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個新詞:三十而“立”。
立遺囑的立。
不是開玩笑。
據《中華遺囑庫白皮書》數據顯示,截至去年,90後立遺囑總人數達到1204人,較去年增長了80%。
也就是說,立遺囑這件看起來跟年輕人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事,如今被越來越多90後、00後劃進待辦清單。
當年輕人嚴肅地思考“生死”,你就會發現,那些遺囑裡藏着的不是恐懼,而更像是對未來的審視。
1
這屆年輕人,已經提前立好了遺囑
“擔心自己突然不在了,沒來得及給愛的人留下什麼。”
“不提前交代清楚,要是出了意外多憋屈。”
“無法确定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如果沒交代點啥就走太遺憾”。
總而言之,這一屆年輕人走進中華遺囑庫的理由五花八門。
知乎一名叫@啾啾的網友說:
“在我爸突然去世時,很想知道他究竟對死亡是怎麼想的。”
“他會有什麼話要對我說?對這個世界說?會有什麼未了的心願?對留下的東西會想怎麼處理嗎?但是他沒有機會說,也沒機會對我們任何人說,就走了。”
“我就在想,我不想走得這麼遺憾。”
一位立遺囑的23歲的外賣小哥說,因為送餐趕時間,在車流中受傷甚至死亡的情況不在少數。
因此提前拟好了一份遺囑,萬一自己遭遇意外,爸媽好有份保障。
另一方面,随着疫情的蔓延,也随之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人們對于死亡的認知。
網友@小葉在網上寫下這樣一段話:
“以前我從沒有想過死亡這件事,因為我覺得這種事情離我特别遠。直到疫情的出現,看到新冠逝者家人痛哭的視頻,看到每天都在新增的感染和死亡數字。讓我越來越覺得,死亡與年齡無關,不是年輕就可以遠離。”
“我們其實可能離死亡很近,所以想到了立遺囑這件事。”
據中華遺囑庫公開的數據顯示,在新冠疫情最嚴重時,全國留下微信遺囑的數量最多。
而最高峰時,小程序一天能收到上千份微信遺囑。
從談遺囑色變,到90後、00後立遺囑成為一種現象,中華遺囑庫管委會一名叫陳凱的主任認為,這種對生死态度的轉變,恰恰是一種理性的态度。
安排“身後之事“,與其說是終結,不如說是延續,也讓死亡不再是一片虛無與黑暗。
它并不代表人們對死亡沒了恐懼和焦慮,而是讓人能夠在制定遺囑的過程中,重新審視自己過往的人生和将來。
2
90後、00後立遺囑,能立什麼?
根據“白皮書”公布的數據顯示,跟00後相比,90後的遺囑中涉及房産的較多,占七成的比重。
除此之外,與其它年齡段的人群不同的是,支付寶、微信、QQ、遊戲賬号等“虛拟财産”的納入成為90後、00後一個突出的特征。
“我要把省下來錢留給父母,把還沒用的文具留給姐姐,把遊戲賬号給我哥。我怕男朋友會睹物思人,所以我隻打算留給他屬于我們的情侶手鍊……”
這是一名大三學生記在筆記本上的遺囑事宜,為嚴謹起見,她還在遺囑署名處按下了自己的手指印。
另一邊,一位叫做@一丁的知乎網友,打趣寫到:
每隔一個階段,就會更新自己的網絡遺囑内容。比如上次修改,就把她的貓從爸爸改成了給前男友,原因是爸爸前陣子應酬太多沒照顧好她的狗,因此剝奪了他的貓貓繼承權。
立遺囑,本是一件嚴肅的事情。而當這些字眼和年輕人相連,竟然沒有絲毫避諱,更多是大方地讨論和思考。
另外,不少人會把遺産留給那些在生命中給過自己溫暖的人,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表達謝意。
中華遺囑庫一名叫楊穎儀的工作人員表示:
很多老人總是“牽扯”很多,有時會考慮哪個孩子更孝順,有時又會牽扯哪個孩子情況差點,為了避免分配不均,他們會盡可能地提出更多問題。
“他們明白死亡将近,一定要慎而又慎,要兼顧所有人”。
但年輕人不會。在決定立遺囑之前,繼承人往往隻包括“最重要的那個人”。與此同時,他們也明白,遺囑可以随時自行更改,這并不是一次性買賣。
網絡時代下成長起來的一代,似乎更加坦然面對死亡。也讓我們看到,冷冰冰的生死之外,遺囑還有很多溫暖的含義。
可以預測,随着時代發展,更多人會接受這種現在看起來較為前衛的行為方式。
3
人生無常,立個遺囑也挺好
一名叫王俞的上海女孩,前段時間登上微博熱搜。
92年出生的她現在在當地一家醫院做ICU護士。或許是感受了太多生命無常,正值壯年的她,在遺囑裡寫道,自己去世後,要将自己的一套房産留給閨蜜。
“我為什麼要把房子給她,是因為我相信她會按照我的想法去做,我希望如果我發生意外她能夠像我一樣有時間可以去我爸媽家看看他們就可以了。”
在她看來,父母并不缺錢,但他們隻有她一個女兒,如果自己突遭意外,父母最缺的或許就是關愛。
當然,接受死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們大多數人,都難以做到她那樣的豁達。
畢竟,死亡更像是一個迷,一個巨大的謎,是最終的失控,是我們所熟知的存在物的不可思議的消失。
正因如此,我們會在生活當中無意識地去回避,由死亡帶來的焦慮。
但回避之後,焦慮并不會消失。隻有正視自己的有限,才能賦予自己生命更多的意義和價值。
知乎@随風而動的一句話,給我很大的感觸:
“不知死,焉知死”。
如果你不知道死亡對自己、對身邊每一個在乎你的人意味着什麼,你可能不會好好珍惜與他們在一起的許多日子。
大津秀一是一位臨終關懷醫師,他在陪伴上千位絕症患者走到生命終點後,寫下了一本書做《臨終前會後悔的25件事》。
在這25件事當中,排第一的,是“沒做自己想做的事”。而第二個遺憾,則是“沒有實現夢想”。
無獨有偶,美國一名叫博朗尼的臨終關懷護士,也發了一個帖子,叫:“臨終前你會後悔的事”,在外網站上被瘋轉。
最後悔的事,是:希望當初我有勇氣過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而第二條,則是:希望當初我沒有花這麼多精力在工作上,錯過了關注孩子成長的樂趣,錯過了愛人溫暖的陪伴。
因此,這一屆年輕人看似“魔幻”的立遺囑行為,實際更像他們在以自己的方式,思考和探索“生死”。
人們常說的,将生命中的每一天當成人生最後一天來過,你會更加珍惜眼前一切。
那麼,在立下遺囑的那一刻,或許我們就能知道在死亡臨近時,自己真正應該重視的是什麼。
就像奇葩說辯手陳淩嶽說的:
“我們應該接受死亡的必然性,這能夠讓我們更加珍惜時間,以過好餘生。”
或許現在的我們工作很累、生活很糟、自己很孤獨。在同時,我們也要知道,在死亡面前,任何的困難都不是同等量級。
或許現在的我們決定不了自己的命運,但并不妨礙,我們在人生的盒子裡留下自己想要珍藏的東西。
或許,我們無法預測死亡最終到來的時間。但是,卻能通過這樣一次機會,想清楚自己究竟要怎麼活。
-THE END-
●本文為MBA智庫原創首發,轉載請聯系我們。作者:千一,90後職場觀察員,深夜碼字的不太自由撰稿人。MBA智庫——管理者專業學習成長平台,兼具熱點與幹貨,頂尖管理知識、進階職場指南。APP、頭條号、微博@MBA智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