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是以前技法系列中钤印部分的一點補充,原因是以前說钤印部分說的較為粗略些,而今天打算結合來楚生先生的《然犀室印學心印》中關于钤印的部分,把實際操作中關于钤印的部分再詳細說說,如果想系統了解钤印,請參看布丁以前的文章《細說钤印》,如果是要掌握钤印實操細節,看這一篇就足夠了,來楚生先生提到的,基本概括了應注意的操作細節。我們稍作一下整理發給大家。
(來楚生像)
一方印刻好後,總要钤蓋出來,因為最終呈現作品結果的是钤印效果,因此,钤印是所有篆刻技法裡重要的一環,值得詳細學習,認真理解,勤加練習,最後掌握。
钤印是文雅的說法,其實就是蓋出來印蛻(也有人叫印花),有些老印人稱“打”印花或“蓋”印花,也有稱作“用印”的,也有稱作“蓋章”的,意思一樣,總之是最終呈現篆刻作品的方法。
(《然犀室印學心印》部分手稿)
钤印關涉的細節有這幾項:
1、選印泥
好貨不便宜,這是大實話,通常價格高的印泥質量就好,好的印泥絨細,不滲油,色澤豔麗,沉着,钤印後的印蛻富有立體感且經久不變。如果經常刻元朱文,可以選朱膘印泥,因為朱膘印是用浮于較上層的朱砂細末調制成的,印蛻呈紅黃色,較為清雅;如果經常刻白文印或粗壯的朱文印,可以選朱砂印泥,這樣钤出的的印蛻呈鮮紅帶紫,顯得厚重沉着。辦公印泥基本不在選擇範圍,這一點不再多說了,如果你想學好篆刻,備點好印泥是應該的;
(選印泥)
2、選紙。
如果是書畫作品用印,這一項無可選擇,書畫作品用的哪種宣紙,就隻能配合,而純篆刻作品的钤蓋,盡量還是選擇連史紙,連史紙又稱連四紙,連泗紙,一般的練習當然也可用宣紙代替,但效果會差些,真正想學好篆刻,沒有備點連史紙是不可想象的;
3、觀察印面,調整墊紙厚薄。
觀察印面值得強調,是因為這一條往往被忽略。已經刻成的印面,不一定都是平的,因為磨石的過程以及做印的過程會導緻印面的不平(有時會了實現章法設計也會改變印面的高低),經常出現的問題是四周低而中間高,所以印在用印之前,一定要先對印面仔細審視查一下,然後決定襯紙的厚薄多少。大緻是印面比較平正的印,墊紙适宜薄一些,便于印面各個位置與紙張的接觸,不平正的印面,襯紙可以稍厚,因為印面平正的印,四角容易蓋到,襯紙過厚了,反而因印泥的向外鋪張(也有人稱漲線,其實是墊紙過厚導緻印面線條與紙張接觸面積增大),失掉它原來的神韻,不平正的印面,比如上面說的中間高而四角低的印,墊紙如果過薄,四角往往蓋不到,甚至會把方印蓋成圓印模樣,這樣的印“如用力把印的四角轉動,四角雖然蓋到了,但中間高起的部分,因印泥外鋪的關系,往往會把朱文的字線,變得粗肥而臃腫,白文又會變得纖巧而細弱,失掉它原有的面貌,所以這類的印,襯紙稍厚相宜,因重心的關系,襯紙厚了,蓋時紙的四角,一定向上翹起,不用把印四面轉動,自然會使印的四角,全部蓋到。”這一段話基本上解釋清楚了钤印時墊紙厚薄與印面是否平正的關系,應當思考掌握;
(钤蓋是個複雜細緻的動作)
4、清潔印面
依印面情況可以選擇刷、剔、擦等動作,采用的工具也有差異,總以印面清潔為原則,以免破壞印泥或影響钤蓋效果;
(來楚生:息交以絕遊)
5、濡朱與抑壓
濡朱需要強調,需要強調的原因也是容易被忽略。濡朱就是蘸印泥,翻調好的印泥,不同部位的印泥油份與朱砂的比例是不一樣的,濡朱時,要盡量保證在印泥中相同的位置濡朱,濡朱時主要目标是使印泥均勻沾滿印面,不用濡朱過分導緻印泥過多過厚,一方面浪費印泥,一方面因印泥的質量問題影響作品質量(比如漲線、透底),相反情況,也不能不足或者不均勻,因為不足或不均勻都會導緻印面就蓋不清楚,“過與不及,都不恰當”,那種把石頭摁入印泥很深的做法與小心翼翼不敢讓印面與印泥接觸的做法都不合适。
钤蓋時下按力量的輕重也應保持用力平衡,要垂直用力,不能往一個側面用力,新買或新制的印泥比較濕,濡朱時間可少些,“下按力量,也宜輕些,一按即得”,否則,就容易外鋪(漲線)模糊。放置較久的印泥較幹,濡朱時間可稍稍加長,下按的力量也可适量加大,總之以保證印面與印紙充分接觸為宜。有時為了保證效果,還需要配合印規或印矩進行複蓋,複蓋時注意結合印蛻調整用力;
7、反砑
所謂的反砑,即在钤印過程中,保持印石與紙章接觸,依靠印泥将印紙與印石之間粘合起來,然後将印石颠倒過來,這時紙張在上面,印石在下面,印面都上,紙張正面向下蓋在印面上,此時用指甲、茶杯蓋、筆管等具有一定硬度東西對準印紙與印面結合的部分進行研磨、碾壓、摩擦,以加強篆刻線條在紙面上的印痕效果。反砑可以相對直觀看出紙面接受钤蓋成印的完美程度,甚至還可以進行針對性的補救,書畫作品用印,因條件受限,基本沒這項動作。
好了,關于技法部分的钤印一節,就補充這點内容,完整的技法文章請回看以前的相關内容。
(【老李刻堂】之268,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