▲
▽▽▽
奇葩顔料 第六名
鉻 黃
鮮亮嗎?美嗎?
有毒!有毒!!有毒!!!
大家都很熟悉的梵高特别喜歡用鉻黃,梵高患有癫痫和躁狂抑郁,他經常使用的鉻黃中含有大量有毒性的鉛,這很有可能就是他患病的原因。
其實,鉛中毒對于以前的藝術家來說,算是“普遍”的職業病。
1713年一位意大利醫生在其著作的《工人的疾病》中描述了藝術家身上出現的一些症狀:“在我所認識的畫家中,幾乎無一健康…他們多數都體質孱弱、多愁善感其罪魁禍首就是那些有害的顔料。”
戈雅自畫像,描繪了自己虛弱地躺在醫生的懷中▲
戈雅喜歡用手指蘸取顔料作畫,這可能導緻他便秘、手抖、四肢無力……
▽▽▽
奇葩顔料 第五名
翡翠綠 又稱施韋因富綠、巴黎綠或維也納綠
如此美豔的它,沒錯,也有毒!
1775年,卡爾·威爾海姆·舍勒發現了砷酸銅的染色作用,後來人們把這種顔色稱為“舍勒綠”。不幸的是,這種含砷的顔料,被大量應用于兒童卧室粉刷和服裝行業,毒害了許多人的性命。
在1814年翡翠綠,這種含有亞砷酸銅成分的美麗綠色出現了。被認為是最好用的綠色顔料,作為舍勒綠的改進品被開始使用,迅速地替代了舍勒綠。然而不幸的是,翡翠綠也有毒,化學結構也并不穩定。但因為制造成本低廉,不僅畫家再用,家裝牆紙的印刷也有使用。這讓不少兒童死于卧室有毒氣體的揮發……
據說拿破侖的死因也與此有關:1821年,被流放的拿破侖死在了聖赫勒拿島上。他的頭發被發現含有少量的砷,當時的人百思不得其解。芬利在書中提到,1980年,一截被盜的拿破侖寝室牆布樣本重現世間,上面描繪着舍勒綠的百合花 。由于聖赫勒拿島濕度很大,拿破侖可能躺在床上不知不覺便吸入了毒氣,慢性中毒死亡。
▽▽▽
奇葩顔料 第四名
胭脂紅
又名洋紅,這個顔色可不是吃素的!
胭脂紅是從一種寄居在仙人掌上的胭脂蟲中提取出來的!!經過一番處理,芬利在書中追溯了這種工序的曆史。這種方法最初來自土耳其,1730年終于由荷蘭人在歐洲推而廣之。
《聖女與嬰孩》
紅裙褶皺的陰影處使用了胭脂紅,就可以畫出顔色濃郁而高貴的胭脂紅▲
▽▽▽
奇葩顔料 第三名
印度黃
要不要回避一下~~
這就是印度黃,使用之前是一個個圓圓的球,為什麼它是球狀的呢?
因為,它是從牛的尿裡煉制出來的!結晶後就變成球狀了,準确的說,是由食用過芒果葉子的牛的尿液制成。這麼..奇葩的顔料,維米爾特别愛用
透納也很愛用
真是難以将這種唯美的顔色,與它慘烈的制作過程聯系在一起呢……
▽▽▽
奇葩顔料 第二名
泰爾紫 又稱骨螺紫、貝紫
獨特的顔色與制造的來之不易,在古代曾被視為帝王的象征。芬利在書中寫道:埃及豔後克婁巴特拉無比迷戀這個顔色,她讓手下把船帆、沙發等各種東西統統染成這個顔色。公元前48年,凱撒大帝來到埃及,他也迷上了這個顔色,并規定其為羅馬皇室專用色。
高貴、神秘、難得
它的制作過程非常的“有味道”!你需要将腐爛的骨螺與木灰放在一起,再浸泡在馊臭尿液與水組成的混合物中
發酵。整個提取過程散發銷魂的惡臭,隻能在城外進行加工……
25萬隻骨螺才能提煉出半盎司染料,才剛好夠染一條羅馬長袍
查理曼的裹屍布,用了奢華的金色與泰爾紫,可是再奢華有什麼用?用骨螺紫浸染的布料制作完成後也會一直散發着持久的海腥味……
羅馬史學家普林尼說這種味道‘令人不快’,但其他羅馬人聞到的卻是金錢的氣味。”
《史密森尼》(Smithsonian)雜志提到,這種令人反胃的生産過程一直持續到1856年。終于有位18歲的化學家威廉·珀金合成了苯胺紫染料,取代了令人作嘔的“皇家紫”。
▽▽▽
奇葩顔料 第一名
木乃伊色
木乃伊棕,這是一種用木乃伊做的顔料
米歇爾·馬丁·德羅林的《廚房内部》就使用了大量的木乃伊棕▲
木乃伊棕曾是歐洲畫家非常熱愛的一種顔料,起初,木乃伊作為一種藥,被鋸成小塊或粉末狀,大量出口歐洲,但畫家們被木乃伊這種黃褐色所吸引,紛紛購入,還把它命名為木乃伊色。
裝有木乃伊棕的顔料瓶和藥瓶▲
倒賣木乃伊的商販蹲坐在牆邊,他要售賣的木乃伊看起來比他還疲憊…根據《史密森尼》雜志記載,這種“木乃伊棕”直到1964年才徹底消失,人們才不再使用木乃伊色,難道人們終于認識到這件事的殘忍了嗎?
No!隻是因為木乃伊已經不夠用啦!
早在1300年時,木乃伊竟然是一味藥,因為各種機緣巧合被做成了顔料。然後一炮而紅導緻後面木乃伊的原料都被幾乎消耗殆盡了
好在!藝術家們大多數時候還是用赭石來表現褐色,而現代化學的進步又使人工合成顔料,代替了以前那些稀奇古怪的奇葩顔料,人類終于可以文明、安全地畫畫啦!
以前的藝術家們為了畫畫真是太拼了啊!提到的部分染料知識,出自維多利亞·芬利2014年出版的書《色彩在藝術中的輝煌曆史》(The Brilliant History of Color in Art)!
(“超級藝考生”頭條号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我們尊重版權,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
~小哥哥小姐姐們,點關注瘦十斤哦,娛樂學習兩不誤~!下個SUPER STAR就是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