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内某親子節目中,節目組導演給小朋友們出了一個難題:如何用口香糖砸開椰子?隻見小朋友們把口香糖捏成尖錐體,用力将椰子快速砸向口香糖,椰子便被砸開了。看到這一幕,你一定覺得節目組是為了節目效果而做的虛假實驗。其實這是利用了非牛頓流體特性的實驗。讀完這篇文章之後,你會豁然開朗,甚至可能會迫不及待地想動手做這個實驗呢。
牛頓流體VS非牛頓流體
想要了解非牛頓流體,首先我們得先知道流體是什麼。流體是與固體相對應的物體形态,是液體和氣體的總稱,它的基本特征是沒有一定形狀和具有流動性。其流動行為由粘度決定,粘度越低越容易流動。
根據粘度特性,流體可以分為兩種基本類型:牛頓流體和非牛頓流體。牛頓流體的粘度主要和溫度有關,與施加的壓力無關,在受到拍打或撞擊時,其粘度不會發生改變,水、酒精等大多數純液體、輕質油等均為牛頓流體。而非牛頓流體在受到某種力的時候,比如擊打、撞擊或者踩踏時,其粘度會發生改變,或是粘度降低變得更加容易流動,或是粘度增加變得像固體一樣堅硬。高分子聚合物的濃溶液和懸浮液等一般為非牛頓流體,比如番茄醬、蜂蜜。
說到這或許你仍然覺得有點困惑,難以區分兩者的差别。想象一下,用腳踩踏水盆中的水,你不會感覺到水忽然變得像固體一樣,它始終是那個溫柔的水,這就是牛頓流體。而非牛頓流體在受到某種力時會改變其粘度或流動行為。比如你用水和澱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之後,就會形成非牛頓流體。用手攪拌它是液體,用拳頭敲打卻又像是固體!如果整個遊泳池都是這種非牛頓流體,可能真可以實現“水上漂”呢!
非牛頓流體的類型
非牛頓流體可以分為非時變性非牛頓流體和時變性非牛頓流體。前者粘度和施加壓力的大小有關,後者和施加壓力的時間有關。
非時變性非牛頓流體,又分為假塑性流體和脹塑性流體。
假塑性流體的粘度随着施加壓力的增加而降低。比如番茄醬。如果說你想從瓶子裡取出番茄醬,卻發現不容易直接倒出來。這時你會怎麼做?你會搖晃或者擊打瓶子。這樣會使番茄醬的粘度降低,更容易流動,所以就更容易倒出來了。
脹塑性流體的粘度随着施加壓力的增加而增加。比如“歐不裂”——這是玉米粉和水的混合物,類似于未煮熟的蛋奶凍。它本來是一種流動的粘液,一旦突然受到壓力,會變得像固體一樣堅固。比如你用錘子擊打,它不會到處亂濺,而是會變得更加牢固。如果你把它放在手中滾動,會滾成一個堅硬的球,而一旦你停止滾動,它立即又會變成流動的液體,從你的指尖滑出。在這種情況下,這種物質的粘度或流動阻力會随着施加壓力的增加而增加。
而時變性非牛頓流體,可以分為觸變性流體和流凝性流體。觸變性流體,施加壓力時間越長粘度越低。比如蜂蜜,不斷攪拌會使蜂蜜變得越來越順滑。流凝性流體則相反,施加壓力時間越長粘度越高。比如奶油,越打越稠。
了解非牛頓流體有什麼用?
了解非牛頓流體,我們便可以明白,生活中許多看起來不可思議的現象都可以用科學解釋。比如為什麼口香糖能砸開椰子?為什麼在沼澤中越掙紮陷得越深?因為口香糖是一種非牛頓流體,當突然受到較大的壓力時,尖錐體的口香糖會變得像固體一樣堅硬,便能砸開椰子。而沼澤也算是非牛頓流體,越攪拌越稀,就容易陷進去。
我們可以利用非牛頓流體的特性避免一些問題。比如說我們可以避免把房屋建在某些類型的黏土上。因為地震會對這種黏土施加壓力,那麼可能這些原本看似堅固的黏土在壓力作用下粘度降低,變成流動的液體,如果房屋建在這種黏土之上,那将會有巨大的安全隐患。
同時,我們也可以利用這種流體的特性,不斷改進産品。比如科學家正在研究用非牛頓流體制造高性能填充物,用于液體防彈衣中,顯然這種新産品可能會更好地減輕負重和增加安全性能。
生活不缺少美,隻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留心生活中有趣的現象,學會探索、發現,你可能就是下一個科學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