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該不該學?
一方面是國家大力提倡太極拳等養生功夫的普及,另一方面,無論是過去的雷某某或者最近一段馬某某打太極的視頻讓人大跌眼鏡,讓人對太極拳能不能打産生了困惑,那麼究竟太極拳該不該學呢?
小編很負責任告訴大家,鼓勵大家學太極拳!
太極拳之所以稱為太極拳,主要是拳法暗合“太極之意”,太極宗師王宗嶽就說過“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極,陰陽之母也”
太極拳體現的是太極之道,而太極是道家文化的象征,是古人用來演示宇宙陰陽氣化的全息縮影,是古人對天地宇宙變化規律的高度總結。宇宙萬事萬物的變化規律都離不開太極的變化,天地如此,人亦如此。故,從這個角度,太極拳提升到太極拳道也不為過!
當然,掌握和運用是兩回事,就好比你學會高深的刀法入廚房則是美食高手,入江湖則是縱橫江湖的刀客,入個澡堂則可能是一名手藝高超的揚州修腳師傅,用和學絕對是兩回事!
打太極拳重點是學“太極”
首先要明确,太極能不能打和打太極是兩回事。對于常人來說,學會太極拳去打人不是我們追求的目标,而是通過太極拳來體會“太極“的奧妙,使人體的氣血運動規律符合太極的變化,根據中醫天人合一原則,人體如天地,人之太極如宇宙之太極,最大限度開發人體太極的氣血運動規律,則能實現“道法自然”的最高境界,使人體的各項機能達到完美運行狀态。所以,打太極拳要在“太極”二字上下苦功。
其次,既然太極拳和太極有關,那麼關于太極的認識,它的構成、變化,内涵都要花一點時間去了解和掌握。反過來,再用太極的理論去指導太極拳的實踐。
太極拳的解說多如牛毛,化繁為簡,核心就是太極,說直白一點本源就是太極,還有什麼比看本源更直接,更快速的呢?
學好理論,正确實踐
太極有句話,“太極十年不出門“。對于這句話,小編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大家,絕對沒錯,就算是天才也至少要好幾年。為什麼?
大家看太極圖,太極分為陰陽兩面,每一面都是從無到有,從最少到最多,同時交替變化。陽生-陽極-陰生-陰極。整個太極圖運行流暢,五環無端。 既然太極拳出自太極,那麼太極拳肯定也要符合上述特征。說玄幻點,就是符合道的特征。
道可道,非常道。道是存在的,但也不是你想掌握就掌握的。對于太極的理論理解一定要下苦功。多看太極圖,從理論體會太極的奧妙也是一種樂趣。并從實踐中去感受這種奧妙。
特征一,力量如太極,可調大調小,可從0到最大,也可最大到0.
正常的人活動,手 、腳、 頭、腰、腿都是分開操作的,力量都是局部用力較多,整體用力幾乎沒有,而且長期的習慣一旦形成是很難改掉的。要實現太極拳所表達的力量集中統一,可調大小,那麼必須抛棄本來的生活運動習性。
這方面人類向動物取經,比如熊、猴等,總結出各派的練法,這些俗稱基本功。真正的師傅,該教的首先是這些,而不是各種視頻所說的各種技巧,就算你全部學會了,很遺憾告訴你,沒用!
這也是為什麼太極宗師說的、太極者,無極而生的道理。
怎麼樣算是力量開始改過來了?就是外面所說的“落地生根”
通過苦練,當力量從腳到手發出,從手到腳劃掉那一刻,恭喜你,太極大神在向你招手了!如太極從零開始,到極緻再歸零的變化一樣。練太極一定要練出這樣的感覺!
特征二,太極,陰陽之母也
太極能反映陰陽的變化,而陰陽的變化規律有很多種(詳細見陰陽學說),比如陰陽的對立,陰陽的轉化,陰陽的消長等等。太極拳合太極,易合陰陽變化之規律。練習拳法者,多參悟陰陽之道,對提升太極的境界大有幫助。
楊澄甫在《太極拳練習談》中說:“體重移于左者,則左實,而右腳謂之虛;移于右者,則右實,而左腳謂之虛。所謂虛者,非空,其勢仍未斷,而留有伸縮變化之餘意存焉。所謂實者,确實而已,非用勁過分,用力過猛之謂。故腿曲至垂直為準,逾此謂之過勁,身軀前撲,即是中正姿勢。”
上述太極的虛實之道,為太極陰陽第一義。這一層境界需要悟性了,慢的人練上幾十年感覺出來,快的人幾年就行。
如果說特征一是入門,那麼特征二就是進步。
特征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當你能熟練特征一和特征二了,那麼這時候就算你沒有師傅,光看網上的各種視頻你都能把别人的絕學克隆過來,因為這時候是三生萬物的最高境界了,這就是為什麼武學家比武前很忌諱被人看到自己的招式,因為到了這一層,招式的秘密一眼就被破解,但是這一層是需要勤學苦練才能達到,并需要一定的武德,非常人所及了,了解即可。
學太極,最難得是找到幫你練特征一的,後面二,三的視頻解說,圖文章滿天飛,等你入門再看吧。
#哆咖醫生超能團# #清風健身說# #健康真相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