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詩人海子生前狀況

詩人海子生前狀況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2 07:43:52

明年三月,将是詩人海子去世三十周年紀念日。那個留下絕筆作《春天,十個海子》後輕輕卧在鐵軌上的身體 ,自此成為所有人心中漢語詩歌的殉道者。甚至可以說,許多人的當代詩歌記憶,也随之停留在了那個上世紀八十年代最後的春天,定格在那個戴眼鏡的青年人身上。從種種意義來說,他都是中國現當代最重要的詩人之一。

作者:張玉瑤

詩人海子生前狀況(詩人海子離世近30年)1

《神的故鄉鷹在言語:海子詩文選》 燎原 著

在海子三十周年祭日前夕,由詩歌評論家燎原編選的《神的故鄉鷹在言語——海子詩文選》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燎原多年來一直關注海子的人生軌迹和詩歌創作,2006年曾出版過一部《海子評傳》,評價頗為不俗,被認為是诠釋海子最好的一本書。這部海子詩選集是他又一次集中性、近距離地走近海子,呈現他所發現和挖掘的海子詩歌的脈絡體系。

海子詩歌選本迄今已有20餘種,更有比較全面的《海子詩全集》(西川編,作家出版社,2009)和《海子詩全編》(西川編,三聯書店,1997),再一次選編一部海子詩集,燎原有他自己的考慮。在序言中他寫道,在重新細讀海子的過程中,産生了一個讓他意外的判斷:多年來談論海子的聲音雖然鋪天蓋地,而仔細讀完其全部作品的人,很可能寥寥無幾。究其原因,除了海子的創作體量太過龐大以外,一是其大部分長詩都存在着未及完成的碎片狀态;二是多部長詩中成品與草稿混合的蕪雜。這些使得讀者很難去追蹤他沒有徹底成型的宏大詩歌思想,隻去關注其精粹的短詩部分,尤其是通過幾篇代表作《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亞洲銅》《活在珍貴的人間》等。“因此,我們現今談論的,隻是一個局部的海子,遠非一個完全的海子。”

海子的成就主要在其短詩,似乎已成為了一個定論,故而諸種選本也皆以短詩為主。但燎原認為,海子的整體成就由短詩、長詩、文論三大闆塊構成。“他的短詩,隻是浮出海面的那一冰山;而他的文論尤其長詩,既是一個洪荒性的所在,更是一個氣象萬千的所在,還是其諸多短詩生成的背景和基礎。”緣于這樣的考慮,燎原決定對海子的詩歌進行“瘦身”,去蕪存菁,令其精華水落石出。

在這部選集中,燎原從海子的242首短詩中選錄140首,增補集外佚詩《送别》一首。十首長詩,包括“河流三部曲”和“太陽七部書”,根據寫作情況予以略去、節選或保留。海子還有8篇非常重要的詩學筆記,全部選入。通過這樣的細讀和編排,燎原發現,海子的寫作其實有一個完整的邏輯鍊條和系統。他受德國詩人荷爾德林的影響,對人生的起點和走向有清晰的認識,如他在短詩《重建家園》中所述,“為了生存要流下屈辱的淚水”,最後回到家園再生,得到大自在,這裡面的神秘元素、宗教情結給予他的詩歌以直擊心靈的力量。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張清華認為,如果模仿“但丁是中世紀最後一位詩人,也是新的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的評價,海子可被視為“農業時代的最後一位詩人,工業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海子這一代人的童年經曆了最後的完整的農業經驗,他的詩歌中充滿了“家園”、“麥子”、“稻田”、“村莊”、“馬車”之類農業時代的意象,農業文明所有的美、所有的悲劇性、神性都是建立在這樣一個經驗系統、話語系統、符号系統上,與前代的李白、杜甫、陶淵明、蘇轼們共同建立也終結了農業時代寫作的“最後的總體性”。而與此同時,他又開啟了一種思想性的、智性的現代詩歌寫作的先聲。在他之後,抒情鄉土詩的寫作已經很難成功,詩歌轉向了另一個更加複雜的進程。

海子所生活的上世紀80年代的詩人都有着宏大的文化抱負,海子也不例外。他有一篇直接叫做《偉大詩歌》的詩論,試圖構建起詩句、史詩、詩體小說、戲劇等跨文體文本的關系,用人類有史以來百科全書式的文體來呈現他的偉大詩歌的構想。“所以他說他寫長詩是迫不得已,他就是要實現他的偉大構想,偉大沖動,寫出超文本。”從這個角度來理解海子那些可能粗糙的、并不好讀的長詩,也能帶來一些新的啟悟:那些脍炙人口的短詩雖然光芒奪目,但不能因此而遮蔽他正在探索中的更為宏大渺遠的整體性詩學思想,而正是這些長詩,散發出了可貴的實驗色彩——盡管所謂“偉大詩歌”的理念或許天生具有不可完成性。

我們這個時代越來越多是用思想和經驗去寫作,但是從精神的意義上、從天才的意義上、從文明的意義上,離那個不可逆的時代越來越遠。在這個層面上,海子是中國詩歌的美麗收獲,在農業文明行将消失的時候為我們留下了偉大的詩篇。

(原标題:農業時代最後一位詩人)

來源:北京晚報

編輯:TF02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