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羊湯,才能熬出河南燴面的尊嚴。
01
在河南,提到面,自然繞不開河南美食的标簽——燴面。
從上世紀50年代到現在,燴面的品類林林總總,不一而足。
河南最老的一家燴面館應該是合記,老大哥的地位可謂根深蒂固。
蕭記緊随其後,在羊肉燴面的基礎上,加入海參和鱿魚,獨創了三鮮燴面。
裕豐園燴面湯濃色白,味美香醇,加入當歸枸杞等中藥材,形成了滋補燴面。
當然,除了這些燴面大拿,河南各市縣的燴面也各具特色。
像方城燴面,湯、面和辣椒油都是經過精心挑選,揉面、熬湯、炸辣椒油,都很講究。
原陽燴面,以湯肥肉瘦聞名遐迩,因其燴面分量不同,店家往往稱呼燴面為“大碗小碗”,而非“大份小份”。
葉縣燴面,則是以生羊肉炝鍋,以羊蹄、羊排熬湯,肉湯肥而不膩、淡而不薄,很是爽口。
還有很多燴面品類,諸如尉氏燴面、浚縣燴面、米河燴面等等,口感各有千秋,難以定論誰是魁首。
如果你是燴面愛好者,一定吃遍了這些有名的店鋪,但今天要說的這碗燴面,你還真不一定吃過。
02
2015年,耀軍燴面異軍突起,成為河南燴面界的一個新貴,因其燴面“不膩不膻,快速出餐”而廣受食客熱捧。
2016年底,耀軍燴面新研發的“酸菜羔羊燴面”面世,口感比之前的燴面更勝一籌。
說到酸菜,你肯定第一個想到酸菜魚,又或者是賣泡面的汪涵,至于酸菜燴面,怕是你想都不敢想。
這碗燴面裡,有酸菜、檸檬、鹌鹑蛋、羊肉,當然,還有勁道柔筋的面條,以及不膩不膻、香氣撲鼻的羊湯。
酸菜羔羊燴面用的是自然發酵的酸菜,酸爽的口味很地道,而且麻辣也不過分,它隻在舌尖打個轉兒,就變成了溫熱,順喉而下,暖胃去了。
檸檬解膩酸得自然,鹌鹑蛋來自内黃,羊肉則來自呼倫貝爾大草原……
選用無添加的一加一天然面粉。在不同季節,在面粉中加入相應比例的食鹽、純淨水,反複醒揉。
人工和面,手工拉制,煮出的面條彈滑柔筋,很是爽口。
03
作為一碗有格調的燴面,以上隻是毛毛雨,大頭還是熬湯。
熬湯用的羊骨,依然來自内蒙,選用上好的羊腿骨和羊脊椎骨,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
耀軍燴面創始人張耀軍說,用羊腿骨和脊椎骨的合理搭配,可熬制出更鮮濃的羊湯。
羊骨放入鍋中,兌入冷水,慢火加熱,直至沸騰,撇去浮沫,撈出羊骨,清水沖洗,而後步驟複如上。
兩次的清洗,使羊骨中的血沫消失殆盡,再撈出放入壓力罐中,加入一定比例熱水熬煮。
因為是高壓熬煮,故而用時很短,熬好後,你會驚訝地發現,水和油已徹底分離了。
此時,工作人員會将上層羊油盡數瀝出,加入一些蔬菜、天然草本調料和食鹽,放入熱鍋中熬煮,
“不膩不膻”,就來自于這個極為重要的一步。
處理好的羊油,保存了羊肉自然的香味,而膻膩二字則和羊湯徹底絕緣了。
工作人員再将這些羊油放入羊湯中,急速打勻,二次融合;這個過程很迅猛,且用時較長,最後的結果是,水油融合到了一起,形成了獨特的湯底。
就因為這個獨特的湯底,使耀軍燴面有了美味的尊嚴。
04
張耀軍說,現在的年輕人都比較時尚,喜歡酸辣口兒,但是,很多人對燴面的膻膩都敬而遠之,所以,我就想到了這款“酸菜羔羊面”,酸菜解膩,羊湯不膻,而且出餐快,能為顧客節省不少時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