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雞的雞骨為什麼這麼軟?原文:[張恺豆腐]:将蝦米搗碎入豆腐中,起油鍋,加作料幹炒,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扒雞的雞骨為什麼這麼軟?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原文:[張恺豆腐]:将蝦米搗碎入豆腐中,起油鍋,加作料幹炒。
淸 袁枚《随園食單》雜素單
袁枚才華出衆,詩文冠江南,由于他的聲望與地位,使得他常常成為各地門生故舊、社會名流宴請的對象。以詩會友,同時也以食會友,“品味如品詩”,真是“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 袁枚不僅喜歡吃,而且每吃佳品,必命家廚登門求教,回來後向他報告要領,他随手做筆記。在食物原料方面,常見的谷物瓜蔬、家禽野味、飛鳥魚類等,樣樣齊備。在烹調技巧方面,焖、煎、燒、炒、蒸、炸、炖、煮、腌、醬、鹵、醉等制作方式,面面具到。光記下的豆腐就有九種之多,今天咱聊聊張恺豆腐。
袁枚愛吃豆腐,在《随園食單》,雜素單中,他說得最多的便是豆腐,有“蔣侍郎豆腐”“楊中丞豆腐”“張恺豆腐”“慶元豆腐”“芙蓉豆腐”“王太守八寶豆腐”“程立萬豆腐”“凍豆腐”“蝦油豆腐”等豆腐,這些豆腐制法口味各不相同。其中有帶名姓來源的六種,這些人都是袁枚先生的朋友至交,有的标明官諱的如蔣侍郎、楊中丞、王太守,也有直呼其姓名的,如張恺、慶元、程立萬。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他們的關系,标明官諱的都是比袁枚官大的,而且是現任在職的,侍郎、楊中丞、王太守。直呼姓名的是朋友或晚生,如程立萬是蘇州鹽商,張恺、慶元則隻晚生。雖雲晚生,但也不是泛泛之輩。
《随園食單》中張恺豆腐,記載文字并不多“将蝦米搗碎入豆腐中,起油鍋,加作料幹炒。”也沒标出張恺此人出處是幹啥的,後來曆代菜譜翻印者,對張恺也均無注釋,所以張恺是誰,是那裡人,大家均不知道。這也難說,曆史上有關張恺記載也不多,因為張恺隻是一個畫家而以。我知道張恺是在北京百衲2014秋季拍賣會,當時他的一副《山高望月圖》以起拍價5000.00,後來買賣多少錢,是何人買走了都不重要,關建是讓人們知道了張恺。
張恺(生卒年不詳),号樂齋,吳縣(江蘇蘇州)人,清後期宮庭畫家,曾總管如意館,善于畫山水、花卉、翎毛。宮庭畫家是個職業,是專們為帝王皇家服務的,其中不乏高手,比如郎世甯就是宮庭畫家。宮廷繪畫是整個中國古代繪畫一個小小的局部,這部分繪畫作品,由于時代離現在較近,其中的大部分作品又深藏宮内,不大為外人所知所見,故在相當長的時間裡,對這人群了解很少,不像市井畫家那麼出名。這一點有點像廚師界國管局的廚師,因為特殊情況,雖手藝好,确沒有地方名廚那麼風光。
就大清而言,乾隆時期宮廷繪畫藝術達到頂峰,宮廷畫家的作品有個特點就是“臣字款”。什麼是“臣字款”呢?即在畫家姓名前加署一個“臣”字,如 “臣郎士甯繪”“臣丁觀鵬奉敕恭畫”“臣王原祁恭畫”、“臣弘恭繪”等。而上拍的張恺的畫就是這樣的作品。張恺雖曾總管大内如意館,但還是官小名微,并末留下生卒年日。
如意館是宮中畫師作畫之處。是當年康熙皇帝設立的,原屬造辦處,郎世甯、艾啟蒙等西洋畫家都曾供職于此。位于圓明園福園門内東側二十景之一“洞天深處”的東北部,是一組四座四合院建築。主要從事繪畫創作,也兼制玉、象牙等工藝品。如意館不僅有自己專屬的畫家,還有專門的管理官員,執行繪畫任務是如意館的職能之一。鹹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火焚圓明園時,如意館化為灰燼。
康乾盛世過後,清王朝逐漸走向衰落,文化藝術的高峰已過,從乾隆後期到清王朝滅亡的100多年裡,宮廷畫家中董诰的作品市場表現最佳。此外,馮甯、方熏、李秉德、沈振麟、屈兆麟、缪嘉蕙、胡桂和張恺等人也有作品流通。張恺是江蘇蘇州人,曾受教于袁枚先生,後被選送入宮,至于當上如意館領導,那是袁枚去世後嘉慶年間的事。袁枚當時是江南詩壇領袖,張恺雖是宮廷畫家吃了官飯,亦不敢托大,每次回鄉省親路過金陵。必上随園拜訪老恩師,而且張恺亦是好吃善飲之人。《吳江縣志》,卷二十三載:張恺,字遐人,寫真為朱紀尊高足,性嗜酒,酒酣長嘯,聲若鸾鳳。看來這位老兄不光愛喝口,喝美了還好唱卡拉ok。
有一次師生二人喝美了,張恺知袁枚好吃說:“老師我在京城曾吃過一個菜,原料簡單制做也不複雜,要不給您做來嘗嘗。”袁枚一聽樂了,“小張,趕快去廚房做來我吃。”不一會兒,隻見張恺端上一盤金燦燦的一盤菜,袁枚用筷子夾一了點放在嘴裡,嚯,幹香軟韌,甚是好吃,随口誇道:“不錯不錯,味道好極了,用時髦美國話,那叫very good。”于是收錄在随園食單之中,并以張恺的名字命名,張恺萬萬也不會想到,時隔将近三百年後,他的名字樣都鮮為人知,但還有人津津樂道的,在研究他當時做的豆腐菜呢。
張恺豆腐原文是“将蝦米搗碎,入豆腐中,起油鍋,加作料幹炒。”從原料到制法,極似北京的一道菜炒幹爛豆腐。這菜的制法是鍋放在旺火上燒熱,倒入香油,燒至六七成熱後放入豆腐,用手勺翻攪搗碎,炒5至6分鐘;待豆腐已成碎末,水分慢慢炒幹,呈金黃色時,放入蔥末、姜末、精鹽,再炒2分鐘;待水份全部炒幹後,最後,加入醬油、黃酒和香油炒勻即成。有人管這菜叫雞刨豆腐,但幹爛豆腐真的不是雞刨豆腐。
雞刨豆腐是家喻戶曉的一道東北貧民名菜。因為這道菜裡的豆腐是碎的,好象被雞爪子刨過的地一樣,所以被人們形象的稱為雞刨豆腐。關于這道菜還有個笑話,說有家人娶一房媳婦兒,老公公叫新媳婦兒做盤“雞刨豆腐”。實際上雞刨豆腐就是把豆腐擱碗裡,用筷子一攪,加點鹽、蔥花兒、香油就成。可是老公公等了半天,正着急哩,新媳婦兒慌慌張張端着一盤連泥帶土的豆腐來啦。公公問:“這是咋回事兒?”新媳婦兒說:“作死難啦!跑了半道街也沒有找着雞,這是借來人家個鴨子給刨了刨!” 哈哈,這當然是玩笑。
雞刨豆腐是一道中國民間鄉村的粗俗土菜。不過是窮苦的鄉人喝酒時沒個菜。老婆見雞屁股剛下個蛋。拿來和手邊的豆腐一通亂炒。鼓搗出來的,誰想味道甚佳,漸漸的也成了一道菜。做法是用北豆腐,南豆腐絕對不行太嫩,用清水沖洗一下,控一下水,準備一些蔥白碎,多少不限,兩三個雞蛋。少許花椒粉或胡椒粉、精鹽。淨鍋開火加油約半兩,燒至三成熱起,将豆腐拿過來,用手兩把抓碎入鍋,不可用刀,不可太碎。翻炒,并把鍋内大一些的豆腐,撥成均勻豆腐碎塊,将豆腐炒至近乎失水,将三個雞蛋打入鍋中豆腐上,翻炒,将雞蛋均勻裹在豆腐中,将精鹽,蔥白碎,和少許胡椒粉或花椒粉加入鍋中。翻炒至雞蛋成熟出鍋。注意炒此菜油少太幹,油多太膩。雞蛋比例不要太多。不葷不素,就白粥,下小酒皆宜。
南方沒有幹爛豆腐,也沒有雞刨豆腐,卻有一道炒豆腐松,是以豆腐、海米、醬黃瓜、醬姜等為主要食材,以油、白糖、味精等為調料,通過煸炒的方法制作成的菜,這菜和袁枚記載的張恺豆腐有些相似。因為随園食單中有許多菜使用了醬黃瓜、醬姜來調味,而且還有海米。
下面制作随園菜張恺豆腐:老豆腐切成大塊,放入開水鍋中,加入1克鹽,加蓋,在中火上将豆腐燒到起孔,撈出,放入盆裡,劃上幾刀,瀝幹水分,片去表面老皮;醬瓜、醬姜用冷水浸泡切成細末。蝦米切成細末。炒鍋置中火上,放入香油,燒熱,下豆腐,用炒勺不斷煸炒,到豆腐幹燥呈金黃色時,下入醬瓜未、醬姜未、蝦米末、蔥花,煸炒出香味後,再加入香油、醬油、精鹽、白糖、煸透入味,在淋上芝麻油即可。制作此菜時香油要分幾次放,炒豆腐要掌握适當火侯。如火太旺,油太熱,豆腐會炒糊,這時可将鍋端到微火上炒,等油溫下降,再端到旺火上繼續炒,并淋一點香油。如此随炒随放油,使油慢慢浸入豆腐中。成菜色澤金黃,味道幹香,吃起來柔軟有勁。
文章原創,頭條首發,部分照片,摘自網絡,
特此鳴謝,若有侵權,敬請告之,馬上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