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以後的新興劇種

以後的新興劇種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9 16:46:19

以後的新興劇種?“瀕危劇種,值得搶救嗎?”今年以來,有“戲曲海洋”之稱的山西在“搶救工程”的基礎上進一步加碼,對每個瀕危劇種給予50萬元百場演出的資助系列政策獲得不少點贊,也有人不以為然,認為“留不住的,或許就是沒有生命力的”,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以後的新興劇種?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以後的新興劇種(讓瀕危劇種有更多機會亮相)1

以後的新興劇種

“瀕危劇種,值得搶救嗎?”今年以來,有“戲曲海洋”之稱的山西在“搶救工程”的基礎上進一步加碼,對每個瀕危劇種給予50萬元百場演出的資助。系列政策獲得不少點贊,也有人不以為然,認為“留不住的,或許就是沒有生命力的”。

毋庸諱言,當下許多地方戲曲的确給人“垂垂老矣”之感。劇種數量急劇減少、人才隊伍青黃不接、精品力作鮮有出新、基層院團生存艱難,困境顯而易見。據報道,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尚有360種以上的地方戲活躍于民間,到2005年銳減了100多個,雖然近些年在逐漸恢複,但活躍度和上座率大不如前。

文化産品的傳播自有其規律,将之簡單歸為“優勝劣汰”,多少有點“文化達爾文主義”。中國戲曲源遠流長,沉澱着國人千百年的審美意趣,地方戲千姿百态,凝聚着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南腔北調,根植于不同的曆史地理環境中,醞釀出豐富的情感表達,共同構成最接地氣的傳統藝術寶庫。

要看到,很多劇種之所以在時代更叠中走近瀕危,不能都簡單歸因為沒有生命力,而更多是沒有“被看見”。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加快,互聯網時代文化産品琳琅滿目,眼球争奪愈演愈烈,注意力不斷被稀釋。多數傳統地方戲曲疏離于網絡,在新的表達空間“失語”,關注度自然更加寥寥。可與此同時,這些年無論是國風國潮的興起,還是昆曲京劇的大熱,莫不說明“老物件不老”“舊經典不舊”。這就啟示我們,社會大衆特别是年輕人對傳統戲曲未見得是“不感冒”、“沒興趣”,很多時候可能是“沒見過”、“不了解”。多給瀕危劇種一些亮相展示的舞台,走出去、唱起來,總會找到“知音”。

于瀕危劇種而言,需要讨論的不是“值不值得救”,而是“怎麼救”“誰來救”。山西啟動瀕危戲曲劇種搶救工程,昆山連續四年舉辦“百戲盛典”等,都不失為有益探索。與此同時,各個劇種本身也要主動求新求變,從劇目創作到劇作推廣,用時代的語言和時代對話,用年輕人的方式和年輕人交流。“活”起來,就能活下去。雖然不是每個劇種都發展成“大樹”,但幫一把、扶一程,中華藝術的百花園将始終芳香四溢。(北京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