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邯鄲學步類似的成語故事有哪些

邯鄲學步類似的成語故事有哪些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6 21:00:58

一、曆史出處

成語"邯鄲學步",比喻一味地模仿别人,不僅沒學到本事,反而把原來的本事也丢了。出自《莊子·秋水》。

邯鄲學步類似的成語故事有哪些(邯鄲走路有多美)1

邯鄲學步類似的成語故事有哪些(邯鄲走路有多美)2

二、故事

"壽陵餘子之學行于邯鄲,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莊子·秋水》

說壽陵有個少年覺得邯鄲人走路好看,就去邯鄲學習走路,結果不僅沒有學會,把自己原來怎麼走路也忘了,隻好爬回去。

三、講故事

先說"壽陵"是哪裡?壽陵在當時屬于燕國,按說燕國是在邯鄲的北邊,但壽陵卻在邯鄲的南邊,屬于現在河南洛陽市的洛甯縣,在當時屬于燕國的飛地,燕國最強盛時,國土面積僅次于楚秦,位列第三。按現在距離來看,其實邯鄲距離北京和洛甯差不多都是400多公裡,都很遠,很難走着去,至于爬着回去,更是不可能了,隻是曆史演繹罷了,沒準是學步學的崴了腳,爬回客棧,被後人記錄下來,演繹成爬回去了。

為什麼要去邯鄲學"走路"呢?現在有兩種說法。

一種說是邯鄲學步其實學的不是普通走路的步法,而是學的邯鄲舞步。當時在趙國邯鄲流行一種舞步叫踮屣,是一種類似于現代西方芭蕾舞的點着腳尖跳舞的舞步,非常優美。

另一種說法是邯鄲作為趙國首都,極講禮儀,行走坐卧、日常起居均有講究,非常優美。

本人傾向于第二種說法,因為在古代,"行"是走的意思,而"走"則是跑的意思。原文裡是:"學行于邯鄲,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前後都用的是"行"字。這裡應該說的是學走路姿勢,而把原來的走路姿勢忘了,如果學的是舞步,則忘記的應該是原來的舞步。

最大的可能是邯鄲作為曆代都城,行為舉止都有講究,尤其走路姿勢很好看,壽陵的少年仰慕,所以到邯鄲來學習,但邯鄲的走路姿勢是從小就形成的習慣,哪是一會半會能學會的,然後在學的過程中崴了腳,爬回了客棧,最終坐車回到了壽陵。被編史者記為了"匍匐而歸耳",爬回去了。

現在邯鄲有"學步橋"遺址,至于是不是真的遺址,也無從說了,旅遊景點吧。

邯鄲學步類似的成語故事有哪些(邯鄲走路有多美)3

邯鄲學步類似的成語故事有哪些(邯鄲走路有多美)4

邯鄲學步類似的成語故事有哪些(邯鄲走路有多美)5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