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仙人
提到唐寅,大多數人知道的,應該是那些風流才子的故事。
然而很遺憾,“唐伯虎點秋香”這類故事雖然脍炙人口,但始終隻是藝術創作。
就像這副畫,落款處的人名寫的是唐寅。
但是,即便你從未拿過畫筆,也知道這是假的。
而且,他畫過山水,畫過花鳥,畫過寫意人物,卻惟獨沒有畫過老虎。
不過,唐伯虎年少成名,有“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美名,卻是名不虛傳。
明朝成化二十一年,唐寅參加應天府鄉試,考中全省第一,前途一片光明,由于成績太過優秀,當時的人們又把他稱作“唐解元”。
也就是這一年,他好像把一輩子的好運都用完了。
第二年的時候,唐寅與江陰的富家子弟徐經結伴,一起入京參加會試。徐經為人學術平平,企圖在科舉之中進行舞弊,結果事情敗露,锒铛入獄。
唐寅也因這層關系受到牽連,負責主審案件的官員無法斷定唐寅是否參與作弊,直接用一刀切的做法,判他終身禁考。
消息傳回後,曾經的天之驕子,變得人人唾棄,敬而遠之。
“海内以寅為不齒之士,知與不知,皆指而唾”。
敗失才名的“唐解元”回家之後,妻子也棄他而去,郁郁不歡之下,唐寅整日買醉,很快落得個身無分文。
沒有了生計來源,他便隻好賣畫為生,而且來者不拒。
素昧平生的商人祝壽,他畫;古代名家的名作描摹,他也畫;看完大夫付不起診錢,他還是要靠畫畫來抵藥費。
然而那時候,他的作品并不值錢,即便來者不拒,也一樣入不敷出。
後來,他看見市面上有關行樂的圖畫很暢銷,于是幹脆畫了大量的春宮圖。
有了收入,唐寅愈發在花巷買醉。
直到後來甯王出現,欲拉攏他去甯王府做幕僚,有了出仕的機會,他這才開始有了短暫的改變。
隻是,熟悉曆史的讀者們都知道,甯王之所以招兵買馬,是為了暗中密謀造反。
唐伯虎不願與甯王謀事,開始裝瘋賣傻,經常不着衣裳,瘋言瘋語。
甯王見他是這副模樣,會有損他的名聲,幹脆把他趕走。
後來,謀反的事情敗露,朝廷派王陽明出兵平叛,甯王兵敗而死。
唐伯虎免去一災,徹底斷了仕途的念頭,待回到原籍後,買了一處破宅子,取名桃花庵。
或是因為心态的改變,唐寅的作畫水平自此到達了巅峰,《山路松生》、《騎驢歸思》等佳作都是于此處作成。
隻是,像曆史上許多落魄的畫家一樣,這段時期的唐寅,已經淪入食不果腹的境地。
公元1523年,潦倒落魄的唐伯虎病逝,而桃花塢,除了那首《桃花庵歌》外,也終在滾滾曆史長河中慢慢朽去。
唐寅一生因涉及舞弊而急轉而下,雖有才名卻過于消極,加上又牽扯到曆史上極為敏感的謀反之事,所以課本曆來很少提及。
或許正因唐寅的一生如此落寞,後世人才給他附會了諸多風流韻事。
于是,一個落魄“解元”的失意人生漸漸隐去,留給後人的是那個機智風趣、玉樹臨風的才子。
小知識:文中的徐經,是徐霞客的高祖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