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烏紗帽的來曆
“烏紗帽”通常指古代官吏戴的一種用黑紗做成的抽邊半透明的帽子,後來就被用來比喻做了官。頭上戴着烏紗帽,就是說正在居官,摘掉烏紗帽,就是丢了官。
烏紗帽原本是民間常見的一種便帽。官員頭戴烏紗帽起源于東晉。到隋朝,才作為正式官服一部分,到了唐朝更加興盛。而到宋朝又在烏紗帽的兩邊加上了雙翅,明朝以後,烏紗帽才正式成為做官的代名詞。烏紗帽按照官階在材質和式樣上有區别。到了滿清官帽又改成頂戴花翎的紅纓帽。
京劇《鍘美案》裡包公不顧太後幹涉,甯可摘下自己頭上的烏紗帽,也要開鍘問斬陳世美。《西遊記》裡小姐抛繡球招親,彩球打在新科狀元陳光蕊的烏紗帽上。
直到今天人們也還戲稱有官職的為頭戴烏紗帽。比如說:我甯肯不要這頂烏紗帽,也要把大貪官拿下。
烏紗帽一直流行到17世紀的明末清初,才被滿式冠帽所取代。
古代一般男子戴什麼
本來一般人戴的帽子叫“幞頭”,又名折上巾、軟裹,是一種包裹頭部的紗羅軟巾。所用紗羅通常為青黑色,所以也稱“烏紗”,俗稱為“烏紗帽”。幞頭是中國隋唐時期男子的普遍服飾。幞頭因身份不同,式樣也有不同。宋代沈括《夢溪筆談》說:“幞頭一謂之四腳,及四帶也,二帶系腦後垂之,二帶反系頭上,令曲折附頂。”幞頭要在四角接上帶子,原因是先前的幞頭戴在頭上,頂是平而起褶的,四角接上帶子,兩角在腦後打成結,然後自然飄垂可成為裝飾,另兩角反到前面攀住發髻,可以使之隆起而增加美觀。
原先,皇帝或官僚戴的是展腳幞頭,也就是帶字的兩腳向兩側平直伸長,身份低的公差、仆役則多戴無腳幞頭。
秦漢時期華夏地區,身份卑賤的人才戴帻(音ZE),讀書人男子二十而冠,戴的是冠帽。帻,又稱巾帻。帻本是一種包頭布,用以束發,就是用以包裹鬓發、遮掩發髻的巾帕。始見于漢代。使用時就是用一塊巾布從後腦向前把發髻捆住,在前額打結,使巾布兩角翹在前額作自然的裝飾,這在當時青年男子中間,認為是一種美的打扮,所以樂府詩《日出東南隅行》有“少年見羅敷,脫帽着帩頭(即幞頭)”之句。
古代讀書人戴的是冠
古代書生戴的帽子叫“冠”。“冠”本是個會意字。從“冖”(
mì),意思是用布帛覆蓋,下邊從一,從兀。甲骨文字形。象人形。又從“寸”(手)。意思是:手拿布帛之類的制品加在人的頭上,即“冠”。本義就是帽子。
《說文》:冠,弁冕之總名也。弁、冕皆古代男子冠名,吉禮之服用冕,通常禮服用弁。因以弁冕指禮帽。
古代男子年滿二十要行冠禮,這個禮儀稱為“及冠”,後來也以“及冠”代指男子超過二十歲。男子加冠時,身體還在成長,尚未完全成熟,所以通常把男子二十歲叫“弱冠”。
加冠并非一定要滿二十歲才舉行,在一些地方年滿十六歲,便可以舉行加冠儀式了。古代的女孩子一般不戴冠,在十五歲時,女孩就要用束發的簪子(笈)把頭發髙高绾起。舉行成年禮儀,即“笄禮”,女子十五歲叫“及笄”,代表女孩子成年了。古代的皇後參加重大典禮時也要戴冠,由于這種冠上有龍鳳之形,所以又稱為“龍鳳花钗冠”,就是我們常說的“鳳冠”。
烏紗帽為什麼有帽翅
烏紗帽的帽翅就是飄帶的變種。據說發明人是宋太祖趙匡胤,他對于朝臣在朝堂之上交頭接耳很不滿意,于是在官帽上加上帽翅,這樣朝上誰在動,他就可盡收眼底。
還有就是帽翅很長,如果不讓他亂顫,就必須走路四平八穩,昂首闊步。這就逼得官員們必須練習特殊的步伐,邁官步,走四方歩這句話就是這麼來的。
烏紗帽的帽翅有什麼講究
從京劇各行角色頭上戴的講究,可以略知一二。官員戴的烏紗帽帽翅的式樣很有不同,大緻分為“方紗”“尖紗”“圓紗”。“方紗”的帽翅是方形的,一般用在正派生角方面,所以又稱“忠紗”。《群英會》中魯肅與《販馬記》中趙寵戴的就是“忠紗”。“尖紗”的帽翅是尖形的,一般用在奸詐的淨角方面,所以又稱“奸紗”。如《一捧雪》中嚴世蕃戴的便是。“圓紗”的帽翅是圓形的,是給小官中的壞人用的,如《審頭刺湯》中的湯勤。
本文系海河網原創稿件,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來自海河網。歡迎關注并按規則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