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十六種高效背誦方法

十六種高效背誦方法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24 07:33:56

讀書時,班上有同學懷疑我有“過目不忘”的能力。我說沒有,但他們不信。

于是,他們指定一段文字,讓我朗讀一遍,然後把它背出來。

我朗讀了一遍,然後就把這段文字背出來了。

同學說:“你看你,還說沒有‘過目不忘’的本事!”

我笑了一下,沒有繼續辯解,畢竟,被别人認為可以“過目不忘”,這種感覺也挺好的。

一、三個結論

記憶的情緒依賴性:如果記憶時很高興,那麼在高興時,測試出來的成績,比在難過時的成績更好;當然,如果記憶時很難過,那麼在難過時,測試出來的成績,比在高興時的成績更好。

所以,如果平時,父母打得你一邊哭一邊背書,在考試中,你不妨一邊哭哭啼啼,一邊做題,有可能分數會更高哦!

記憶的情境依賴性:在小房間裡記憶,然後一些人在大房間内測試,另一些人在小房間内測試,結果小房間内測試的人,成績會更好。

所以,如果考試時換了教室,沒考好是正常的。不怪你,不怪老師,怪教室!

集中在一個時間内,将所要學習的材料連續反複學習多次,直到熟記為止,這種方式稱為集中學習;把所要學習的材料分散在幾段有一定間隔的時間段進行學習,這叫分散學習。實驗表明:分散學習優于集中學習

所以,要讓記憶擺脫對情緒和情境的依賴,最好就是變集中學習為分散學習,讓記憶過程在時間和空間上,跨越各種情緒和各種情境!

二、精确性背誦

學習中,有些背誦,需要完全的精确,比如,背詩詞,背古文,背課文,背英語,等等。其中,詩詞背誦比較簡單,很多人都可以不用任何技巧,胡亂朗讀幾遍,就能背下來。

然後,我們就會以為,任何東西,都能這樣背下來。

但是,有些文字很難,有些文章很長,花了很長時間,也無法熟練背下來,好不容易背下來了,過程也極為痛苦。

所以,我們常常又輕率地得出兩個結論:背誦很痛苦自己的記憶力不夠用

其實,這隻是我們對背誦的打開方式不對而已!

背誦時,對于那些不押韻的、不順口的、又比較長的文章,盡量避免去努力用最短的時間,在當天就把它背下來。

你可以先朗讀幾遍,把整篇文章能夠讀得通順、讀得流利以後,再去背,就要輕松很多。

朗讀時,你甚至可以讀“望天書”,不去管文章的意義,“有口無心”地朗讀。特别是比較困難的古文。古代很多私塾,就是這樣訓練學生的:在不講解意義的情況下,就讓學生反複朗讀文章。

像古文這麼難的文字,一開始就去理解意義,雖然有人能做到,但學習難度比較高。等到讀熟以後,再聽老師講解,理解意義就會毫不費力。

讀得順口了,意義理解了,這時,文章的大多數内容,其實已經悄悄地,自動地,被記住了。最後的背誦努力,隻是去攻克個别的困難詞句,或者文章中一些不太自然的意義轉折和上下文的連接方式。

最好安排每天隻朗讀一遍,而不是在一天之内,或一節課内,連續不斷地朗讀同樣的文章。

因為在兩次朗讀之間的時間中,生活的某些場景,有可能在腦海中喚起文章的某些内容,從而自動地,悄悄地,對文章進行一次甚至多次複習。連續朗讀就不會有這樣的福利,每一次内容進入思維,都是大腦主動努力的結果。

連續朗讀多次,肯定比一次效果更好,但效果并不是成倍數地增加。朗讀兩次,也許隻有朗讀一次的效果的1.8倍。至于朗讀6次和朗讀7次,估計多朗讀的那一次,幾乎沒增加什麼效果。

但是有時候,老師今天教,就讓學生今天背,該怎麼辦呢?

如果可以預見,你應該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反正語文和英語的每篇課文,老師都會仔細講,然後會選擇段落讓大家背的。你為什麼不提前就把課文多朗讀幾次呢?提前幾周開始朗讀,等到老師一講,懂了!老師喊背,自然也就so easy!

如果不可預見,是老師臨時安排,那就沒辦法了,拼一下即時背誦的實力吧!

即時背誦時,先朗讀兩三遍,然後背誦。内容太長時,先分段背誦,再整體背誦。背誦中,針對易錯、拗口、生僻的難點内容,嘗試在音調、停頓、意義等方面進行特殊加工,使其更具區辯性,更易背誦。

事實上,如果你平時背誦都很輕松,偶爾拼一次實力,你會發現:你的實力遠在大多數人之上!

三、意義性背誦

在學習中的,有些背誦,不需要完全的精确,比如說,學習曆史,地理,或政治時,我們記住的東西,意義上和書中相同,就可以了,文字上有些小差異,并沒有關系。

這種隻需要意義性背誦的知識,一般來說,内容都特别多(如果内容比較少,就可以輕易地精确背誦了)。

很多學生背這種知識時,喜歡背完第一章,再背第二章,一章一章地背。不過常常背到第二章,又發現有些第一章的知識忘了。有的學生又倒回來複習第一章。反反複複,不少同學到最後考試時,還是前幾章打轉。

正确的背誦方式,應該是首先把整本書從頭到尾閱讀兩三遍,熟悉所有知識,然後再對知識進行總結和标記,最後再進行背誦

最先的兩三遍閱讀,目的是熟悉知識。閱讀要快,像讀休閑小說一樣,盡可能一次把整本書讀完。讀的過程中,出現不懂和遺忘的,也不要停下來細嚼慢咽,或回頭翻看。

接下來的總結和标記,可以另拿本子作筆記,也可以直接在目錄上寫内容提示,或在章節前寫總結提綱,或在正文中對關鍵詞作标記。我的學習經曆中,标記關鍵詞是必作的,其他的是選作,但條件允許時,盡量都選。

在書中,一個知識點下,常常包含幾個要點。一個要點就是一句話,在這句話裡,可以找到一個關鍵詞。大腦中隻要想出了這個關鍵詞,就可以恢複整句話。

通過閱讀,熟悉了所有知識以後,憑着“常識”或“直覺”,就能蒙出兩三個要點。剩下蒙不出的要點,才是真正需要付出努力來記憶的難點。

所以,我做标記時,一般都是找出關鍵詞,标記好,然後編上号。

标記是為了方便下一次複習或背誦時,眼睛迅速定位到重點和關鍵詞。因此,最好不要滿篇都是标記。

十六種高效背誦方法(比過目不忘還好用的背誦技巧)1

據說,有一個實驗證實:滿篇都作上标記,記憶效果會更好。但我不知道在這個實驗裡,是背一兩頁書呢,還是背整本書;是在一兩個小時内背完呢,還是在十天半個月背完。

如果隻背一兩頁書,隻背一兩個小時,肯定是标記做得越多,記憶效果越好。因為作标記的過程,本身就是在對知識進行加工,進行記憶。

在真實的學習中,我的經驗是:做标記要簡潔。當然,你也可以去嘗試标記得更多,然後對比各種标記風格的效果。

最後階段才是真正的沖刺背誦。這時,大腦中已經形成整個知識的框架,有些要點已能背出。背不到的,也是比較熟悉,呼之欲出,隻差臨門一腳,反複誦讀兩三次,就能輕松背出了。

全部背誦以後,利用目錄、提綱或關鍵詞,大腦可以隻花十分鐘左右的時間,就能在思維中把書上知識全部遍曆。每一次遍曆,就是一次複習。

所有課程,在考試前,我都會複習十多遍,用這種方法,一門課程的總共費時,也不過十小時左右(當然這十小時會分布在很多天)。

如果一章一章地背,困難的和容易的,都要付出同樣的努力,很累,效率也很低,還不容易在記憶中形成知識的整體框架。

四、為什麼不用“過目不忘”?

最後說說,中學同學測試記憶力時,我是怎樣裝得好像 “過目不忘”的。

朗讀時,我的語速會比較慢。一邊朗讀,眼睛會同時掃視後面的内容,思維會同時複述前面的内容,然後判斷哪些詞是易混易忘的,是難點,哪些詞是關鍵詞,可以作記憶的錨點。針對這些難點和關鍵點,在文字還沒從眼前消失之前,大腦中不斷地作各種加工。

這個過程,需要大腦具備強大的多任務加工能力、快速加工能力和元認識能力。其中的元認知能力,包括對發生的思維加工的覺察,對加工效果的評估,對效果不理想處迅速找到有效手段。

有一次,和一個學生,他說班上某同學背古文不行,無論怎麼背,就是背不到。聽他這麼一說,我當然知道他背古文肯定不錯。于是,就找了段古文,和他進行比賽。

他先朗讀一遍,我再朗讀一遍。然後,他開始嘗試背誦。原以為他可能需要提示幾個字,才能背下來,沒想到,他直接就全部背!出!來!了!

我吓了一跳!還好,接下來我也面無表情地全部背了出來,雖然思維中經曆了一番翻江倒海。這個比賽,他對我是“讓先”,表面上大家都很輕松,但在暗中我已是拼盡全力。

所以說,這個世界上确實有很多人有“過目不忘”的本事,但我是沒有的,不過,我卻可以憑借其他思維能力,在大多數知識上,假裝“過目不忘”。

可是,這種接近“過目不忘”的能力,在學習中我卻幾乎沒有用過。為何?因為我這個假的“過目不忘”,需要在大腦中不停地進行各種激烈的加工,非常的累,而且,就算背住了,也抵抗不了遺忘。

好不容易把知識背下來後,就好像手裡捧着一個剛出生的嬰兒,戰戰兢兢,生怕一個摔倒,就什麼都沒了。然而對于快速硬背下來的知識,遺忘将接踵而至,無論你如何小心!

要抵抗遺忘,最好的手段就是把記憶過程拉長到很多天,變集中學習為分散學習。經曆了其他幹擾信息的洗禮,擺脫了對情境和情緒依賴以後,形成的記憶,也會遺忘,但遺忘速度會慢很多。

而且,從熟讀到總結再到背誦,在這個分階段的過程中,所有的知識幾乎是同時達到可背誦的狀态。不會像一章一章背誦那樣,背到後面,又忘了前面,到處都是補不完的窟窿,填不完的坑。

所以,就算有“過目不忘”的能力,也未必能用,未必好用。沒有“過目不忘”的能力,借助有效的技巧,一樣可以輕松地快速地背誦。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