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生以後,喂養就是我們最關心的問題了。很多吃奶粉的寶寶往往會出現便秘、尿黃等問題,媽媽都知道寶寶上火了。但是寶寶上火的原因有很多,并不都是因為奶粉引起的。
寶寶上火的5大明顯症狀
1、便秘
寶寶大便幹硬,成顆粒狀,排便困難,排便周期較長。寶寶在排便的時候表情痛苦。如果這種便秘不及時改善,很有可能會降低孩子的免疫力,形成慣性便秘。
2、小便黃
寶寶小便次數少,小便量小,顔色發黃。如果不及時給孩子補充水分,很有可能導緻寶寶身體健康和發育遲緩。
3、舌頭生瘡
上火的寶寶還有可能會引起口舌生瘡,不肯吃飯,不喝水,精神萎靡,煩躁不安。這樣會引起寶寶營養不足,延緩身體發育。
4、口臭
寶寶上火後,很多寶寶會有口腔異味,這是因為胃火引起的,是上火和其他疾病的一個警示。
5、眼屎多且黃
上火的孩子眼部分泌物增加,且顔色發黃,老人常說火都糊住眼了。如果不及時緩解上火,很有可能引起病菌入侵,形成針眼。
6、睡眠質量差
上火的寶寶多會表現出煩躁、不安,睡眠質量較差、咬牙等舉動,嚴重影響了孩子睡眠,最終導緻抵抗力不足,發育不良的問題。
寶寶上火,一定是奶粉引起的嗎?
這個就不一定了,寶寶上火的原因有很多,奶粉、輔食、天氣都有可能,奶粉隻是其中一種罷了。如果媽媽懷孕是奶粉引起的,可以暫停奶粉幾天,看看症狀是否好轉,這時候可以讓孩子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多喝水,都對緩解上火有很好的作用。
寶寶上火的原因有哪些?
1、寶寶更換奶粉的時候,出現的短時間的不适應。
2、和寶寶生活的環境關系很大。北方的寶寶要比男方的寶寶更容易上火,因為氣候幹燥,身體水分需求要更大。
3、喂養不當。有時候喂養不當,輔食食材、烹饪方法、喂食量都會引起消化不良,引發消化道疾病。
4、奶粉制成工藝的卻别。寶寶上火可能與奶粉制成分為幹、濕兩種工藝以及奶粉中蛋白質含量有關。
5、寶寶身體缺水。
寶寶上火後,媽媽應該怎麼辦?
1、喂養方式調整
如果是混合喂養的寶寶,媽媽們可以暫停奶粉喂養,改為全母乳喂養。如果是奶粉喂養的,建議降低沖奶粉濃度,每次喂奶間隔,加喂15毫升的溫水。
2、飲食調整
飲食調整分為媽媽和寶寶兩個方面。如果是母乳喂養期,媽媽要調整自己的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遠離高油、高糖、高鹽的食物。建議多吃一些去火的蔬菜、水果。如果寶寶開始吃輔食了,媽媽可以多給孩子吃一些蔬菜泥或者果泥,喝一點綠豆水去去火。
3、多喝水
無論多大的孩子,多喝水才是去火的法寶。充足的水分,可以促進腸胃蠕動,增加消化能力和抵抗力,同時還可以清理腸道,清楚體内垃圾。
4、休息好
睡眠好,才能有更好的抵抗力。所以避免和改善寶寶上火症狀,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孩子早睡早起,少熬夜。
5、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寶寶排便和進食同樣重要,進食是為了補充營養,促進發育;排便是為了促進新陳代謝,把廢物排除體外,避免這些物質殘存體内,損害寶寶健康。建議媽媽可以在每天固定的時間培養寶寶排便的習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