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起褲腿,穿上雨靴,梁立鋒全副武裝好,如果不是露出一副黑框眼鏡,以及略微帶點口音的“港普”,他已經和江門市赤坎鎮的村民們無異樣。一陣春風拂過,面前的300畝水稻蕩起綠波。等水稻收割後,田裡會種上蔬菜,同另外200畝蔬菜基地連成一片,加起來有兩個深圳機場那麼大。到那時,梁立鋒的“魚菜共生”基地便完成擴容,可年産8000噸供港澳蔬菜。
梁立鋒的合夥人還有羅偉特和譚慧敏,三人都是“90後”,來自香港,分别畢業于香港理工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樹仁大學。大學時并非主修農業,但6年前決心來到廣東省江門市發展,他們卻當起了職業農民,一步一步将夢想照進現實。
廣東天菜農業有限公司三位聯合創始人,最左邊的是梁立鋒。圖/中新網
從香港到江門
“魚菜共生”,就是把魚池裡的肥水經過過濾、生物分解、酸堿調控、細菌轉化等處理後,用于蔬菜種植。第一次接觸到這項現代農業生産的前沿技術,梁立鋒讀大二,“當時參加學校天台農場有機種植的興趣班,在天台上種菜,種的菜千奇百怪,長得也非常醜。我和羅偉特、譚慧敏是香島中學的同學,就叫他們來幫忙,人一多,天台就被打理得很漂亮,也很有趣。”
“如果套用‘魚菜共生’模式實現量産蔬菜,既能滿足生活需求,也能帶來效益。我們就想要不做個實驗,看看怎樣把這個事情變成量産的項目來做。”這3個還未踏出校門的年輕人躊躇滿志。但在天台上做實驗,弄得學校又髒又亂,“老師說不如你們再找一個地方繼續做研發。”香港寸土寸金,找到一個能夠完成研發、量産的基地,梁立鋒三人費了不少力氣,最終還是落空。
“後來就想,内地是不是也行?我們首選了廣東,這裡不僅和香港地緣相近、語言相通,而且地緣更廣闊,機會多。”理順思路後,他們把想法做成計劃書,給好幾個地方的農業局、人社局打電話,包括深圳、中山、惠州、佛山和江門。在梁立鋒的媽媽看來,這是一種笨方法,“人家為什麼要相信你們?”
“沒想到有兩個地方真的願意收留我們,一個是中山,一個是江門。”回憶起當時的情景,梁立鋒興奮中又略帶調侃地說,“江門免費提供一個200平方米的空置大棚讓我們做實驗,還帶一個幾十平方米的宿舍。”
江門是廣東省農業大市、珠三角地區最大的“菜籃子”。這座溫室大棚位于市中心55公裡開外的開平市蒼城鎮,坐落在江門規模最大的國家級農業基地——廣東江門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内。幾個沒有經驗隻有新鮮點子的年輕人認為,沒有哪個地方比這裡更合适,大學畢業後他們便正式進駐基地。
沒有港商的闊綽,創業基金就是三人積攢的不到一萬元的壓歲錢。“2016年7月,基地又幫我們申請了5萬塊的‘市場機動基金’,在添置實驗用的器材和物料、更新系統設備上,這筆錢起了很大作用。”梁立鋒對此很感恩。一切就緒,三人的分工也明确起來:梁立鋒負責系統的設計、搭建和運作,做過生物課代表的羅偉特負責蔬菜種植,譚慧敏作為唯一的女性成員便負責養魚和微生物研究。
“從來沒有養過魚,剛開始其實連一棵蔬菜都種不出來,所有東西都是從零開始的。”梁立鋒向《中國報道》記者介紹說,3個人都是半路出家,所有環節要靠實驗才能找到答案。“就是不停試錯。當我們的項目被列入江門扶持農村和農業建設項目之後,園區還專門派來兩名技術人員作指導。”
那段時間,梁立鋒平均兩個月回一次香港,“從香港再回來就一頭紮進大山裡”。他還記得,畢業到江門時剛好是夏天六七月份,大棚裡氣溫三十六七度再正常不過,“衣服越脫越少,好像穿泳褲最方便,因為不用洗衣服,後來被曬破皮,隻能又把全身裹起來。”難熬的是夜晚,“村子裡沒有路燈,蚊帳要蓋雙層,我們三個就躲在宿舍裡看韓劇。”梁立鋒的媽媽和姐姐一度以為他進了傳銷組織,專門跑來“解救”,梁立鋒哭笑不得。
一路走來“打怪升級”
系統運行後,第一批蔬菜被成功培育出來,不過梁立鋒他們發現,青菜發白發黃,經過園區裡的專家指導後才明白,魚池養殖系統中缺乏青菜生長需要的鐵元素和鉀元素。如果補充,就要額外添加,“添加物有化學的和天然的兩種,而一旦添加化學物質,不僅魚兒會死掉,蔬菜也達不到有機标準。”
試錯又一次開始。豬糞、殺魚後留下的廢角料,都曾是他們的實驗品,但無一成功。“後來我們發現,農村榨花生油産生的花生麸經過發酵後,可以很好解決這個問題。”他們曾統計,經曆過諸如這樣的改進,團隊采集的水質資料超過了3300組,記錄種植蔬菜批次有2600多個,研發時間最終拉長至3年。
梁立鋒清楚地記得,2017年8月末的一天,強台風“天鴿”登陸珠三角地區。當時某個階段的實驗已經接近成功,最終在收獲前夜,大棚被夷為平地。三人互相看着對方說不出話,過了許久梁立鋒蹦出來一句:“我們是不是要回香港找工作了?”“我們真的就回到香港,休養了一個星期才緩過來。”
園區很快注意到了他們的窘迫。“園區知道我們不容易,而且實驗對時間有要求,台風過後,就立刻又給了我們兩個各200平方米的玻璃智能實驗大棚。”梁立鋒感覺到了“滿血複活”。三人盤算,既然要重新開始,不如把之前讨論過的要整改、突破的地方,在新的“魚菜共生”系統中一一實現。“台風讓系統更新叠代,我們規避了以前有問題的環節,之後蔬菜也種得非常好。”梁立鋒特意提到,新系統建成那天剛好是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這讓他們覺得多了一種難以言說的力量。
一棵蔬菜從種子到成熟,夏天需要30天左右,秋冬季要40天。“和普通種植方法相比,在時間上沒有太大區别,主要是種植技術和種植方式不一樣,我們的另一個特點是種植周期比較穩。”梁立鋒介紹說,目前嘗試了有200多個蔬菜品種,主打的有10多種,像生菜、小白菜、芥菜、菜心等。2019年,基地每年能産出500噸左右蔬菜。
梁立鋒仍對第一次賣菜印象深刻。盡管已經獲得村子裡“試菜”阿姨的認可,三人卻不敢相信有人會買,但最終決定去開平市附近的蔬菜批發市場碰碰運氣。“晚上11點開市,當時車門一打開,買家烏央一下都跑過來了。”梁立鋒猜測,可能因為他們的菜菜梗比較潔白,看上去肥肥胖胖的,蟲洞也比較少,“即便價格比市場價高出20%~30%,但勝在綠色無公害”。
梁立鋒他們現在已經不用再去菜市場叫賣,拉菜的貨車能直接開到基地。還有一部分蔬菜越過伶仃洋,運抵香港。“往香港送菜也是在晚上,我們有外聘的運輸車隊,運到東莞或者深圳,那裡有一個轉運中心,第二天早上就能出現在香港的批發市場。”梁立鋒說,以前産量有限時多是拼車形式,大概一周運一噸左右,“今年擴産了,到時候就可以整車送到香港去”。
目前,他們成立的公司已經獲得“供港澳蔬菜生産基地”和“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産基地”資質。梁立鋒腦海中曾多次出現這樣的畫面:親戚朋友在菜市場選購自己種出來的蔬菜,做好後圍坐在餐桌旁享用。“這真的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他說。
“我們是灣區建設的受益者”
從蒼城基地出發,驅車一小時就到了開平市赤坎鎮,在當地鎮政府和村委會的支持下,他們流轉了500畝土地,今後這裡将是主要的蔬菜生産基地。
過去兩個多月,他們和村民一起翻土,先在其中300畝田裡種上優質水稻。“這麼大面積不能一開始全部種蔬菜,要慢慢擴産。我們在赤坎還有60畝魚塘,到時候抽掉魚塘裡的水,經過分解池後就能灌溉蔬菜。原理和在大棚裡差不多。”梁立鋒向記者描述說,新基地正中間有一棟帶天台的民房,視野非常開闊,他們已經從村委會租下這棟兩層小樓,“計劃修舊如舊,一樓用作會議室、辦公室和檢測室,二樓當宿舍。”
生活、工作上的變化已經悄然發生。回憶起2016年剛來江門,梁立鋒感歎說,那時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還沒有在國家層面鋪開。“當時我們也毫不知情,後來慢慢能感受到它的威力。”梁立鋒舉例說,以前回香港很麻煩,要走虎門大橋,經常堵車,花上三四個小時都很正常。“現在有高鐵、港珠澳大橋、南沙大橋多種選擇,這幾年創業,我們陸陸續續得益于這些基建,不僅回家更順暢了,蔬菜的物流成本也降低不少。”
梁立鋒還有很多其他新的體會。來江門前,盡管去過内地好幾個大城市,但對江門市鄉下,他心裡充滿未知。後來發現,江門的産業很多元,“這裡做爆米花機居然能做到世界第一,我們在一無所有的情況下被接納,說明隻要有想法,就有一個幫你實現的平台。”三人也用最好的禮物回饋了這片土地——不僅開始納稅,還在2019年底用他們的“魚菜共生”項目,在“中國青年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中奪得農業農村組全國第一名,為廣東省搬回金獎。
和當地人相處也讓他感到愉悅。鎮子上沒有商戶不認識他們三人的,還經常被取笑現在的皮膚曬得很黑。疫情暴發以來,梁立鋒已經有兩年半沒有回過香港。2022年春節,他和羅偉特去了村裡的阿姨家拜年,“其實就是去蹭飯吃的。”他向記者大笑說。
如今,譚慧敏已經和江門新會的男友成家,梁立鋒的工作也得到了家人認可。三人經常湊到一起暢想,可能未來5到10年,可以以香港和江門為家,以江門為生産基地,以深圳為科研基地。“大灣區裡的城市,每一個有每一個的優點,幫助我們的想法在不同城市裡實現。如果有香港青年想來内地做農業,我會推薦他們來。”梁立鋒說。
大/家/都/在/看
“錯換人生28年”案,判了!
美國制裁的惡果,不隻藏在這些航線裡......
真的辛苦了!這張照片,破防了
(來源:中國報道;作者:陳珂)
主編:劉倩
本期責編:陳冰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