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是明初作家羅貫中寫的一部曆史演義小說,因此帶有很強的個人情感色彩,和正史有明顯的差别。在陳壽的《三國志》中關于這段“三顧茅廬”的記載很簡潔,隻有區區五個字“凡三往,乃見”。然而在史書《九州春秋》和《魏略》中記載的卻是諸葛亮毛遂自薦。所以問題就來了,到底是劉備三顧茅廬,還是諸葛亮毛遂自薦呢?在諸葛亮的《出師表》中,他寫到“三顧臣于草廬之中。”所以可見确實是劉備拜訪諸葛亮,但事實的真相卻總是出乎意料。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揭秘這“三顧茅廬”的真相。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本号作者删除。圖片與内容無關,請勿對号入座)
首先小編給大家算個時間,劉備出生在公元161年,“三顧茅廬”發生在劉備屯兵新野之際,正是公元207年,這時的劉備已經46歲,此時的劉皇叔已經深得人心,算得上是個“老江湖”,而諸葛亮出生在公元181年,比劉備足足小了20歲。即便是諸葛亮再有才,按常理來說,以劉備這樣的身份會去“三顧茅廬”求諸葛亮的定國之策嗎?顯然不會,但事實卻是劉備去了!這就是有點說不通了,唯一可以解釋的就是諸葛亮給劉備“下套”,讓他“三顧茅廬”。
諸葛亮隐居南陽,懷才而不遇良主,他洞悉局勢,也深知天下大事久分必合,三分天下就是其中的關鍵一步。當時孫權據江東之勢,内有張昭,外有周瑜,還有自己的大哥諸葛瑾也在江東謀事;而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又有郭嘉許攸為其謀定天下,唯獨隻有這豫州牧劉皇叔,空有一腔匡扶漢室的熱血,就像是“有心殺敵,無力回天”的悲情“勇士”,也許是這崇高的理想打動了諸葛亮,若不助劉備一臂之力,豈不枉讀萬卷書。
但是古代的讀書人大都有心高氣傲的“脾氣”,諸葛亮當然也不例外。所以諸葛亮就肯定不會去毛遂自薦,而劉備當然也不會屈身去拜見諸葛亮,即便是聽過有這樣一号人物,在劉備眼裡也不過是個乳臭未幹的毛頭小子。所以諸葛亮就開始頻繁的出遊會友,并且“自比管仲、樂毅”,他用這樣的方式把自己“推銷”出去,當劉備頻繁的從他人口中得知,諸葛亮之才足以“經天緯地”之時,他便開始對其産生興趣,況且劉備現在也正是缺人之時。
按照現代的營銷學,一個人隻要在短時間内,看到三次同樣的廣告,就會激發起他想要深入了解,以及購買的欲望。
諸葛亮不停地推銷自己,很顯然這營銷前的準備工作做得很到位。
終于有一天,劉備準備去看看這諸葛亮究竟是何方神聖。諸葛亮當然也算準了劉備不日将到卧龍崗上,于是就故意避而不見,一來增加自己的神秘感,二來也是對劉備的考驗,看他是否确實是個值得輔佐的人。諸葛亮在暗,劉備在明,劉皇叔被觀察得清清楚楚。
劉備第一次去沒見到諸葛亮,但是在回去的路上遇到了諸葛亮的好友博陵崔州平,兩人相談甚歡,也讓劉備對諸葛亮更加的感興趣,不得不讓人懷疑這是諸葛亮安排好的,于是這“二顧茅廬”也就順理成章,這次劉備雖然還是沒有見到諸葛亮,但是見到其弟諸葛均,又進一步的了解了諸葛亮此人,并且留下書信一封,自古見字如見人,諸葛亮便閱其信知其人,終于第三次諸葛亮沒有避而不見,此時他們兩人也早已熟悉彼此的脾性。諸葛亮這一招避免了“王婆賣瓜”的尴尬,讓人更加的信服,實在是一妙計,也讓劉備覺得來之不易。這時的諸葛亮也拿出早就準備好的定國之策助劉備三分天下。
最後,還可以從作者的角度來理解。小說都帶有作者強烈的情感色彩,羅貫中據曆史記載,他曾和張士誠一起參加元末明初的農民起義,并一直都扮演着謀士的角色,但可惜最終取得勝利的是朱元璋,而羅貫中卻淹沒在曆史的長河中,所以他塑造的諸葛亮其實就是他自己,渴望得到賞識,能夠建功立業。
隻可惜,羅貫中永遠沒有這個機會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