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部編四年級語文和人教版語文區别

部編四年級語文和人教版語文區别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8-08 23:09:01

部編四年級語文和人教版語文區别(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修訂)1

今天的文章,要為一個非常常見的多音字的讀音問題“糾結一下”,這個常見字就是“的”,怎麼樣,這個字是不是足夠常見,甚至可以說屢見不鮮。在我們現在讀的每一篇文章中,都必然會見到“的”字,而且,不是一次兩次出現,可能會十次二十次地出現。就在這一段話中,就已經有若幹處“的”出現了。

那麼,這個“的”字有幾個讀音呢?

在《現代漢語詞典》中,有四個讀音。

部編四年級語文和人教版語文區别(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修訂)2

最常見的就是讀輕聲的助詞“的”。

其他的三個分别讀dī,比如,我們最熟悉的“打的”;dí,比如,我們熟悉的詞語“的确”;dì,比如目的,衆矢之的。

以上四個讀音,大家都比較熟悉,具體到某個語境中,似乎也不難區别。但是,如果我問您,在辛棄疾的名作《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中的“馬作的盧飛快”中的“的”讀什麼讀音呢?您很可能會一愣。

不但您會一愣,就是語文老師也會糾結,不但語文老師會糾結,就是語文教材也會糾結。

比如,同樣都是部編版的初中語文教材,同樣都是2018年12月第1版,但是在2019年1月第1次印刷和2019年12月第2次印刷中,兩個版本關于“的盧”的“的”注音就不同。

謂予不信?請看下面的兩幅圖片.上圖為部編版九年級下冊2018年12月第1版2019年1月第1次印刷,下圖為2018年12月第1版2019年12月第2次印刷。

部編四年級語文和人教版語文區别(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修訂)3

部編四年級語文和人教版語文區别(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修訂)4

前一幅圖注釋的是二聲 dí,後一幅圖注釋的是四聲dì,哪一個是對的呢?您可能會說,哪一個在後哪一個對?

為什麼後面的一定就對,前面的一定就不對呢?而且,即使是後面的對,前面的不對,那修改的理由又是什麼呢?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這才是學習應有的樣子。

我們先在網絡上用常用的工具書“漢典”查一下。

部編四年級語文和人教版語文區别(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修訂)5

這裡的“的盧”的“的”注音就是四聲,而不是二聲,那麼,是因為漢典中這樣注釋了,于是部編版的教材就這樣修改了嗎?顯然不足為據。因為網絡工具書也有很多時候并不靠譜。

既然是文言中的字,那麼,就應該查一查古漢語的工具書中如何說。

在中學生學習文言文必備的工具書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五版)中,對“的”字的解釋如下:

部編四年級語文和人教版語文區别(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修訂)6

(注:因為原書中這個字正好趕上頁碼變換,所以我用做圖工具把兩張合為一張了)

原來,“的”的最初讀音是dì,本義是“鮮明,鮮亮的樣子”,比如“朱唇的其若丹”(宋玉《神女賦》),“渠荷的曆”(周興嗣《千字文》等等,鮮亮的色彩都可以用“的”來表示。

至于“的确”的二聲,“打的”的一聲,乃至助詞“的”的輕聲,都是後來的讀音。但又不能據此就證明“的盧”的“的”必然讀“dì”。

再查其他的工具書,又透露了新的消息。

在商務印書館更大型一點的工具書《古代漢語詞典》中,有這樣的注釋:“白色。《周易·說卦》:“其于馬也,……為的颡。”在中華書局出版的《王力古漢語字典》中也有這句話的引用。

部編四年級語文和人教版語文區别(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修訂)7

(注:上圖為《古代漢語詞典》中關于“的”的解釋)

部編四年級語文和人教版語文區别(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修訂)8

(注:上圖為《王力古漢語字典》中關于“的”的解釋)

兩者的差别在于《古代漢語詞典》認為“鮮明”是本義,而“白”是引申義,而王力《古漢語字典》認為“白”是本義,而“鮮明”是引申義。

不過,不管如何,這兩天本工具書關于“的”的注釋中都透露出來了與“馬”有關的信息來了。

再回過頭來,查一查“的盧”馬到底怎麼的一匹馬。百度百科中的解說如下(有壓縮改編):

“的盧”原為劉表手下降将張武所有,後來張武造反,趙雲斬張武奪馬,劉備想要将這匹他認為“極其雄駿”的千裡馬送給劉表作為報答。但劉表謀士蒯越認為此馬“眼下有淚槽,額邊生白點,名為‘的盧’,騎則妨主。”于是劉表又趕緊找借口把這匹馬送還劉備。

後來,劉備在遭到蔡瑁陷害,騎着的盧逃跑時,前有寬闊數丈的檀溪,後有追兵,想起來的盧妨主的說法,大叫:“的盧,的盧!今日妨吾!”哪成想,那馬忽然從水中湧身而起,一越三丈,飛上對岸。後來,劉備把這匹馬贈送給龐統,但是龐統卻無福消受,在落鳳坡被亂箭射死,從此後的盧馬也失去了蹤迹。

除了三國故事中這段神迹,讓的盧馬名聲大噪之外,辛棄疾的“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也使得的盧馬的更加聲名遠揚。

說完了“的盧”馬的傳奇故事,回到的盧馬的得名上來。

《康熙字典》中關于“的”的注釋中說:

又馬名。【易·說卦】其於馬也爲的顙。【註】額有白毛,今之戴星馬。【爾雅·釋畜】作馰。

這與前面“的盧”的故事中關于的盧馬的得名相互印證。可見,“的盧”之“的”最初就是“白色”的意思。就是因為這匹馬的額頭前有白色的毛而得名。

《世說新語·德行》劉孝标注引伯樂《相馬經》曰:“馬白額入口至齒者,名曰榆雁,一名的盧。奴乘客死,主乘棄市,兇馬也。”

《相馬經》中的這段說法再次印證了“的盧”馬名稱的來曆,和額前的那撮白毛有關。因為“的盧”馬之“的”要解釋為白色,所以,其讀音也應該是四聲dì,因為隻有在這個讀音下的義項中“的”才解釋為白色。

以上關于“的盧”馬的得名與教材中對的盧馬的特征的注釋完全吻合,教材中的注釋應該來自于以上内容。不過,部編版教材在最初注音的時候沒有注意到音義結合的問題。

馬作為一種常見牲畜,其與先民的關系,比我們今天想象的還要緊密得多得多。我們今天統稱為“馬”,大多數人充其量還因為古代名人故事,知道了諸如“烏骓”“赤兔”“汗血”等有限的幾匹名馬的稱呼,但實際上在《詩經》中,關于馬的不同稱呼,就有幾十上百種之多,今天帶有“馬”字旁的字絕大多數與馬有關,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不帶馬字旁的字,也與馬有關。

部編四年級語文和人教版語文區别(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修訂)9

比如:

以毛色命名的馬:

骍 xīng :赤色的馬。

骊 lí :純黑色的馬。

骓 zhuī :青白雜色的馬。

……

還有一個馬的某各部位特征命名的馬:

骧 xiāng :後右蹄白色的馬。

馵 zhù :後左腳白色的馬。

魚:兩眼白色的馬。

……

除此之外,還有以品種性質,使用功能等等來命名的馬。

“的盧”馬正是以馬的局部特征來命名的。這裡的“的”是“白色”,而“盧”通“顱”,就是頭顱的“顱”。前面引用《易經》中的“的颡”的“颡”就是“額頭”,也與“顱”有關,所以“的颡”就是“的盧”。

可能很多人讀到此處,覺得費了這麼大的勁兒去弄清楚“的盧”之“的”到底是讀二聲還是四聲,這個事兒不值得。教材上怎麼注就怎麼讀就是了,隻要記住了,考試不丢分就行了。再說了,讀二聲和讀四聲有啥關系,還不都是劉備騎的那匹馬,大家都知道咋回事。

其實不然,我們對一件事,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語文老師的教學尤其如此,不能隻是簡單直接地告訴學生一個字讀什麼,甚至也不能隻是告訴他們去查工具書弄清楚某個字讀什麼,而要引導他們學會正确使用工具書,學會掌握漢字的路徑和方法,由此深入體會關于學習一個漢字為什麼非要至少做到音、形、義三結合的原因。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