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王越欣
四川青神中岩寺,是一代大文豪蘇東坡少時讀書、并與老師之女王弗成就“喚魚聯姻”千古佳話之處,至今山中石壁上仍留有其親筆所書“喚魚池”三個石刻大字。
中岩,因東坡初戀地盛名。但事實上,擁有衆多寺院、摩崖造像以及石刻碑文無數的中岩,早在唐代便是蜀中一處著名的佛教勝地。其中,包含蘇轼手書石刻“喚魚池”在内的中岩寺摩崖造像,更在2013年,便被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喚魚池
10月15日,封面新聞記者走進青神縣中岩景區,去探尋這裡摩崖造像背後的“秘境”故事。
“川南第一山”中藏“國寶”2492尊造像遍布全山
中岩寺位于青神縣南約八公裡的瑞峰鎮中岩村,傍岷江東岸。這裡山川明秀,林泉之勝,享有“川南第一山”“西南林泉最佳處”的美譽。此外,中岩還曾與峨眉山齊名。“岩壑勝景,不減峨山”,在盛行水運的古代,有“先遊中岩,後遊峨山”之說。
如此鐘靈毓秀之地,佛教自然将其選擇為弘揚佛法的道場。“中岩寺原名景德禅院,相傳是十六羅漢之第五羅漢諾距羅尊者的道場,佛事很頻繁,是佛教勝地。”15日一大早,封面新聞記者在青神縣文物保護中心主任嶽華剛的帶領下,來到中岩寺。
據嶽華剛介紹,中岩寺分為上寺、中寺和下寺。而中岩寺摩崖造像,便分布于這上、中、下三寺之間綿延近十裡的遊道旁崖壁上,包括喚魚池、貓貓石、牛頭洞、羅漢岩、卧佛窟、玉泉岩、和石筍峰等十餘處人文景點。據統計,現存摩崖造像48龛(2492尊),幾乎遍布全山。
喚魚聯姻成千古佳話 經幢題記明确表明開鑿年代
步行進入山門,大約10分鐘後便來到下寺景區,一眼便看到“喚魚池”三個大字,相傳為蘇東坡青年時代的手迹。據史料記載,1051年,蘇東坡負笈求學于中岩書院王方門下,三載後,因題“喚魚池”名,王方器才,以愛女王弗妻之,時年蘇東坡19歲,王弗芳齡16,留下了“喚魚聯姻”的千古佳話。
喚魚池左壁上的兩個佛龛内有三座精美的經幢,上面除了雕刻有唐代《佛頂尊勝陀羅尼幢》經文外,還有蓮台、祥雲、青龍等圖案和小型佛教造像。
3座雕刻精美的經幢
而更讓大家驚喜的是,在一座經幢的正面,刻着唐鹹通元年(即公元860年)的紀年題記。“這就很清晰地表明,中岩寺摩崖造像始建不晚于唐代,甚至比唐代更早。”嶽華剛說。而喚魚池右下方的3—5号龛内則保存有三座觀音像,其中的身着農婦服飾的提籃觀音造像最為特别與少見,也是青神竹編曆史悠久的有力佐證。
2000餘尊造像多為唐代造型 119則題記讓中岩寺更具文化内涵
沿着林蔭小道繼續向上走,在位于中寺的一塊巨大的岩壁上,布滿了密密麻麻的摩崖造像。“這就是千佛長廊,包含仙人床、卧佛窟和玉泉岩在内,大大小小的摩崖造像大概有2000多尊。”嶽華剛表示,這條長廊上的佛像多為唐宋時期造像,可惜大部分造像頭部在破四舊期間遭到損毀。
千佛長廊的摩崖造像
然而,處于半山腰的卧佛窟造像,或是因處于懸壁上不易被破壞的原因,成了中岩寺保存最為完整的一處摩崖造像。窟内有一佛二菩薩造型,三周均刻有小佛群。釋迦牟尼向右側卧,右手枕頭,左手撫一飛天,瞑目凝神,甚為安詳。為何側卧?嶽華剛解釋說,卧佛的專業名稱是“釋迦涅槃聖迹圖”, 是佛陀取涅槃時的法相,也是佛教造像的重要特征。
卧石窟全景
“中岩寺的摩崖造像以唐代造型居多,形态生動,精美傳神,有着較高的曆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嶽華剛表示,不僅如此,除了這些佛教造像外,山中各處岩壁上刻着的119則名人題記,讓中岩寺摩崖造像更具人文價值。
題記
嶽華剛說,中岩寺風景秀麗,林壑幽深,曾吸引了不少文人雅士紛至沓來,争相吟唱。除了蘇轼曾在此讀書之外,詩人範成大、陸遊、黃庭堅也曾流連于此,并筆走刊時以紀勝。此後,曆代的文人雅士也來此賞景抒懷,勒石留念,因此岩間石刻無數,琳琅滿目。
但因大自然環境的影響,許多題記或風化、或長滿青苔,上面的文字便模糊難見了。但即便這樣,如此衆多的岩壁題記既少見,也為中岩寺摩崖造像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巨大的岩壁上遍布題記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ihxdsb,3386405712】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