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入正題之前,我們需要先梳理一下我國早期的道教神仙分别出現的時代:最早人們膜拜的是東皇太一,這個神距今已有2500年的曆史,到了秦漢時期,神靈主要為王母、九天玄女,後期又出現東王公,再後來提出太上老君的理論,等到三國時期,盤古開天辟地說出現,魏晉時期三清說出現,玉皇大帝在這個時期逐漸形成,道家學說成型。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雖然玉皇大帝與王母娘娘在許多影視作品中同時出現,但是他們本身并沒有直接聯系,更不是許多作品中所宣稱的兄妹或者夫妻,勉強來說王母甚至可以說為玉帝的上級,那麼王母娘娘的對偶神究竟是誰,誰又是男神領袖?
在漢末,作為西王母的配偶神,兩者是出現在銅鏡上最常見的人物形象。最初的西王母是半人半獸的虎牙、豹子尾巴的形象,那時她還是掌管着世間瘟疫疾病處罰的兇神,而東王公也是飛禽面孔、老虎尾巴的猙獰面容,這個是早期原始氏族部落留下來的文明,認為神的形象更接近野蠻部族崇拜的獸的形象。到了後期,大約是他們的超強神力讓人們對神的期待上升,甯願相信他們是仁慈的神,具有保護世人而非統治世人的能力,所以形象大為改觀,在銅鏡上表現為端莊得體,寬袍大袖,神情冷漠,在加入東王公是周穆王的傳說後,東王公的形象更是向着雍容高貴的王者之氣發展。
現在由于各種影視作品的宣傳,大家對于玉皇大帝更為熟悉,而王母娘娘也變成一個瑤池派對的女主人,對于真正的宗教民間已經出現遺失的情況,然而在宗教界,道教對于這兩個主神的供奉依然不減當年,文登縣的東華宮,前身是由王處一弟子依山修建,後規模擴大變為東華宮,到了元代中期多次翻新,後逐漸頹敗,多次遭受毀壞,直到1991年文登市政重新修建了東華宮。
文|江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