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今天為什麼要讀古詩

今天為什麼要讀古詩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7 00:18:39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思聊工作室

睡前聊一會兒,夢中有世界。聽衆朋友們,晚上好。

最近,“現代人是否還需要讀古詩”的話題引起熱議,不少網友還提出了“古詩鑒賞有沒有标準答案”的疑問。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件事。

今天為什麼要讀古詩(我們為什麼還需要古詩)1

圖源網絡

詩歌是一門語言表達的藝術。深植于中華文化傳統中的古詩,彰顯了漢語表達的特殊魅力。相較于其他文體,古詩的最大特點是短小精悍,講求用雅訓凝練的語言實現抒情表義,含義深長的同時又追求音韻協調,往往琅琅上口,易于記誦。時至今日,古詩依舊是現代生活中生機勃勃的文化存在。

我們看到冬雪紛飛,不免信手拈來“燕山雪花大如席”;目睹銀裝素裹,不禁感慨“千樹萬樹梨花開”;感喟山嶽巍峨,難免援引“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贊譽瀑布奇觀,未嘗不想起“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我們以“會當淩絕頂,一覽衆山小”砥砺自我,以“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勸人奮進,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寬慰友人,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安定内心……這些詩句以其意象、哲理、才思擊中人心,精當易曉,便于記誦,存續千年而韻味不損。

有人說,中國人想真正體會母語表達的魅力,繞不開古代詩歌這座豐碑。這些詩歌用今人仍能看懂的漢字進行排列組合,為抒情表義給出靠近最優最美之解。在知識折舊率頗高的現代社會,古詩經久不衰,給人以才脫筆硯的生命力和新鮮感,恰是其作為卓越漢語表達藝術的體現。

情郁于中,不得不發,詩歌是人之情感意志得以表達的載體。“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于中而形于言。”古人将人生體驗、生命思考、事物觀察都彙聚到詩中,創造了一個包羅萬象的古詩世界。相似的生命經驗,往往促使今人與古人在情感與思想上發生同頻共振。閱讀時的片刻感悟存留心間,會在日後需要的時刻迸發出震撼人心的力量。

我們能在古詩的字裡行間,體味到多種情感力量。陶淵明“刑天舞幹戚,猛志固常在”的堅毅卓絕,杜甫“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片雲天共遠,永夜月同孤”的孤獨悲怆,蘇轼“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九死南荒吾不恨,茲遊奇絕冠平生”的豁達超然……每每看到名留千古的時賢俊彥都曾飽經風霜,我們更加理解了“艱難困苦,玉汝于成”的道理,借古人不平澆胸中塊壘,一時的挫折便顯得不再難以逾越。

今天為什麼要讀古詩(我們為什麼還需要古詩)2

圖源網絡

毋庸諱言,個體的經曆、眼界和思考都是有限的,古詩世界以其豐富多元、深邃開闊,幫助我們拓寬視域,打開格局。杜甫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窮年憂黎元,歎息腸内熱”“可憐處處巢居室,何異飄飄托此身”,李紳的“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綱的“但得衆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臣殘陽”……這些千古名句無一不在敦促世人推己及人,悲憫衆生,啟發我們超越個體的生命局限,将遠方的生靈納入到視野之中,擁有己饑己溺、民胞物與的情懷。

今天,身處現代文明之中,生活節奏飛快,不少人眼中隻有屏幕,反倒與自然有了隔膜。而農業文明中的古人,親近自然,深情體物,“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鳥山花好兄弟”。他們留心夏季的“映日荷花别樣紅”,流連秋日的“晴空一鶴排雲上”;捕捉“閑看兒童捉柳花”的情趣,感受“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境界。借助讀古詩,我們得以暫時跳出日常瑣屑,凝視造物的神奇,發掘自我的詩心,給緊張的生活添一份詩意。

古詩是今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庫,其中的胸襟抱負、溫厚美德、日常哲思、閑情逸緻,給予我們情感思想的共鳴、人生智慧的啟迪和美的享受。那麼,古詩鑒賞究竟有沒有标準答案?或許沒有。像李商隐的無題詩,至今冥難索解,聚訟紛纭。從正确的語詞訓诂和創作背景出發,盡可能地發見詩心,給出合情合理的解讀,是古詩鑒賞的重要旨歸。古詩闡釋的魅力就在于在确定組合中探尋多樣性和可能性,這也是古詩言約旨豐的獨特意蘊之所在。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隻相似。”以此觀之,古詩就像永恒存在的江畔明月一般,照耀一代又一代人的生命,滋養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

這正是:

登峰造極華夏語,千古傳音詩魂新。

曲盡世間無窮意,情思照拂今人心。

(文 | 潘悅)

| 薦書 |

★ ☆ ★

《與世界談談心——睡前聊一會兒》

★ ☆ ★

今天為什麼要讀古詩(我們為什麼還需要古詩)3

丨簡介丨

繼《與時代談談心》後,人民日報評論部的“睡前聊一會兒”欄目再推系列讀物之《與世界談談心》。本書系統梳理了這兩年中具有重要意義的新聞熱點,分為都市、生活、藝文、校園、新知、科技、心理、食飲、光影、風尚10個部分,給讀者一個觸摸時間、觀察世界的窗口。

這個世界的豐富性,遠超出我們的想象。這本書所收錄的,也隻是我們這個宏大時代的吉光片羽。但這些文化現象、社會風尚、思想觀念,就像風與水之于大地,以一種潛移默化的方式,不知不覺中刻畫着我們的時代。我們嘗試從中看到水的走向、聽到風的聲音,去發現、接受和推動改變。我們希望,瞬間的積澱不要流淌,歲月的饋贈别被消磨,而是在時間的河床上凝聚起沉潛的力量。我們希望,能與讀者一道觀察、思考,發現更廣闊的時代,與社會一起向陽生長。

— “與時代談談心 與世界談談心”套裝 —

本文來自【人民日報中央廚房-思聊工作室】,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