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7歲女童欣欣(化名)最近一段時間總是腹痛、嘔吐,竟是胃裡的一團黑東西在作怪。5月11日晚,在泉州市第一醫院消化内鏡中心裡,當這團黑東西取出時,着實讓在場的醫生吓了一跳,竟是一大團的頭發,且足足裝了一盆。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該院小兒外科醫生留金獎告訴記者,在五一假期,欣欣就持續出現嘔吐、腹痛的症狀,為了查實原因,家人輾轉多家醫院都未果。“來到我們科室時,小女孩看着雖然有些瘦削,但精神狀态還不錯,不過兩側的頭發看起來有些稀疏,有許多新長出來的新發。”
經過胃鏡檢查後醫生發現,在欣欣的胃裡有類似頭發的團塊,且占據了大部分的胃内空間。在了解中得知,欣欣在日常生活中有吃頭發的習慣。但對于孩子何時開始吃,欣欣的家人并不知曉。
該院内鏡中心主任陳相波說,吃進的頭發不會被消化,頭發會随胃的蠕動逐漸粘連纏繞形成小的毛球,長久以往,毛球與胃内分泌的粘液,食物纖維等混繞粘連,最終越積越大,逐漸占據胃内空間造成胃腔堵塞梗阻,出現腹脹,腹痛,進食嘔吐,營養不良,消瘦等表現。陳相波說,這種愛吃頭發的行為,在醫學上被稱為“異食癖”。為了取出胃内的異物,該院消化内鏡中心、麻醉科、小兒外科等進行多學科會診,并征得患兒家人同意,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手術,成功從欣欣胃裡取出一大團的頭發異物。目前,欣欣恢複良好。
事後,醫生從欣欣家人口中得知,從去年開始欣欣就獨自一人到市區一寄宿學校讀書,隻有周末才能回家與家人團聚。欣欣的母親說,欣欣平時挺活潑的,雖然剛到寄宿學校有些不适應,但之後就慢慢适應了。學校老師反饋過來的情況,也都說孩子在學校跟同學的交往也都挺正常的。孩子為何會有異食癖,她也是一頭霧水。
對此,留金獎表示異食癖産生的原因與鐵、鋅缺乏,心理因素,性格特點,家庭缺乏教育等因素有關。但更多的是由心理因素造成的,往往與家庭忽視和環境不正常的現象有關,孩子初期因無照顧,擅自拿取異物吞食,日久成為習慣,變成不易解除的條件反射。
對于有“異食癖”傾向的患兒,留金獎建議,應及時就醫,進行心理評估、微量元素的檢查等,以幫助患兒徹底“戒掉”吃異物的行為,擺脫不良生活習慣。家長需要多關注兒童的情緒,多給予關愛,切忌簡單粗暴,注意孩子的行為、飲食方面的異常。
來源:泉州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