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對一個人的稱呼除了姓名之外,還有字、有号,甚至還會用家鄉地名、官職、家族排行、後世的尊稱等等來稱呼。比如詩人杜甫,姓杜名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故稱之杜少陵,因在家族排行第二,又被稱為杜二,又因曾做過工部員外郎、左拾遺等官職,又被稱為杜工部、杜拾遺等。
很多與人唱和或贈送、送别的唐詩中就有這些不同于姓名形式的稱呼,最多見的便是以一個人的家族排行稱呼他。如高适的《别董大》中的主人公董大就是董家排行老大的;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元二就是家族排行第二的;還有孟浩然的《送朱大入秦》、王昌齡的《送魏二》、杜甫的《送韓十四》等等都是如此。
但以家族排行稱呼的方法有時候也會帶來莫名的喜感,比如下面這首唐詩中的主人公,就太無辜了:
巴陵夜别王八員外唐·賈至
柳絮飛時别洛陽,梅花發後到三湘。
世情已逐浮雲散,離恨空随江水長。
這首詩所送别的是一位姓王的友人,此人家族排行第八,因而稱他為王八。在唐代,王八還不是罵人的詞,直到五代時期,王八才成為罵人的貶義詞彙。因而唐詩中的這位王員外被稱作王八是沒有絲毫不妥的。但現在看來卻有些莫名的喜感,讀題目就令人忍俊不禁。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賈至被貶巴陵後,恰逢好友王八被貶到長沙途徑巴陵,送别其赴任時所作。同為被貶的“天涯淪落人”,自然惺惺相惜,同病相憐。前兩句“柳絮飛時别洛陽,梅花發後到三湘”寫被貶谪的遭遇,春季柳絮飛舞之時被貶離開洛陽,而直到寒冬梅花盛開之時才來到被貶的目的地三湘。情景交融,給人一種人生飄忽、離合無常的感覺。
後兩句分别刻畫被貶谪之愁和離别之恨:世情已逐浮雲散,離恨空随江水長!人世悲歡離合、人情冷暖,二人都同樣經曆過,如浮雲聚散。而此刻離别,離情缱绻纏綿,如江水之深遠悠長!
這首詩以貶谪之人送遷貶谪之人,沉郁蒼涼,情緻深幽,離情别恨惆怅婉轉,言盡而意味隽永悠長,可謂是送别詩中的佳作。可惜後世“王八”二字語義有所變化,使得題目平添了莫名的喜感,令人忍俊不禁!
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