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好啊。
後台經常有人點播書單,其實我平時都有陸陸續續在小紅書(ID:黎貝卡)和微博随手分享,前段時間我也錄了幾個視頻,精選了幾本特别想推薦的書,想看的小夥伴點藍字就可以~豆瓣最高9.2,它給我帶來的改變不亞于好好穿
之前在“我愛這花花世界”寫過一期主題是改變我的觀念,影響我生活方式”的幾本書(點這裡複習)。那天聊到這個主題,我發現工作室的小夥伴們都很有分享欲,于是想到幹脆請她們來分享一期,我自己也很想看看,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年齡段(她們大部分都在20 )的關注點和受影響的點有什麼不同。
所以這一期,書的種類很豐富,從飲食、睡眠、時間管理到低欲望的生活方式等等都有。
裡面有的書我之前推薦過,但大家受啟發的點和我不太一樣,所以也一并分享出來。無論你看沒看過這些書,都可以看看不同視角的讀後感,來評論區一起交流~
話不多說,一起來看看:
(例牌申明:本文不含任何商業軟性植入)
《你是你吃出來的》
推薦人:JOY
“這本書改變了我的飲食習慣!”
産後三個月,整個人的狀态還不錯,身材快恢複到産前啦,以前的褲子基本都能穿了。原因有很多,吃對肯定是其中一點。▼
關于怎麼吃得健康我以前可以說是一竅不通。懷孕的時候開始更加關注這塊。當時看了醍醐灌頂,立刻就用上,開始調整自己的飲食結構。
最大的改變是早餐。以前我很愛吃包子饅頭那些,速凍食物吃起來方便。看完調成多吃粗糧,紅薯玉米成為早餐主打。澱粉含量少,飽腹感還更強。▼
我一直都是更愛吃蔬菜,不愛吃肉,但這樣蛋白的攝入太少了,以前老是手腳冰涼、便秘可能也和這個有關系,懷孕後特意多吃肉,每天吃雞蛋、喝一瓶牛奶、喝豆漿、吃堅果,定期吃魚或者蝦。現在生完喂奶中,也有保持這個習慣。▼
爸爸比較愛抽煙,我也會提醒他要多吃水果,多運動。爸媽年紀大了容易缺鈣,多提醒他們每天喝牛奶(雖然說了也不一定會聽,害。)
它是營養醫生寫的一本書,讀起來很輕松一點都不晦澀,身邊讀過的朋友基本都說很有用。
之前看的是電子版,最近買了紙質版打算再看一遍。看完讓我對營養學很感興趣,甚至在想,要不要去考個營養師證呢?
《如何成為不完美主義者》
推薦人:sumsum
“尋找最佳路徑并不是我們人生的目标,向前發展才是。”
不要因為一件事太小、暫時沒法做到很好,就不去做。
生活中有非常多這樣的例子,比如下班太晚了,沒法去健身房,今天就不鍛煉了;等人的時候想打開電子書,感覺朋友快到了,晚上回家再看吧。▼
其實這就是“完美主義”的約束,因為心裡有更“理想”的目标,甯願放棄微小的進步。
放下完美主義的執念,能做一點是一點,久而久之反而能做到更多。因為正是日常裡這些一次又一次的小決定最終左右了我們人生的走向啊。
這點對我生活影響還蠻大的,比如不會再因為隻有10分鐘就不鍛煉、不會因為隻能看兩頁書就不看,慢慢學會享受“進一步有進一步的歡喜”,不糾結于事事完美,先去行動才是最好的策略。▼
《麥肯錫情緒管理課》
推薦人:大喜
“不要用跑50米的心态去跑馬拉松”
最近看了很多情緒管理相關的書,其中這本對我幫助最大,緩解了近期很大一部分的焦慮。
以前我有一點“追求完美型人格”,常常會因為對自己要求過高,做事情時感到焦慮,或是開始之前因為心理負擔太重而導緻拖延。
這本書提出了【心理韌性】的概念。在設定期待值時,用“最好能”代替“一定要”——比如我最好能通過這門考試,但不是一定要。能達到理想狀态當然最好,如果沒有達到,我們也不會感受到絕望。下次做這件事的時候,就不會有很大的心理壓力,依然可以信心滿滿地再次挑戰。
畢竟,不能用跑50米的心态去跑馬拉松呀~▼
《做二休五,錢少事少的都市生活指南》
推薦人:獅涵
“不需要每一頓都吃得很美味”
這是一本看完非常平靜的書,久在浮躁的網絡世界裡,突然找到一片居心地的感覺。
我先是非常好奇什麼樣的工作能做2休5,看完之後發現作者的工作并不适合我,但他的生活理念值得我借鑒。
比如租金預算有限,就搬到東京的郊區住。我這兩天也租了一個稍微遠一點、更安靜的房子,踏出了消費降級的一步。另外,關于購物,作者提到不要為了特價而買,要有用才買,希望以後我可以做到買真正喜歡且有用的物品。▼
飲食的觀點是吃粗食,一菜一湯解決。自從規律運動之後,我也簡化了吃飯這件事,比如上完健身課回家水煮蘑菇和青菜,已經能接受清淡飲食,不需要每一頓都吃得很美味。
至于為什麼平靜,大概是因為作者教會了我,不去追求過多的欲望,滿足于當下。▼
推薦人:魚魚
“低程度的安定最棒了”
原本以為是雞湯文,作者有點凡爾賽地分享他的『隐世』生活,我就純圍觀且大幾率不認同吧,沒想到超peace地看完這本書,甚至有點向往~
有點好笑,他去問流浪漢怎麼生活,想分清隐居和流浪的區别,結果流浪漢大哥吃的穿的比他還好hhh。▼
85後的作者,不開智能電話,幾乎不社交,認真地對待着每天的料理、洗衣、環保與日光浴。他“做二休五”的生活已經過了七年,“低程度的安定最棒了。”好像是那麼回事~
很佩服作者想事情的直接與通透,雖然不會過上他那麼簡樸的生活,也很是向往沒有“那麼多事情”、能随意散着步、專注地看天空看樹木看水流的每天了~▼
《親愛的安吉維拉》
推薦人:好白
“看完有種被珍視的感覺”
它是作者阿迪契給好友的一封回信,對于好友問起的“如何養育女兒”的問題,作者給出了15條溫柔又堅定的養育建議。比如——
建議三:告訴她“性别角色“是徹底的胡扯。絕對不要讓她“因為你是女孩”所以該做什麼或不該做什麼,這樣會讓她的發展因為性别而受到限制。
建議六:教導她質疑語言。語言是我們的偏見、信仰和臆斷的溫床。
我以前會無意識地跟湯圓說“女孩子不要做這麼危險的事情”、“女孩子應該怎麼樣”,看了書之後,我再也沒有這麼說過。家裡人說類似的話,我也會在小湯圓面前反駁他們。語言不是中性的,它會滲透進我們的潛意識,日積月累成為某種成見。▼
小湯圓剛出生那會,我們給她買了好多粉色和小碎花的衣服。現在我有一半的時間給她穿中性色、男女寶寶都能穿的衣服。
等她能自己選擇,喜歡穿啥玩啥留什麼發型,至于要不要結婚、生不生娃,隻要自己想好,老母親都支持。▼
《每天最重要的2小時》
推薦人:王一
“把最重要的心理能量和注意力,留給自己”
每次一看完時間管理方面的書,就期待自己能把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條。結果事實并不會這樣,很受挫,很沮喪,覺得書白看了,我今天加完班就是這種感受!不過這本書确實改變了我的一些想法和行為。
1.人的心理能量是有限的,把最重要的心理能量和注意力留給自己,要學會說“不”。我以前不怎麼會拒絕别人,但又是個記性差、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的人,現在有餘力才幫忙。▼
2.關閉手機上大部分的消息提醒,隐藏電腦上的微信圖标。因為“我們的注意力系統天生就會讓你關注那些讓自己分心的事”(從狩獵時代遺傳下來的警惕性),毫不分散的注意力本來就是不自然的。
我無論如何都不能忽視一閃一閃的消息提醒,索性就都關掉了。之前還擔心會耽誤事,其實不會,真正着急找我的人,自然能找到我。▼
《親密關系》
推薦人:璐璐
“所有親密關系裡的情緒、反應,都是自己内心世界的映射”
這本書估計在很多榜單上都有,被推爛了。雖然不少例子都是以婚姻舉例,但普适于親情友情和愛情。讀起來比想象中有意思,不是難啃的無聊雞湯。
所有親密關系裡的情緒、反應,都是自己内心世界的映射,甚至和事情本身沒有太大關系。
每段關系都不是永遠美好的,也沒必要把親密關系帶來的煩惱硬包裝成甜蜜的負擔,它就是有負擔!一段關系是否長久,跟雙方對自己的接納程度、以及對别人的包容度有關(不涉及原則底線的包容度)。我個人覺得,從内心接納自己是與人相處的關鍵,對待别人的方式就是對待自己的映射。▼
尤其我不喜歡親密關系裡的犧牲感,這不就有點PUA那味嘛。一段好的關系應該是舒服和松弛的。不想聽到“我都是為你才怎麼樣”,接受“好意”的這方并不會覺得享受。
希望大家都适當自私,别委屈自己,也别欺負别人就行。▼
《睡眠革命》
推薦人:TK
“睡前和醒來都預留90分鐘的緩沖時間”
以前我一直認為“想改善失眠無非早睡和運動”,但對我來說都很難堅持。強迫自己去做做不到的事情,到頭來事倍功半,失眠也沒好轉。
看這本書才發現,原來我一直都不明白身體晝夜規律。這本書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對“睡眠”的看法:以前是逼自己睡覺,現在是給自己創造更放松、舒适的睡眠環境。
整本書前半部分講原理,後半部分講具體操作,隻有200多頁,讀起來不費力。▼
書中有好幾處讓我頓悟的地方,讓我知道“原來我錯在這”!比如:
睡前和醒來都預留90分鐘(理想90分鐘,至少30分鐘)的緩沖時間,不是說什麼都不做,而是“無論你在做什麼,試着放慢速度,把那些會影響睡眠或者迎接新一天挑戰的因素暫時擱置。”
我之前睡不着很大原因是習慣晚上寫稿,寫完立馬睡,沒有給自己留夠緩沖時間,才會一躺下就開始胡思亂想,越睡不着越緊張,越緊張越睡不着,惡性循環。▼
最近在努力把半夜加班習慣改成早起完成。晚上11點前就開始遠離電子産品(遠離藍光),睡前看半小時書,護膚整理東西半小時,12點入睡。
真的開始奏效!隻睡7個小時卻比熬夜睡8小時感覺都要好,是久違睡飽的感覺。
《柳林風聲》
推薦人:徐捆粄大人
“提高了我對生活的感知力,能感受到夏風跟秋風吹拂植物的不同”
這本書是作者寫給兒子的睡前故事,雖然是童話,但從6歲到60歲都可以讀。我都是睡前看幾頁,不會放不下但是可以慢慢咂摸。
景色描寫非常治愈,讓人一邊讀一邊在腦袋裡面自動浮現畫面。平常上班很累,下班都是淩晨,不要說觀察生活了,甚至對很多東西都是麻木的。但是看了這本書之後,我現在偶爾也會發發呆,觀察周圍的事物,能感受到夏風跟秋風吹拂植物的不同。
對于友情的贊美也是我喜歡的原因之一。這兩段話是水鼠蘭特對鼹鼠莫爾的安慰,很窩心。我的朋友們就是一直這麼溫暖又善良地照顧着我,沒有任何高高在上的姿态,帶我學習新的知識而且很顧及我的感受。▼
黎貝卡的話:
好啦,這期書單就這裡了。
今天在熱搜看到#突然覺得讀書真有用#,其實閱讀對我來說除了拓寬認知邊界外,更是一種找回專注力的方式。前不久還看過一個小科普,說每天閱讀幾分鐘就能緩解不少壓力。每天的閱讀時光都是我最平靜最滿足的時候。
有點好奇的是,你們有沒有什麼時候發出過類似“讀書真有用”的感歎?
你們還想看什麼主題的書單,或者有什麼好書推薦,歡迎随時來留言區跟我分享~
最後照例跟大家分享近期plog。最近的廣州真的入秋了,早晚變得涼爽,迎面吹來的風裡有幹燥的草木香氣,陽光是充滿善意的,樹葉雖然沒有明顯變黃但像加了一層金色的濾鏡,就連落日晚霞都變溫柔了……
前段時間陸續收到朋友們寄來的新書,又有書看了,開心~
祝大家都能享受讀書的樂趣。
我們明天見,晚安:)
編輯:66
統籌:meow、JOY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