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肉,也叫“醬油肉”。這款美食的曆史悠久,袁枚在《随園食單》中便曾對其做法有過描述:“先微腌,用面醬醬之,或單用秋油拌郁,風幹。”
印象中,吾鄉做醬肉多在冬日。至于原料,各家喜好不同。祖母偏愛挑選那種肥膘顔色較白,瘦肉部分鮮豔的五花肉,這樣做出來的醬肉才好看。
先将肉洗淨,切割成寸許厚的條狀,擦幹水,系上麻繩,懸于背陰處挂一天。待吹去些水汽後,再淺割幾刀,抹上花椒,用醬油、豆瓣醬把肉揉遍。之後,取一個大鍋,倒進醬油、黃酒,放入桂皮、八角、生姜等調和成的味包,另添少許白酒,放竈上燒沸後,加白糖調勻。待醬汁冷透,傾倒在缽内,浸入肉條,并壓上一塊青石,使之緊實。
在浸肉的過程中,每過一個時段,都要将肉上下翻轉一下,使其浸泡得更均勻。約莫過個兩三天,等肉條的顔色完全變了,就可将它們撈出瀝幹,用棉線串起,挂到朝北的窗外晾着。
剛挂起的醬肉,外形有點肥嘟嘟的。然從次日開始,醬肉的肥膩處便日漸收縮緊實起來。兒時的我,常癡癡望着那吊得高高的、一字排開的醬肉,它們于北風中相互碰撞、輕輕晃動,透着股誘人的色澤與香味。勾得我這個饞蟲掰着手指數日子,急切地盼望着能嘗到這美味。
經西北風的勁吹,肉的水分漸漸揮發,鮮香之味卻逐步鎖進肉裡。通常等個一周多,當醬肉瞅着幹乎乎的,但摸上去表面出油時,就大功告成了。祖母将它們用紙包起來移至屋檐下通風處,等到宴客時再取兩條出來,洗淨、揩幹、切片,放在大碗内,加黃酒少許,佐一點蔥花和姜,上鍋蒸制。随着鍋中冒出的熱氣,濃濃肉香逐漸溢出來,先在屋子裡彌漫,繼而飄出屋外。
冬夜的宴客餐桌上,那碗蒸好的醬肉,油光锃亮,醬香誘人。嚼在嘴裡,半透明狀的肥肉油而不膩,潤澤豐盈;瘦肉則鮮汁飽滿,緊實耐嚼。一種濃濃的鹹鮮卻又不遮蓋肉本身的馥郁香氣,糅合以吸收的醬汁鮮味,還隐隐帶點酒的醇味,重重回味,層層餘香地在舌尖鋪展開來……閉着眼睛細細品味,有關美食的喜悅,便于這飽含塵世溫暖的煙火氣息中油然升起哉。
來源:上海嘉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