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誰呀?”
這句話看似平常,卻很紮心。
最近,一段名為《繼父》的視頻感動了無數網友。
這是《我就是演員》的舞台上,張國立和馬思純的一段表演。
這段表演講述的是陶蘭随母親嫁入繼父家,失手殺死了繼父的女兒紅紅而入獄,16年後回家探望父親的故事。
張國立作為老戲骨,演技無需多言,當他扮演的那位身患阿爾茲海默症的老父親一出場,一下就把觀衆帶進去了。
他拿筷子的手失控般地顫抖,看親人時眼神的呆滞和無助。
用一句台詞讓所有人都淚崩:
“你誰啊?”
當最親近的人變成了陌生人,觀衆瞬間眼眶濕潤,馬思純也哭的有點失控。
演罷,張國立說他想起了自己的父親,同樣地,父親也患上了阿爾茲海默症。
而“你是誰”這三個字就是從他父親那裡借來的。
馬思純也回憶起,她爺爺去世前她就守在旁邊,爺爺看着她說:“你是誰?”
你是誰?
這句話就像是每個阿爾茲海默症家庭中的咒語,戳中了每個人的心。
在台上的導演也講述到,在奶奶臨終時,他特地飛回去見最後一面,但是等來的卻是一句:“你是誰?”
從演員到導演,每個人回憶起來那段感情,就算壓在心裡那麼多年,可是誰能從中釋懷?
看完這個視頻,有多少人默默流眼淚,想起家中一天比一天老去的親人。
2父母尚在,但我卻失去了他們
每個人應該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許下“孝”的宏願,相信來日方長,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錦還鄉的那一天,可以從容盡孝。
可惜我們都忘了,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
《極限挑戰》陪跑了四季的黃渤,在第五季到來的時候,他選擇退出,參加了另外一個節目《忘不了餐廳》。
為什麼放下口碑極挑那麼好的節目,甘願和幾位頭發花白的素人爺爺奶奶經營餐廳,而且隻是當個配角呢?
黃渤說他想了解下阿爾茲海默症患者的生活。
在《忘不了餐廳》這個節目裡,黃渤第一次提到自己的父親患有阿爾茲海默症。
有一次回家,父親特别客氣地招呼他喝茶,母親指着黃渤問父親:“老黃,這是誰?”父親回答:“這是我老戰友。”
黃渤震驚地問父親:“爸,我是誰啊?”
父親像個孩子般哈哈的笑。
黃渤不甘心地追問:“你沒兒子嗎?有沒有兒子呀?”
父親連連說沒有。
那次,他發現父親糊塗了。
當别人問起,如果能回到父親失憶前,你最做的是什麼?
黃渤噙着淚說:
“就想陪陪他,要是他能打我一頓,我該有多高興......”
父母尚在,但我卻失去了他們。
當我們在前面奔跑,但一直不知道父母在後面等待,他們已經跑不動了,可我們卻不知道回頭看看他們怎麼樣了。
人生在世,生離死别,我們躲不了也逃不掉。唯獨眼睜睜看着至親,一天一天忘記自己,而我們卻無能為力,才是最錐心的痛。
“他忘記了很多東西,卻從未忘記愛你。”
這是央視公益廣告結尾的那句話。
廣告的開頭,一個老人呆呆的在家坐着。
等兒子回家後,讓父親給他開門,老人卻有點手足無措,擡頭看着門外,說:我不認識你呀。
原來老人得了阿爾茲海默症,而且嚴重到不能自理。
有一天,兒子帶着父親去和親朋好友吃飯,父親看到盤子裡僅剩兩個餃子,當着所有人的面,用手抓起餃子放進口袋。
兒子看到之後,又羞又急地說道:“爸,你幹嘛呢?”
這時,已經說不清話的父親喃喃自語說:
“這是…留給我兒子的,我兒子最愛吃這個了。”
出門在外可能每年隻回一次家,父母還是每次為我們收拾好房間,準備好飯菜。
殊不知現在的他們,空閑時間多了,睡眠質量也低了;心事多了,笑容也少了;白發多了,記性也差了。
小時候,我們跟在父母身後屁颠屁颠地跑着,長大後,他們用佝偻的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了,我走得很慢。
然後用蹒跚的腳步,尋找前方,你遠去的身影。
惠英紅拍過一部電影,叫《幸運是我》,她在裡面扮演患了阿爾茲海默症的芬姨。
惠英紅在這部電影裡演技超凡,赢得了一緻好評和認可,但紅姐卻苦笑着說:
“根本不需要演,我媽媽老人癡呆了幾十年。”
那年,惠英紅憑該片第三次封後,站在領獎台上,她泣不成聲。
可媽媽卻看不到了。
得獎的前幾個月,她媽媽因病去世,離世前癱在病床上,早就忘了惠英紅是誰。
如果父母和子女早就注定了别離,希望那天可以慢點,再慢點,我們能有機會好好陪伴談心,從從容容地道别。
父母尚在,但不要等他們忘記你的時候才知道悔恨當初。
3孝心未盡,但父母卻已離開
2014年除夕夜,嶽雲鵬登上春晚的舞台,綻放光彩。
出道十餘年,這個14歲北漂的少年終于可以榮歸故裡。有人問他:看到你的成功之後,父親跟你說了什麼?
他回答:
“我父親沒看過我成功。”
2013年,嶽雲鵬随德雲社赴德國演出。在演出的前一天,他接到了父親病逝的噩耗。
但在舞台上,他還是強忍悲痛,為觀衆帶來歡聲笑語。
表演結束離場時,他師父郭德綱在台上宣布嶽雲鵬父親去世的消息。這時嶽雲鵬才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淚如雨下。
父親去世四周年的時候,嶽雲鵬發文紀念父親,他在文中寫道:
“好想父親,真的好想向老天爺要幾個小時的時間,好好跟父親吃頓飯。”
雖然他已功成名就,但卻換不來和父親吃頓飯的時間,嶽雲鵬内心充滿着深切的悔恨。
孝心未盡,但父母卻已離開。
再多的悔恨和愛意,也無法傳達給已經去世的親人。
賈玲十九歲那年,她的母親發生了車禍,不幸離開人世。
母親過世期間,賈玲還要在舞台上說學逗唱,為觀衆們帶來歡笑,這其中的苦澀,隻有她心裡最清楚。
賈玲這些年來一直都無法釋懷。
後來,賈玲成立公司,創作了第一部小品《你好,李煥英》,以此來緬懷自己的母親。
在小品中,賈玲穿越到過去,對母親說出了那些埋藏在心底的話:
“媽,那件綠色的皮衣我也給你買了。”“媽知道”
“媽,我現在是喜劇演員,好多好多人喜歡我。”“媽知道。”
“媽,我好想你。”
沒人回答,舞台變暗,賈玲孤零零一個人站在舞台上,哽咽得無法說話。
母親走了十六年,她的人生缺憾了十六年。
我們總以為來日方長,卻忘了人生還有世事無常。
我們無休止地追逐職業抱負,終日周旋于各種人際應酬,不知不覺間,卻冷落了家中的至親。
當你有一天突然恍然覺悟過來,才發現父母老去的速度遠比你想象得要快。而你對他們所造成的虧欠,恐怕這輩子都難以償還。
如果可以,請珍惜當下,好好陪伴父母。
4請珍惜當下,常回家看看
今年年初時,一部《啥是佩奇》的短片刷爆了微博和朋友圈。
一位農村的爺爺拿着破舊的手機,問孫子過年回來想要什麼禮物。在城裡的孫子說,他想要佩奇。
不知道啥是佩奇的爺爺,又是查字典,又是問村裡人的:
養牛的大叔指着女主播告訴他:“這就是佩奇,漂亮吧?”
老闆娘拿出一桶“佩琪”洗潔精給爺爺……
下棋的棋友說:“佩棋我知道,好像跟跳棋差不多吧?”
……
後來才從“老三媳婦”那裡得知,佩奇是一隻像鼓風機一樣的豬。
他準備自己動手做一個。
電鋸、焊接、敲敲打打,在“老三媳婦”的指導下改了一次又一次。
這個影片看完,讓人想哭又想笑。
這位爺爺就像我們身邊的父母,窮盡一生,隻希望我們能過得好。
時代的浪潮逐漸趕超在父母前面,他們拼了命想追上我們,但卻離我們越來越遠。
人生很長,你能陪伴他們的時間,真的還多嗎?
日本有一本書,叫《别以為還有20年,你跟父母相處的時間其實隻剩下55天》。
書中通過一群常年與父母分居兩地的人進行分析,計算陪伴父母的時間有多長。
假若父母現在60歲,以平均壽命80歲計算,那餘下壽命隻有20年。如果一年可以見父母6天,一天可見面11小時,以數學公式計算:
20年 *(6天*11小時)= 1320小時 = 55天
這是一個驚人的現實。
大部分人,與父母相處的時間,隻有55天!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想着往前沖沖沖,為了生活從不停下腳步,而父母就在身後,當你累了乏了,回頭總能找到歸屬。
但是父母卻從未要求,停下來陪陪他們。
不知不覺間,爸爸的白發快到連染發劑都蓋不過來了,媽媽的眼睛越來越看不清了,你才發現,他們真的老了。
如果你的父母還在身邊,那麼你無疑是幸運的,請多抽出些時間,給他們陪伴與關愛;
如果你的父母已離開人世,也請你替他們好好照顧自己,過好每一個當下,不要辜負他們的期盼。
多說一句,多看一眼,我們并不用費多少力氣。
有些人,有些事,一旦錯過了,就再也找不回來了,不要等找不回來的時候再後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