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回南天清熱祛濕湯

回南天清熱祛濕湯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12 02:25:13

回南天清熱祛濕湯(回南天濕氣重煲靓湯好祛濕)1

根據最新天氣預報,接下來的幾天,“雨’将與你天天見。這樣的陰雨天,不少“老廣”都喜歡煲些“祛濕湯”或“祛濕茶”給家人喝。但要注意的是,濕有内、外之别,還有寒、熱之分。

回南天清熱祛濕湯(回南天濕氣重煲靓湯好祛濕)2

想喝湯水祛濕,要先學會辨病因、分證型,再對症除濕。如果盲目祛濕,小心引起不适。

濕有内外之别

廣東省名中醫、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于天啟教授介紹,外濕多由氣候潮濕或涉水冒雨、居住潮濕等外界濕邪所緻。内濕是指濕從體内生發,多由脾虛以緻水濕停聚所緻,即所謂“脾虛生濕”。

濕邪緻病,可以是外濕、内濕單獨緻病,也可以聯合緻病,并且外濕内濕之間可以互相影響。

從這一時節的門診觀察發現,一般就診患者中内濕占多數。不少人起初可能隻是外濕,錯飲了過多清熱解毒的涼茶或湯藥,或食用了過多的生冷食物。祛濕不當反傷了脾胃,導緻脾虛運化水濕能力下降,濕滞内生,誤入惡性循環。

一般人如果分不清“内濕”“外濕”,可選用藥性平和的材料來煲湯,最常用的是淮山、土茯苓、扁豆、玉米。

回南天清熱祛濕湯(回南天濕氣重煲靓湯好祛濕)3

濕有寒熱之分

于教授還提醒,煲祛濕湯前,最好還要分清自己所受的是“寒濕”還是“濕熱”。

吳鞠通在《溫病條辨》裡講得很清楚:“濕之入中焦,有寒濕,有熱濕,有自表傳來,有水谷内蘊,有内外相合。其中傷也,有傷脾陽,有傷脾陰,有傷胃陽,有傷胃陰,有兩傷脾胃。傷脾胃之陽者十常八、九,傷脾胃之陰者十居一、二。彼此混淆,治不中款,遺患無窮,臨證細推,不可泛論。”

而濕邪喜歡和其它邪氣一起緻病,濕和熱一起就是濕熱,和寒一起就是寒濕。濕的形成,有從外部傳來的,也有脾胃失運,濕從内生。因此,想有效祛濕,要先學會判斷濕氣的類型。

推薦不同的祛濕湯方

寒濕者

《溫病條辨》曰:“寒濕者,濕與寒水之氣相搏也,蓋濕水同類,其在天之陽時為雨露,陰時為霜雪,在江河為水,在土中為濕,體本一源,易于相合,最損人之陽氣。”

寒濕困脾證。寒濕内盛,中陽受困。寒濕主要由兩個原因引起:從外而言,居住的地方潮濕,冒雨涉水,久卧濕地;從内而言,飲食生冷、瓜果水飲、酒食乳酪之品。脾為濕土,同氣相求,易受濕邪侵犯。濕邪重濁停滞,其性屬陰,最易損傷陽氣,陰寒内生,寒濕相合,困擾于脾,而成寒濕困脾證。

寒濕的表現主要有:

●舌頭:舌體胖大,有齒痕,這齒痕就像裙子的邊一樣。舌體的顔色是白的,舌苔也是白白的厚厚的,有的舌苔上面漂浮着一層水汽。

●小便:尿液清長沒有什麼味道,如水一樣。

●大便:寒濕導緻的腹瀉程度緩慢,肚子總覺得不舒服,一緊張就想上廁所,一吃油膩食品也想上廁所,尤其在夏天表現得更加明顯,一天要上好幾次廁所。每次都是一點點,不成形,很稀薄,中醫叫便溏。所有的慢性腹瀉都是脾胃虛寒造成的。

●體味:寒濕體質的人汗出膚冷,身上基本上沒有啥味道。

●帶下:白帶量少清淅如水。

寒濕的人伴有陽虛,陰盛陽衰,會怕冷,怕吹風,怕吃涼東西。寒濕内阻,會阻礙氣血的運行,導緻淤血經絡不通,不通就痛,所以寒濕體質的人會覺得全身哪都疼。

推薦生姜砂仁茶

回南天清熱祛濕湯(回南天濕氣重煲靓湯好祛濕)4

材料:砂仁3克,陳皮3克,生姜5克。

做法:生姜、陳皮溫水煮開後砂仁,水煎代茶飲,注意砂仁不宜久煮。

功效:溫化寒濕。

适合人群:寒濕人群。

注意事項:便秘人群、口臭、陰虛體質、内熱較重等人群不宜服用。

濕熱者

《溫病條辨》曰:“熱濕者,在天時長夏之際,盛熱蒸動濕氣流行也;在人身濕郁;本身陽氣久而生熱也,兼損人之陰液。”

濕熱中阻證。濕熱内蘊中焦,脾胃納運功能失職,其緻病因素大多是由外感濕熱之邪;或濕邪不解,郁而化熱,濕熱合邪,蘊結脾胃,或嗜食酒酪肥甘,因酒生熱,辣而質濕,再加上喜歡吃含有脂肪的食物,從而易醞釀濕熱而損傷脾胃。

濕熱的表現主要有:

●舌頭:舌頭顔色是紅的,舌頭比寒濕的人要稍瘦,舌苔黃厚。

●小便:小便會發黃,味道很重。

●大便:濕熱導緻的腹瀉又急又猛,所謂暴迫下注,裡急後重,上完廁所肛門有灼熱的感覺。

●體味:濕熱體質的人體味很重,狐臭、腋臭、腳臭等,都經常出現。

●帶下:白帶多色黃味重。

濕熱的人,因為濕所以運化不了,因為内熱所以吃一點滋補厚膩的東西就會上火、口臭、口瘡、長痘。

推薦五指毛桃雞骨草豬骨湯

回南天清熱祛濕湯(回南天濕氣重煲靓湯好祛濕)5

材料:五指毛桃30克,雞骨草30克,薏苡仁30克,豬骨500克(2人份)。

做法:将豬骨焯水,藥材洗淨,一同放入砂鍋中,大火燒開後關中小火煲1個小時,加鹽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祛濕清熱。

功效:脾虛濕阻化熱者,多見腹脹腹痛、口氣重、大便臭穢、舌淡紅,苔黃膩等症。

針對老人

煲祛濕湯時不宜選太寒涼或燥熱藥材,可加适量補氣養血湯料。

可選用黨參30克、大棗20克、枸杞子10克、淮山30克、薏仁30克煲粥或煲湯,以起到益氣健脾、淡滲利濕之效。

針對小孩

因小孩器官發育尚未完全,且脾常不足,煲祛濕湯選料用量不宜過多,宜考慮加健脾消食湯料。

可選用淮山30克、玉米15克、芡實10克、山楂1個煲粥,以助消食和健胃、健脾利濕。■

【來源:内容綜合自黃穗平說脾胃、廣州日報健康有約,醫學指導:黃穗平 廣東省中醫院主任中醫師、于天啟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主任中醫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